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第7版刊發了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李占新的署名文章《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李占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實踐中,福建省泉州市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緊盯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過程中責任落實、工作作風、紀律執行方面的突出問題,持續開展“點題式”監督檢查、深化運用政商交往情景案例、嚴肅糾治營商環境風腐問題、認真落實支持保護企業措施,著力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健全壓責糾偏的“盯責任”機制,推進層層傳導、落地見效。
構建責任落實監督機制,圍繞主體責任落實、政策措施落實、服務保障落實等重點內容,建立紀檢監察機關“發現問題、監督促改、查處問責、跟蹤整改”監督閉環,實行“委領導掛鉤+監督檢查室包片+派駐機構跟進+市縣鄉三級聯動”的監督模式,加強對黨委(黨組)“梳理學習、研究部署、分解落實、督查督辦、執行反饋”工作機制運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擔當政治責任、忠實履職盡責。完善分級分類監督保障機制,結合實際選準監督切入點著力點,組織“室組地企”分地域、分領域、分層級、分階段選定一批監督“點題項目”,充分發揮廉情專報、專題會商等工作機制作用,通過動態監督、重點督辦、聯動督導、聯合督查等工作方式,推動重點工作落實到位。近兩年來,通過開展多批次專項工作,發現并推動解決問題115個,提出工作建議67條。精準規范實施問責,在嚴格執行黨內問責條例基礎上,針對問責案件易發多發領域,細化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不力問題責任倒查工作機制(試行)》等操作性規定,通過嚴肅追責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督促執法部門切實落實好行政執法清單制度,為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供有力支撐。
完善糾樹并舉的“盯作風”機制,推進綜合施策、激勵擔當。
暢通問題線索收集渠道,融合運用全市116個宜商環境觀察點,建立紀企雙向交流“直通車”、擾企監測直報等問題反饋機制,及時排查核實來信、來訪、來電和網絡等營商環境監督舉報平臺信息,全面掌握、有效處置涉企服務中消極應付、無動于衷、久拖不批、推諉扯皮以及不吃公款吃老板、躲進企業食堂吃喝等“四風”問題。近兩年來,嚴肅處理涉企“四風”問題干部265人,通報典型案例9批16起。嚴管厚愛激發干事創業活力,進一步完善精準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規范,對營商環境領域信訪舉報集中、問題多發頻發以及企業反映強烈、滿意度不高的部門單位,對其負責人加大約談提醒、問責追責力度;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對在改革創新中因先行先試和積極作為出現無意過失的非主觀過錯情形,堅持“力度”與“溫度”并舉、“問責”與“問效”并重,健全完善容錯報備、澄清查誣、回訪評估等機制,做好釋紀釋法、解疑解惑、傳道傳情工作,傳遞組織溫暖,樹立為擔當者擔當的鮮明導向。加強示范引領弘揚新風正氣,制定出臺《關于促進政商關系親清統一 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的八條措施(試行)》,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明確政商交往底線和不能觸碰的紅線;分類匯編正面典型、反面警示、不易把握情形的宣傳材料和案例指導,納入市縣黨校教學和紀檢監察機關業務培訓重點內容,鼓勵倡導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前提下,真誠坦蕩與企業家交往、用心用力為經濟發展服務。
建立查改貫通的“盯紀律”機制,推進系統施治、標本兼治。
積極探索實踐關口前移智慧監督模式,聚焦涉企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充分發揮紀律約束、保障激勵作用,深化建設運用政治監督平臺、智慧監督服務平臺、國企綜合監管平臺、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廉政檔案信息系統等數智化監督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大數據手段前移監督防線,有針對性進行數據關聯、交叉比對、篩選分析,實現科技賦能“防未病”。加強監督執紀執法貫通協同,制定《貫通“懲治防”鏈條一體推進“三不腐”工作指引》,健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各部門會商分析、集體研判、協同聯動等工作機制,精準監測、防范化解腐敗風險及關聯性經濟社會風險;深入開展涉及營商環境相關重點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以“六項紀律”為標尺,認真落實交辦督辦、領導包案、交叉辦理、直查直辦等工作機制,從嚴查處影響市場資源配置、破壞公平競爭規則、損害企業與投資者信心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完善以案促改促治長效機制,加強個案剖析和類案分析,深化運用案件查辦總結報告、案件剖析報告、懺悔錄“三份材料”,深入查找案件背后存在的管理漏洞、體制障礙、系統風險,以點帶面督促深入整治工程建設招投標、財政投資項目評審、窗口審批服務事項、補貼資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發放工作提示單等方式,推動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長效監管鏈條,發揮“治”的功能、增強“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