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會?回眸2024丨泉州:做實政治監督 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來源:泉州市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5-01-14 10:08

“沒想到這個‘企業專屬服務空間’這么智能,不但能自動推薦辦理的事項,還能直接跳轉實現在線辦理,非常貼心!”日前,雅克(中國)有限公司辦事人員許女士拿著“新鮮出爐”的營業執照說道。

許女士的此番感慨,源自“深化企業與個人專屬服務空間建設”項目的服務體驗。該服務項目依托晉江市開發的政治監督平臺,通過對項目建設實施全程跟進、實時跟蹤、自動預警,推動掌上服務從“端菜點菜”向“智能推送”轉變,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更加智能的政務服務。

過去一年,泉州市紀委監委圍繞“傳承弘揚和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監督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年度監督主題,深化運用“知、督、促”工作機制和“四分”“五看”工作法,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做實政治監督,突出由事及人盯責任、盯作風、盯紀律,增強由人及事促落實、促提升、促治理的綜合效果,助力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盯責任

強化黨員干部履職盡責

為持續糾治履職偏差問題,泉州市紀委監委堅持面上抓機制與點上抓突破有機結合,開展護航一流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梳理監督任務清單73項,細化形成17項工作措施56條具體措施,聯合各職能部門,圍繞重點項目、重要事項和重大改革事項,統籌聯動督查,以“小切口”“點題式”監督督促各級各部門加強政策研究梳理,強化建章立制,打破瓶頸制約,推動解決民營經濟發展堵點難點。

德化縣紀委監委駐縣財政局紀檢監察組聯合潯中鎮紀委監察組開展走訪調研,聽取企業發展訴求。(吳朝燁 攝)

針對高額投標保證金限制中小企業參與競爭問題,泉州市紀委監委推動市發改委出臺一千萬以下政府投資項目免收投標保證金政策,截至目前,免收投標保證金總額約299.5億元,有效減輕企業負擔;豐澤區紀委監委督促主管部門在惠企政策直達兌現平臺上架政策68條,推動11238萬元惠企政策資金實現及時兌現;洛江區紀委監委聚焦涉企政策落實,推動職能部門主動靠前服務,為10多個重點項目、企業開展工業廠房“模擬驗收”,實現驗收即投產,平均壓縮驗收等待期約1個月;德化縣紀委監委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監督機制》,推動建設“德化(陶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首創全省集“專利、商標、版權”為一體的“3中心+1平臺”縣級知識產權服務矩陣,已服務企業群眾700多家(人)次,審結知識產權案件350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995萬余元。

盯作風

推動政商良性互動

“本來不知道現在這么方便了,還是前幾天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講解政策我們才了解,這不,馬上整理好材料過來辦理了。”在惠安縣政務服務中心,前來提交辦證材料的順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先生向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欣喜說道。

過硬干部作風是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惠安縣紀委監委聚焦糾治涉企政務服務領域不正之風,“室組地”聯動,深入全縣涉企服務窗口單位開展模擬辦事、陪走流程等“體驗式”“蹲點式”監督,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40個,推動建章立制33項,“門好進事難辦”“出工不出力”等作風問題得到有效破解。

這正是全市以推動干部作風轉變帶動營商環境向好向優的一個有力縮影。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規范政商交往作為作風建設的重點內容,用活全市116個宜商環境觀察點,建立擾企監測直報機制,聯合市營商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線上問卷調查活動,主動問需于民、問效于民。與此同時,定期開展明察暗訪、“局長走流程、組長督整改”專項行動,從政治的高度查找和審視部署不落地、責任不落實背后存在的作風問題,深查細糾涉企“四風”問題265個,為全市民營經濟發展清障護航。

鯉城區營商環境專項巡察組工作人員走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窗口了解情況(林娉婷 攝)

優化營商環境需久久為功,既常態長效、糾樹并舉抓牢干部作風建設,又推動清廉文化融入民營企業現代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建設,營造政商親清互動的良好風氣。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省紀委監委規范政商交往意見納入市縣黨校2024年度教學內容,幫助黨員干部厘清政商交往邊界。鯉城區紀委監委以親清政商關系、規范政商關系“八個不得”為內容原創手繪漫畫,以畫施教,潛移默化進行廉潔文化熏陶和教育;晉江市紀委監委深化規范政商交往意見20個指導案例宣傳運用,拍攝以“親清政商關系”為主題的微電影《清風正道》,建立健全政商交往負面清單,深入一線開展案例宣講解讀56場次。

盯紀律

不斷夯實治本功效

“2021年至2024年,豐澤區科學技術局原黨組書記吳端長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贈送的洋酒、充值卡、購物卡等禮品,部分違紀行為發生在春節期間。吳端長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日前,泉州市紀委監委通報2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持續正風肅紀、強化警示教育。

責任、作風問題的背后,往往隱藏著違紀違法甚至職務犯罪等腐敗問題。為此,泉州市紀委監委突出查改貫通“盯紀律”,堅持嚴肅查處與嚴實治理融合并進,標本兼治破除發展堵點障礙,以紀法“硬約束”助力提升民營經濟發展“軟實力”。

南安市霞美鎮紀檢監察干部走訪轄區企業了解惠企政策落實有關情況(黃文彪 攝)

“為什么這些小微企業才新成立不久,就能在短時間內申請接近滿額專利獎補資金,甚至比一些規上企業每年申請專利獎補資金還多?”依托信息技術、大數據手段,泉州臺商投資區紀工委監工委通過分析“親清家園”智慧監督服務平臺異常數據,深挖細查、嚴肅查辦了該區科經局3名公職人員與社會人員內外勾連騙取“專利獎補”的違法犯罪案件。

聚焦強化對涉企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管,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前移監督防線,借力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廉政檔案信息系統、“親清家園”智慧監督服務平臺、鄉村振興智慧監督平臺、國企綜合監管平臺等敏銳數字觸角,深入挖掘涉企問題線索。同時,結合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深入開展工程領域招投標不規范影響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窗口及為民辦事崗位服務質效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立足泉州營商環境實際、政商互動交往頻繁特點,加強對“一家兩制”等腐敗風險的動態監測,精準發現權力尋租、利益輸送、權股交易、不良債權轉讓等傳統腐敗及新型隱性腐敗問題,集中力量攻堅破解,嚴查嚴處政商交往“風腐”問題,推動職能部門整改問題3071個,為民營經濟掃清阻礙發展的“絆腳石”。

惠安縣紀檢監察干部走訪某校服企業,收集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郭育勤 攝)

案件查辦不是終點。2024年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堅持貫通“懲、治、防”責任鏈條,寫好用好審查調查“三份材料”,發揮辦案治本功能,深化以案促改、以案示警、以案明紀,不斷夯實親清政商關系基石,持續助推泉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建設,沒有最‘優’,只有更‘優’”,泉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新的一年,將樹牢系統思維,結合集中整治,堅持盯責任盯作風盯紀律,深入推進“四個一批”專項行動,把護航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重要著力點,持續強化正風肅紀反腐,以強有力的監督為全市民營經濟發展蓄勢賦能。

文字:鄭穎、鄭蓉、張靜妍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