2021年以來,福建探索開展“點題整治”工作,持續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把民生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今年是福建開展“點題整治”的第五個年頭,《福建日報》將以系列文章深度報道福建探索實踐“點題整治”工作的經驗做法。
今天刊發該系列第一篇《“請給群眾捎個話,政府會把好事辦好”》。

福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這片土地上,根植著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的為民初心與實干基因。
2000年盛夏,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深入福州市臺江區連片蒼霞棚屋區,關切群眾的困難生活。面對居民期盼,他鄭重承諾:“請給群眾捎個話,政府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盼,把好事辦好。”這句樸素而厚重的話語,正是黨的宗旨意識的生動注腳。
如今,“紙褙福州城”早已蝶變為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走在福建的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這樣一句話,“請給群眾捎個話——急難愁盼請點題,紀委監督促整治”。

漳州市薌城區紀委監委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開展“點題整治”進社區活動,面對面、手把手向群眾介紹“點題整治”具體項目及監督方式,引導群眾運用線上平臺參與監督、反映訴求,以“指尖上的監督”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陳少松 攝)
2021年,福建探索開展“點題整治”工作。五年來,這場由“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的行動日益完善。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指導各地選擇民生痛點難點因地制宜開展整治,讓群眾可感可及。
一句跨越二十五載的承諾,正通過新時代制度化的路徑,源源不斷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實實在在的幸福。
堅守一個初心,如何踐行為民宗旨?
走進煥然一新的福州臺江區蒼霞新城,居民唐慶旺指著社區公告欄上的“點題整治”內容感慨:“以前是政府給百姓捎話,現在是我們向政府‘點題’。”
從“捎個話”到“群眾點題”,形式的變化蘊含著不變的初心——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2021年,“點題整治”開啟之年,恰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其力量源泉就在于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福建,“紅旗不倒”的革命老區,是黨的優良傳統的豐厚沃土。從毛澤東同志三進才溪寫下《才溪鄉調查》,深刻揭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一樸素真理,到新時代總結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堅持人民至上,福建始終賡續紅色血脈,與人民風雨同舟、心心相印。
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進行。仲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建考察,留下殷殷囑托:“要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點題整治”直面民生難題、依靠發動群眾、接受群眾檢驗,生動回答了“能、行、好”的時代命題,是新時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實踐。

閩清縣紀委監委聚焦整治村(社區)集體“三資”管理不規范問題,鼓勵通過小微權力平臺直播公開村級財務、項目決策、惠民政策落實等關鍵事務。圖為該縣東橋鎮村務直播現場。(俞正垚 攝)
1991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發動全市大調查,由福州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組成16個課題小組,開展1991年工作思路暨為民辦實事調研活動。此后,在他的推動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為城鄉人民辦20件實事,擬辦項目通過新聞媒介向全市公布,采用人民群眾投票的方式來確定,年終公布項目完成情況,并讓群眾投票評選完成最滿意的項目。
從歷史啟示中走來,回應現實迫切需求。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新的民生問題時,治理如何更加精準對接民意?如何構建更高效的多元共治格局?
選擇權真正交到人民手中。2021年初,福建省紀委監委首次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年度“點題整治”選題建議。通過12345平臺、信訪渠道、基層調研等多渠道收集的民生熱點顯示,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領域問題最為集中。首批18項“民生清單”由此出爐,“開門整治”贏得民心。
連續“點題”4年后,2025年3月,福建進一步優化選題征集渠道,雙線開展“群眾點題+企業點題”,廣泛征集2025年度“點題整治”選題建議。同時,群眾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監察員等對上一年度項目開展評價投票。短短18天,1200余條群眾留言涌入平臺。
“從個體的心聲中,梳理出社會關切的‘最大公約數’。”面對零散的留言,福建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的干部們化身“分揀師”,將留言按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等民生領域精細分類、逐一篩選。
一套全覆蓋、立體化的民意匯集機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確保黨和政府始終能傾聽到最真實、最急切的民聲,為“點題整治”精準施策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石獅市紀委監委深入推進“點題整治”,聚焦小區公共收益管理不規范、消防設施老化、外墻脫落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對小區事務的參與度不高等問題,通過多措并舉,推動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扎實推進,切實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圖為近日,該市紀檢監察干部走訪了解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林志成 攝)
切中一個領域,如何凝聚多方合力?
精準點題僅是開端,破題關鍵在于凝聚起各方同題共答的強大治理合力。
校園食品安全,關乎萬千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數據顯示,全省依靠校外配餐的學生達30萬人。2023年度“點題整治”選題征集時,社會對此十分關注、呼聲強烈。福建省紀委監委聞聲而動,將“整治中小學配餐(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問題”納入重點考量,采取書面征詢、上門會商等形式,同職能部門深入溝通。
當省紀委監委拿著“整治中小學配餐(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問題”選題,與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溝通了解時,兩個部門均表示,問題涉及學校食堂、配餐單位、學校周邊流動攤販等多個主體,建議聚焦制度明確、操作性強的環節作為整治切入口。
“讓‘點題整治’項目落地見效、群眾可感可及,關鍵是找準發力點、形成共識。”福建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張庭表示。經過組織會商、深入探討,三方達成一致:將整治重點精準調整為“整治中小學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問題”,收窄范圍,確保集中發力。
“在此過程中,各部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原則,實事求是地考量整治力量匹配度和操作可行性。這既體現了對民意的尊重,也彰顯了科學決策的務實。”張庭說。
通過“群眾提、部門薦、大數據篩”初選項目,經職能部門可行性會商、紀委研判,再向社會發布“點題榜”投票,最終確定整治清單。
點題是起點,破題靠合力。紀檢監察機關以強有力的監督貫穿始終,建立“項目進度每月督辦”機制,通過“室組”聯動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并推動“明廚亮灶”全覆蓋、家長監督員常態化參與。

