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會?回眸2024丨鯉城:補短育強提能 淬煉紀檢監察精兵
來源:鯉城區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5-01-17 11:23

“要正確掌握應對壓力和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技巧,保持身心平衡,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近日,鯉城區紀委監委舉辦“清廉鯉城”講堂暨全員業務培訓班,除了紀檢監察業務相關課程,培訓還精心定制了心理疏導課程,幫助干部減壓正心,始終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工作中。

近年來,鯉城區紀委監委堅持將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不斷強化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堅持以“嚴管+厚愛”提升隊伍凝聚力、執行力、戰斗力,做實做細對紀檢監察干部的關心關愛,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紀檢監察鐵軍。

年輕紀檢監察干部是推動紀檢監察事業發展的新生力量和新鮮血液。為保持干部隊伍“一池活水”,鯉城區紀委監委通過公開招聘、招考等方式,把系統外的優秀年輕干部“選進來”,通過交流任職等方法把系統內優秀干部“輸出去”,推動隊伍年齡、專業、經歷等結構不斷優化,干部隊伍精氣神持續提振。

“我們補充了10名具備法學、財政金融學、會計審計學等專業背景或工作經歷的年輕紀檢監察干部,進一步強化隊伍專業素質,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各項工作顯著提效。”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補充力量的同時,區紀委監委通過推進片區協作,變“單兵作戰”為“協同攻堅”,既統籌紀檢監察隊伍,將力量用在“刀刃上”,又綜合運用交叉監督、聯合辦案等方式,解決監督力量不足、人員分散等問題,監督辦案質效得到提升。

“薪火相傳 教學相長”師徒結對幫帶儀式現場

“掛職近一年,我全面接觸到紀檢監察各項業務,從工作的具體執行者變成了謀劃者,這與之前單一的工作經歷是完全不同的。”談及掛職任江南街道紀工委副書記、監察組副組長的經歷,年輕干部蘇凱濠說道。為解決年輕干部閱歷不足、業務不精、能力不全等問題,區紀委監委注重把“好苗子”放在重要崗位、基層一線歷練,選派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街道紀工委監察組、區屬國有企業紀委掛職擔任重要職務,獨立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工作,推動年輕干部在業務一線經風雨、見世面,迅速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著眼突出實戰、注重實效,區紀委監委立足年輕干部這個關鍵群體,多措并舉強化全過程、全方位培養鍛煉。一方面,將日常業務作為“磨刀石”,讓年輕干部為主負責信訪舉報核查、問題線索處置、專項監督等工作,逐步實現從“被動執行”到“主動謀劃”的角色轉變,成為獨挑大梁的“主心骨”“主力軍”,年輕干部的履職能力、擔當精神得到時時鍛煉。另一方面,將專項工作作為“練兵場”,按照小班化、成建制組成專案組,讓年輕干部全流程參與留置案件案情研判、筆錄制作、報告撰寫等,審查調查業務骨干在實戰中“手把手”幫帶教,在高標準、快節奏、嚴要求的辦案環境中,“新兵”快速成長為“精兵”,逐步蛻變為“強將”,隊伍戰斗力顯著增強。

“談話前要做好充足準備,對談話對象的個人情況要了如指掌……”為促進業務交流、推動互學互鑒,區紀委監委打破傳統的“一人講、一對多”學習模式,圍繞“如何寫好用好審查調查‘三份材料’”“如何做好調查取證、證據把關”等“小切口”舉辦了三期實踐實務沙龍,聚焦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的重點難點,由專案組人員、業務骨干與年輕干部交流工作經驗、分享心得體會,不斷激發學習能動性,讓干部在思維碰撞中取長補短,不斷拓寬工作思路方法。

第二期“辨析式”實踐實務沙龍現場

崗位鍛煉是動力,思想淬煉是基石。為進一步引導紀檢監察干部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區紀委監委堅持正面引導與反面教育相結合,在常態化組織干部接受黨性教育、廉潔教育的同時,開展全區紀檢監察干部“警示教育周”活動,通過通報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反面典型案例、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旁聽庭審等方式,教育引導紀檢監察干部把穩把正正風肅紀反腐航向之舵,在作風建設航道上行穩致遠。

堅持嚴管厚愛、剛柔并濟,才能激勵紀檢監察干部勤勉敬業、廉而有為。區紀委監委堅持把關心關愛寓于從嚴管理監督之中,通過暖心家訪、“一對一”談心談話等方式,把關懷和監督從單位延伸到家庭,從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凝聚“單位+家庭”的監督合力,全方位掌握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和家庭情況,了解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做好干部思想引導、情感關懷、心理疏導和工作激勵。

“家訪過程中,我們一看家庭氛圍,二聽家屬心聲,三問意見建議,既對家屬表示感謝,引導家屬繼續當好‘廉內助’,也注重收集干部家庭的實際困難,并積極推動解決。”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家訪人員與該區紀檢監察干部家屬交流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的‘紀律部隊’,肩負著維護黨的紀律的重要職責。我們將在因類施教補短育強的同時,堅持把嚴管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讓關愛有形化、可感知,持續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紀檢監察隊伍,展現紀檢監察干部拼搏向上、昂揚奮斗的精神風貌。”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文字:葉婧、何思微

圖片:林娉婷、楊威偉、葉婧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