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風正氣厚植發展沃土 ——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工作實踐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發布時間:2025-05-19 16:16

記者 王雪

潮起東南,千帆競發。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徐徐清風拂過八閩山海,都市商圈熱鬧繁華,港口貨物高效通關,新興工業園區內集聚一條條重點產業鏈,政務服務大廳里可見一張張熱情服務的笑臉,這片營商沃土正煥發著蓬勃生機。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發展之基、活力之源,也是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治監督重要內容,持續深化正風肅紀反腐,壓實責任、疏通梗阻、激濁揚清,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錨定目標方向,在服務中心大局中擔當作為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在新時代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強調“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定不移懲治腐敗,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一系列部署要求,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明確了方向,也為紀檢監察機關更好履職盡責提供了指引。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紀檢監察機關與生俱來的“政治基因”。自覺與黨中央要求對標對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橫推、違規收費、趨利性執法等嚴重影響市場秩序問題,督促糾治整改,促進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全會精神,福建省紀委監委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有關營商環境建設的決策部署,督促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從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意義,以護航優化營商環境的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助推營商環境優化,既是自覺踐行“兩個維護”的職責所系,也是立足省情實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所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從資源小省發展為民營經濟大省,重商愛商親商的優良傳統是堅實根基,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是重要支撐。助好上加好,讓優中更優,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將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作為省重點課題,2025年首個工作日即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同月印發第一份營商環境建設規劃。福建省紀委監委注重統籌謀劃,在省紀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工作報告中將“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堅定不移護航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單列一個部分重點部署,印發《關于做實政治監督 以強有力監督護航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把履行監督第一職責和服務發展第一要務結合起來,把約束懲治與激勵保護結合起來,保障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助推營商環境向好向優、激勵黨員干部敢闖敢為。

胸懷“國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護航營商環境優化,同樣是積極回應民營企業關切的應有之義。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部分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挑戰,更加需要良好營商環境保駕護航。為了精準助企紓困,福建省紀委監委在全省推廣深化以“微信群+小程序+管理后臺”為架構的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在原來主要面向村(居)的基礎上,逐步向企業家群體拓展,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快速高效解決企業急難愁盼,保障各類經營主體穩定預期、安心發展,推動以企業之“進”促營商環境之“優”、謀高質量發展之“勢”。

明確監督靶向,選準切口推動落實落細

3月31日至4月2日,一場覆蓋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學習經濟政策專題培訓班在福州舉辦。福建省紀委監委邀請省發改委、工信廳、財政廳、商務廳有關負責同志圍繞產業、消費、投資、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政策要求,為全省紀檢監察干部作專題輔導。

帶著問題學政策、聯系實踐悟規律,進一步選準監督切口,是福建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化運用“知、督、促”機制推動決策部署落實的有效舉措。省紀委監委建立健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情況監督臺賬,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采取集體學習、專題輔導、業務研討等方式學深悟透有關政策規定、把握監督重點,指導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開展“打深井”式監督,推動一件一件抓具體、抓到位。

找準監督切入點著力點,既要對上“知”政策、明要求,也要對下“知”堵點、解難題。4月27日,福建省紀委監委公布2025年度“點題整治”項目,其中之一便是“整治涉企多頭重復交叉執法等問題”。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把‘話筒’交給企業,有助于直擊痛點、靶向施治,讓經營主體可感可及。”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在連續四年深耕民生領域急難愁盼問題整治基礎上,今年全省的“點題整治”拓展新增營商環境領域“企業點題”,多渠道調研了解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難點堵點,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2000多條并梳理發布“點題榜”,最終根據企業投票情況確定整治項目,旨在督促職能部門更精準、更到位、更有效地服務企業。

在省紀委監委示范推動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探索務實管用舉措,明確監督靶向、促進責任落實。聚焦涉企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的堵點難點,省紀委監委駐省發改委紀檢監察組綜合運用調研、會商、約談提醒等方式壓實駐在部門政治責任,推動牽頭打通多個部門業務系統,集成228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25個網辦項目“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廣“無證明省份”建設;廈門市紀委監委健全完善營商環境監督聯系點制度,從民營企業、商協會、高等院校中征集選聘299個聯系點,多層次收集職能部門在惠企政策落實、監管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督促解決;仙游縣紀委監委及時將走訪企業了解到的問題和意見建議移送縣營商辦進行責任分解,同步建立“一個問題、一名責任領導、一個責任科室、一抓到底”工作機制,監督推動整改到位、措施見效。

福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經營主體成長沃土。今天的八閩大地,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

糾治突出問題,堅決清除“攔路虎”“絆腳石”