廈門市同安區紀委監委緊盯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圍繞資金管理、食材采購、食堂承包準入等環節強化監督。圖為該區紀檢監察干部走訪轄區內學校了解食品安全工作落實情況。(朱晨欣 攝)
在寧德市中心城區中央廚房“央廚開放日”,家長監督員代表們仔細核對20多項清單,從食材檢測到留樣管理一絲不茍。
聘請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正是將整治壓力轉化為內生動力、將有效探索固化為長效機制的具體舉措。同時,教育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著眼長遠,推動硬件升級、制度創新與智慧監管深度融合,讓成果不回流、機制可持續。
經過5年實踐,福建省紀委監委提煉出“可操作、可整治、可見效、可評估”的“四可”選題標準和嚴密工作閉環,力爭每個項目都能點準要害、治出實效。
解決一個困擾,如何根治同類問題?
“梁醫生,這次住院,是不是還得從頭查一遍?”在莆田市荔城區中醫院,輾轉就醫的腦梗患者黃波(化名)問。他因突發腦梗,輾轉就醫,從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手術,到莆田市第一醫院術后康復,如今轉至區中醫院進行功能恢復治療。
梁華智耐心解釋:“現在全省推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符合標準的,我們住院就不需要重復做了。”電腦屏幕上,正顯示著黃波在其他醫院的各項關鍵檢查數據。
聽到這個答復,黃波眉頭舒展,由衷感慨:“這可太好了,省錢省時!”
曾經,不同層級、地域醫院檢查結果互認難,導致“重復檢查、重復付費、重復排隊”,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堵點。福建省紀委監委精準捕捉到此項訴求,將其納入“點題整治”重點清單,靶向發力。
看病流程根深蒂固,一朝變革、困難重重。這項涉及破除信息壁壘、管理慣性與潛在利益藩籬的系統工程,是對醫療系統治理能力和協同水平的重大考驗。
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在“點題整治”機制下,省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推動省衛健委扛起主體責任,對照整治方案建立“項目進度督辦表”,細化月任務、舉措與時限。駐省衛健委紀檢監察組對單監督,緊盯時序進度與整改質效。由此,監督推動力、責任牽引力、專業支撐力高效整合,形成了強大的破題推力。
在全程監督護航下,作為主責部門的省衛健委扛起整治責任,牽頭組織力量,認真研究互認的技術標準、流程規范和制度機制。隨后,各級衛健部門協同醫保、財政等相關單位,系統梳理堵點難點,打通信息共享的“任督二脈”,將整治壓力有效轉化為協同攻堅的動力。

永安市紀委監委聚焦重復醫療檢查檢驗、違規收費問題,精準開展監督檢查,推動進一步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切實為群眾就醫“減負”。圖為該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當地醫院了解有關情況。(陳青春 攝)
整治工作不斷取得突破。省衛健委將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建立省級互認平臺。“目前,全省654家醫療機構接入省級互認平臺,實現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覆蓋,試點基層醫療機構接入平臺,共享檢查檢驗結果;持續推進醫學影像云平臺建設,各設區市均已建成市級醫學影像云平臺,基本實現省域內醫學影像共享調閱。”福建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點題整治”還撬動了“無紅包醫院”創建、“免陪照護”試點、“一次掛號管一次就醫流程”等機制創新。
“點題整治”的價值不僅在于解決單一問題,更在于形成“解決一個、治理一片、規范一域”的長效機制。
五年來,從蒼霞棚屋里的深情囑托到“點題整治”的創新實踐,福建始終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深入踐行群眾路線。通過精準的問題導向、紀委監委有力的監督推動、主責部門務實的改革協同、社會力量的有效參與,“點題整治”以一個個“小切口”,實實在在改善民生,進而推動制度創新和現代治理。
五年來,福建“點題整治”工作持續深化,結出碩果。今年初,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將“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納入部署。如今,深刻詮釋著以人民為中心的“點題整治”福建經驗正為全國其他地方提供借鑒,持續融入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浪潮,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上奔涌向前,澎湃不息。
作者丨福建日報記者 蘭鋒 徐文錦 劉必然 通訊員 林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