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組長盛伯芬與兩名特約監察員走進南安一中大新校區食堂時,敞亮、整潔的用餐大廳讓人眼前一亮。
2024年,南安市籌集近1000萬元,支持南安一中等55所中小學校提升改造食堂環境。“經過改造,我們優化了學校食堂的后廚流程布局,完善了‘三防’、消殺等設施設備,讓學生的用餐體驗更加舒適,也更好地保障師生用餐安全。”南安一中總務處李老師介紹道。
這是南安市紀委監委邀請“三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監察員)參與“校園餐”專項督導,推進重點整治項目和群眾身邊具體實事走深走實的一個場景。

南安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到霞美鎮紅星職業中專學校督導校園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落實有關情況。(戴慧茹 攝)
“校園餐”關系著學生健康成長,更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2024年以來,南安市紀委監委緊盯教育系統“校園餐”這個重點領域,圍繞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協同聯動開展專項監督,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敢向學生的‘盤中餐’伸黑手,就該查!”2024年4月,南安市紀委監委網站發布的一條關于該市教育局初等教育與學前教育科副科長黃某接受審查調查的信息,引起了當地群眾的關注熱議。此前,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在集中整治中發現,黃某利用職務便利,以干股分紅等形式收受配餐公司賄送錢款,為配餐公司承攬業務提供支持和幫助。最終,黃某被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因受賄罪被南安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及罰金。

南安市紀檢監察干部復盤分析“校園餐”領域典型案件。(黃文彪 攝)
針對“校園餐”領域監督和案件審查調查中發現的制度缺漏和風險點,南安市紀委監委以問題為導向發出監察建議書,一方面圍繞校園食品安全責任落實、營養膳食補助資金管理使用、學校食堂和校外配餐經營管理等重點,建立問題、任務、責任“三張清單”,通過清單式管理、壓茬式推進、銷號式落實,督促行業監管部門做實做細問題整改,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另一方面,推動完善中小學配餐招投標制度,制定《南安市教育系統校外供餐管理工作方案(試行)》《南安市中小學校園餐全流程晾曬實施方案》,建立校外供餐單位評價和退出機制,開發“南安市中小學食堂財務管理系統”,建立局領導“周期式”陪餐、校領導“常態化”陪餐、監管人員“抽查式”陪餐、家長“體驗式”陪餐、社會人員“監督式”陪餐的“五方陪餐”制度,確保校園食堂在陽光下運行。
與此同時,在監督推動下,該市教育主管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聯合督查、信息互通、線索移送和定期會商等四項機制,與財政部門聯動健全食堂規范經營制度,推進市中小學校食品安全膳食委員會建設,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2024年以來,該市共發現并推動學校整改問題301個,收繳資金153.54萬元,完善管理制度50余份,移送問題線索37條。

南安市教育系統違紀違法案例警示教育會現場。(葉東杰 攝)
“我們把監督、辦案、整改統籌起來,切實做到標本兼治。”南安市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負責同志介紹,該市聚焦案發單位和主管部門的政治生態、選人用人等方面突出問題,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施治,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案中人”是最好的“教科書”,“案中事”是最好的“清醒劑”。在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的同時,南安市紀委監委深化運用“以案四說”機制,注重發揮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2024年4月,南安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到市教育局進行政治監督談話,督促開展全市教育系統收受校外供餐回扣等問題自查自糾工作。會后,一些校級領導干部主動交代涉及學校配餐方面相關問題。“犯了錯誤就坦誠面對組織,才有減輕自己罪責的機會。這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某中心小學校長在主動交代問題后如釋重負。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緊盯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堅持從嚴監督執紀問責,進一步健全‘校園餐’管理領域‘全鏈條’責任體系和‘全覆蓋’監督格局,以實際行動守牢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安全底線,持續增強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安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文字:黃文彪、楊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