“少數黨員干部在政商交往中越界、失范,或者清而不親不擔當,或者親而不清不廉潔,更有甚者,以服務為幌子搞利益勾兌,嚴重破壞營商環境和政治生態。”近日,福建省紀委監委深入剖析近年來查處的9起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界限——福建省政商交往嚴重違紀違法案例警示錄》。緊扣主責主業,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監督執紀執法,把糾風治亂、查處案件與推動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堅決清除損害營商環境的“攔路虎”“絆腳石”。

緊盯破壞營商環境的不正之風,靶向糾治惠企實效有差距、政務服務庸懶散、涉企執法不規范等問題,破除影響政策落地的“中梗阻”。比如,福州市紀委監委聚焦涉企服務中部分領導干部、公職人員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現象,嚴肅查處黨員干部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并督促整改;以便企利民為導向,南平市紀委監委針對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政策落地難、訴求解決難、辦事服務難等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全面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質效、改進工作作風。

堅持以查辦案件破題開路,各級各地嚴肅查處政商勾連、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毒瘤,專項整治行業性系統性頑瘴痼疾。三明市紀委監委與市公安局、發改委、工信局等部門建立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移送“綠色通道”,對近三年來影響和破壞營商環境違紀違法問題進行大起底,嚴懲漠視侵害企業利益、擾亂市場秩序的腐敗行為;莆田市紀委監委將工程領域招投標不規范影響營商環境突出問題作為整治切口,全面排查處置工程建設領域問題線索,并督促相關部門推進采用綜合評估法的工程建設項目進行遠程異地評標,確保公平公正。

“糾當下”也要“治長遠”,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不斷提升標本兼治綜合效應,才能從源頭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以泉州市鯉城區為例,區紀委監委在查處某國企干部串通投標案件時,針對表面上程序合規、實則“明標暗定”等違紀違法事實,既深挖徹查其濫用職權、規避監管的個體行為,也舉一反三剖析招投標領域隱形變異腐敗問題,向案發企業發出監察建議,督促從加大監管力度、強化警示教育和完善制度機制等方面整改,推進全領域排查、全方位堵漏、全流程規范。

糾樹需并舉,激濁更揚清。優化營商環境、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都離不開務實過硬的良好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六年七下晉江總結提煉出“晉江經驗”,在全國率先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等等。這些重要理念與重大實踐,似種子一般深植于閩山閩水。如今,福建全省正結合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大力弘揚和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創新發展“晉江經驗”,著力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助推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擦亮親清底色,助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如果赴異地招商引資,臨近晚餐還未結束商談,是否可以接受企業安排吃工作餐?”“商會和企業聯合舉辦的農產品展銷推介會邀請參觀,我可以參加嗎?”……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黨員干部在履職過程中少不了要和企業打交道,而具體交往尺度如何把握,是不少黨員干部和企業家的一大困惑。

促黨員干部打消顧慮、放手干事,也讓民營企業心無旁騖、加快發展,迫切需要明晰政商交往邊界和底線。福建省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印發《關于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推動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意見》及20篇指導案例,進一步明確“什么不可為”“該如何為”。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堅持問責調查和容錯評估同步啟動,既敢“問”不為之責、亂為之過,又善“容”無心之失、探索之誤,鼓勵黨員干部在明界限、守底線的前提下勇擔當、善作為。

隨著實踐不斷深入,“親”則兩利、“清”則相安逐漸成為各級各部門和企業的共識。“作為黨的領導干部,服務企業的‘親’是職責所在,遵紀守法的‘清’是底線要求。”采訪中,晉江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談到了對政商關系的認識。在晉江,“生人熟人一個樣、大小企業一個樣”是對黨員干部用心用情靠前服務的要求,也是營商環境不斷向優發展的成效。

“從多頭重復檢查到‘綜合查一次’,從層層陪同、材料成堆到輕車簡從、直奔主題,從‘無事卻登三寶殿’的管理者到真抓實干幫助解決問題的‘金牌服務員’,我們在其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化。”當被問及近年來政商交往變化和正風肅紀反腐對企業發展的作用,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有關負責人用了三個對比,直觀地道出切身感受。在政府部門熱情服務和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下,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沐浴著陽光雨露成長起來,靠的是多年堅守的專心與匠心,而這背后離不開良好環境賦予的信心和安心。

營商環境一頭連著黨政機關,一頭連著經營主體,干部隊伍親而有度、清而有為,企業家群體敢拼敢闖、回報社會,二者“雙向奔赴”、形成良性互動,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發展壯大的福建優秀民營企業,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弘揚企業家精神”“講正氣、走正道”的要求,擔起社會責任、投身公益慈善。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有關職能部門及時予以規范引導,推動更多企業“不比闊氣比公益”,廉潔守法經營、助力移風易俗,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勇立潮頭,向海而歌。八閩大地的奮斗故事仍在不斷書寫,全省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繼續發揚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營造干部敢為、企業敢干、群眾信任的良好氛圍,廣泛凝聚起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