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以案促改促治實效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25-07-01 11:03

作者:洪志愿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加強案件剖析,找準問題癥結,提實整改建議,促進完善制度,著力從源頭防止腐敗滋生蔓延。福建省德化縣紀委監委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將案件查辦與做好“后半篇文章”并舉,提升“懲治防”一體貫通治理效能,實現從個案清除、重點懲治向系統施治、全域治理提升。

強化案件查辦。縣域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既是政策落地的關鍵節點,也是權力與資源的匯聚之處,易成為“微腐敗”滋生的土壤。以案促改促治基礎在“案”,德化縣紀委監委找準腐敗案件的突出表現、薄弱環節,緊盯國企、醫療、教育和工程招投標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領域、重點問題、重點對象著重抓、著力查,在遏制增量、清除存量上發力;緊扣民心這一最大的政治,綜合運用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方式察民情、拓案源。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開展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醫?;鸸芾?、養老服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深化“校園餐”“招投標”、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突出問題整治,竭力辦成增進民生福祉的實事好事,健全完善維護群眾利益的常態長效機制。

做深案件剖析。反腐敗是系統工程,單純以案查案,容易“按下葫蘆浮起瓢”。德化縣紀委監委堅持樹牢系統觀念、整體思維,不斷加強對“樹木”“森林”狀況的綜合分析研判。既看“病樹”,用好案件查辦總結報告、案件剖析報告、懺悔錄等材料,對查辦的案件“逐案過篩”,結合案件類型和違紀違法人員職務、所處崗位等情況,對審查調查對象進行剖析,通過其腐敗軌跡和心路歷程、腐敗手段方式、思想開關松懈點,找準個性問題癥結;又分析“土壤”,堅持從一案看一域,圍繞案發單位的政治生態、內控機制、工作流程、干部管理等方面“解剖麻雀”,系統分析誘發腐敗問題的體制障礙、機制梗阻、監管缺位等深層次共性問題,查找產生地區性行業性系統性問題的“病源”,會商研判剖析“病理”,為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打牢基礎。

推動系統治理。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查案是基礎,剖析是關鍵,防治是根本。德化縣紀委監委一方面堅持從“治”上拓展,針對案件中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靶向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全程跟蹤督辦、閉環整改。在點上發力的同時,針對多發性、系統性、同質性問題線上延伸、面上拓展,扎實開展地域性行業性系統專項整治,從制度層面堵漏洞、扎籠子,實現案件查辦、生態分析、督促整改、完善機制工作閉環;另一方面,堅持從“防”上發力,注重關口前移、抓早抓小,用好用活案件資源,健全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機制,通過分級分類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組織旁聽庭審、拍攝制作警示教育片、編印警示教育匯編等,不斷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

(作者系福建省德化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