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多久的過去,才能看得見多遠的未來。
2025年1月6日,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深沉的憂思、歷史的視野、戰略的眼光,發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新的動員令、沖鋒號。傳檄文而定萬里。與會同志表示,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推動管黨治黨取得更大成效,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式現代化一定能行穩致遠,開辟更廣闊的前景。
把握歷史主動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懸懸而望,萬眾睢睢。“贏得了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歷史主動,贏得了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在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兩個歷史主動”充分肯定新時代管黨治黨偉大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歷史主動來之不易,唯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歷史主動。
“全面從嚴治黨十余年,可謂驚心動魄、步步驚心。”多名與會同志在小組發言中回顧感嘆。在反腐敗斗爭一線的親歷者對“兩個歷史主動”的取得百感交集。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直面突出問題,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扶大廈、挽狂瀾,不斷純潔干部隊伍,維護了黨的形象,鞏固了紅色江山,贏得了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歷史主動。
經過新時代十余年的艱苦努力,我們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應對外部極限施壓、中國式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百折而不撓、眾志而成城,贏得了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
“兩個歷史主動”,是對新時代管黨治黨成效的充分肯定,必將進一步增強我們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政治自覺和歷史自信。
有果必有因,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實踐雄辯地證明,“兩個歷史主動”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為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不反腐敗確實要亡黨”的當頭棒喝,“不是沒有掂量過”的毅然決然,“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堅強斗志,“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歷史擔當,總書記的頑強意志品質為我們堅定不移推進自我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最大底氣和不竭力量。
“一場平靜的葬禮將蘇聯埋葬,甲午海戰讓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原形畢露。一支腐敗的軍隊沒有戰斗力,一個腐敗的國家任人宰割。”有與會同志談及必須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歷史警示。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指出要堅定不移懲治腐敗,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再次彰顯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有與會同志講起必須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現實需要。
當前,國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身處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變局,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嚴峻形勢,我們黨要永葆肌體健康、先進純潔,團結帶領全體人民奮進現代化征程,把握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主動,就必須一刻不停推進自我革命,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正如不少與會同志所講,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是強國復興道路上的一場必打之仗,是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征途上的一道必答之題,繞不開、不能躲,必須知難而進、迎難而上!
把準斗爭形勢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
“2024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58名中管干部接受審查調查消息,這說明是力度加大了,還是反腐敗形勢更嚴峻了?”列席四次全會的國家監委特約監察員,在會議期間接受了記者的集體采訪。
“生活中還真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當時回答的是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不手軟的意志和決心,也說明反腐敗斗爭不可能一勞永逸。”特約監察員回答道。
一個全會期間的小插曲,也從側面證明當前全黨、全社會對反腐敗斗爭形勢十分關注,同時也存在不少困惑。
撥云見日,一錘定音,面對著國內外不同聲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冷靜清醒,作出“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復雜”“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任務仍然艱巨繁重”的深刻判斷,彰顯出超高的政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深沉的憂患意識。
因時而動、順勢而為。科學把握大局、正確判斷形勢,是我們黨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依據和起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就是在一次次準確的形勢判斷中明晰方向、科學決策,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縱深。從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到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已經形成,再到奪取壓倒性勝利、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黨中央對形勢的判斷貫穿著“十年磨一劍”波瀾壯闊的反腐敗進程,指導著反腐敗斗爭的步步深入,形勢的變化也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的有力注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形勢判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得以抓住事物的本質、趨勢并非易事。洞察時與勢,明析變與常。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1993年黨中央作出的“依然嚴峻”判斷基礎上,加上“復雜”二字,其后十余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腐敗本質特征,始終堅持“依然嚴峻復雜”的重大判斷。與此同時,腐敗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點,在一次次殊死較量中,我們黨對腐敗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有了逐步清晰的認識,形成了“兩個仍然”的重大判斷,標志著我們黨對反腐敗斗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面對當前形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認識反腐敗斗爭一定要有歷史眼光、戰略高度,著眼于實現黨的使命任務。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和歷史耐心,鄭重提醒“決不能松懈,決不能手軟”;于悲觀泄氣時加油鼓勁,提出對反腐敗斗爭的決心、取得的成績、帶來的正能量、光明前景“要有足夠自信”;為反腐敗斗爭堅決正名,有力駁斥“反腐敗影響經濟”偽命題,旗幟鮮明表明“反腐敗不是看人下菜的‘勢利店’,不是爭權奪利的‘紙牌屋’,也不是有頭無尾的‘爛尾樓’”,深刻告誡全黨反腐敗斗爭必須堅定不移,任何猶豫動搖、松懈手軟或半途而廢,都將犯顛覆性錯誤,要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旗幟鮮明澄清錯誤認識、廓清思想迷霧,極大地凝聚了共識,必將進一步堅定全黨反腐敗斗爭的信心、恒心和決心。”與會同志斗志昂揚。
把牢科學方法推動管黨治黨取得更大成效
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不僅是政治要求、政治遵循,還是重要的科學方法。
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的鮮亮底色和獨特優勢,也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要經驗。在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用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既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出要求,強調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決不允許搞“七個有之”,確保言行一致、令行禁止,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說到做到;也對嚴懲腐敗再次發出號令,強調保持戰略定力和高壓態勢,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還對嚴守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作出部署,強調黨委要主動抓、主動管,紀委要把專責監督履行好,聚焦主責、干好主業,各責任主體都要知責、擔責、履責。在全面從嚴、齊抓共管中把嚴的螺絲越擰越緊,定能鞏固發展全黨動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
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本質要求。總書記在四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體現著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無論是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還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抑或準確運用“四種形態”,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都是系統施治科學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既“凈其流”,更“清其源”,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施策,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整體地而不是局部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將有效破解制約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問題。
改革創新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勇于推進改革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品格。繼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用改革精神管黨治黨。此次全會繼續發揚改革精神,提出一系列新論斷,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并在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上繼續部署發力,對加強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對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授權和控權相結合等作出具體要求。“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必將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干事創業提供根本保證。”與會同志一致表示。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從歷史深處走來,未來由我們寫就。“我們自豪而不自滿,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清醒警示猶在耳邊,自此開啟的波瀾壯闊全面從嚴治黨偉大征程歷歷在目。更偉大的成功還在孕育,更艱巨的任務仍在前方。身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別無選擇,黨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斗爭必須一往無前,永遠在路上!
作者: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