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核確實有變化,考核指標比以前簡單,考得更具體些了。”山東聊城市陽谷縣西湖鎮負責同志如此感嘆。不僅被考核的干部感覺輕松不少,負責考核的部門也如釋重負,“考核時間壓縮、方式簡化,我們也能騰出精力多調研、多思考。”甘肅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組織人事局副局長深有感觸。今年以來,中央出臺一系列精簡優化基層考核為基層減負的重磅舉措,讓考核“瘦身健體”的鐵規矩、硬杠杠更加系統全面、具體清晰,隨之而來的改變正在各地發生——
考核要不斷瘦身松綁做減法
“一到季末、甚至雙月,就要迎接各種各樣的考核,年終考核更是復雜龐大,各個部門都有一套自己的考核體系,各種報表、材料應接不暇。”談起之前的考核方式,基層干部苦不堪言。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是助推器、風向標,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多頭考核、重復考核、繁瑣考核等問題困擾基層良久。
各地拿出決心,拿出力度,對考核事項進行摸排清理,對不該考的取消,可考可不考的不考,該考的合并統籌。為嚴控數量,嚴防隨意考核、搭車考核,山西朔州市要求全市今年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為14項,不得在計劃外隨意開展督查檢查考核,確需開展必須一事一報;為避免多頭考核,甘肅蘭州新區和浙江杭州市桐廬縣將以往由多部門、多條線開展的多項檢查考核進行優化整合,將“各吹各的號、各要各的賬”合并為“下發一次通知、派出一支隊伍、開展一次考核”,就此,蘭州新區今年的日常督考項目縮減80%,桐廬縣級考核事項減少超1/3,不必要的考核有效減少。
不僅切實減少考核頻次,還要把動輒幾十頁、讓人看得暈頭轉向的考核指標精簡優化起來。山東鄒城市總體把握“兩不”原則:對上級未作明確要求且難以量化的指標一律不考核,對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造成考核偏差的內容盡量不考核,近兩年壓縮指標幅度超過40%。江蘇淮安市則著力糾治部門將日常工作“加塞”進重點指標行為,確保二級指標數量不超過3個,不設三級指標,避免過細過繁考核束縛基層干事創業手腳。
一方面要精簡,更重要的是要予以優化,突出指標的導向作用。比如針對發展緩慢的問題,內蒙古武川縣在精簡指標的同時,加強對招商引資績效、營商環境優化、誠信工程建設等發展指標的考核,并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分值占比,以量化的指標引導發展方式轉變。力破“繁瑣哲學”,以考準考精考實為出發點,力圖實現減量不減質、減負不減責、松綁不松懈。
改進方式防“內卷”也要防“躺平”
“新的考核方式務實接地氣,鎮上根據村里發展基礎不同實行分類考核,可以幫助我們揚長避短。”聊城市陽谷縣七級鎮劉文堂村黨支部書記孫桂芳說道。
以往,不少地區的考核不顧實際“一刀切”“跳高的和跑步的一個標準”,這讓基層干部頭疼不已。就拿劉文堂村來說,這是個典型的純農業村,近年來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得到群眾一致好評,但因受地理位置和資源限制,村集體收入不高,因此在過去的考核中一直無法獲得“優秀”等次。
傾聽基層呼聲,針對制度之弊,不少地方正在探索實施差異化考核,立足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確定考核標準。聊城市就采取目標引領方式開展考核,依據實際情況和努力程度賦分,防止縣市區“內卷”或者“躺平”。分類考核方案的出臺使劉文堂村“兩委”班子倍感振奮。
不僅是在山東,浙江金華市金東區推行了模塊化分組考核體系:屬于農業山區的源東鄉,考核更加關注農文旅融合情況;處在中心城區的多湖街道,干部也不必再只盯著工業類經濟指標。陜西禮泉縣將全縣考核單位分為黨群管理、經濟建設、執法監督、垂管單位等10類,讓職能類同、資源趨近的單位“同臺比拼”……堅持“差異化”原則,不僅讓基層干部鎖定工作重點,更較大程度激發了工作積極性。
考核一味要材料、報數據、查痕跡,甚至讓基層多頭填報、重復填報也是基層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落實中央要求,各地豐富改進考核方式方法,著力把考核工作的重點放在日常監測和動態評估,注重吸納群眾口碑和社會評價,持續倒逼各部門不爭“評時”爭“平時”。江蘇張家港市通過隨機抽樣、電話或現場調研的方式,把群眾評議、社會評價納入考核體系。福建泉州市提高數據采集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減少佐證材料,佐證材料可以從公開網站上提取的,標注鏈接位置即可;涉及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正式文件,提供發文字號即可。山東濟寧市將數據服務向社區延伸,網格員可從鎮街數據節點平臺獲取共享數據,社區數據摸排工作量減少近90%,切實把干部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結果運用“考好考壞不能一個樣”
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10.91億元,同比增長7%;工業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這是淮安市今年奮力寫就的亮眼成績單。在當地黨員干部看來,淮安正是以基層負擔“減”的金鑰匙,為干部賦能、為改革增效,開啟了高質量發展動能“增”的新局面。
考是基礎,用是關鍵,如果考歸考用歸用,考用脫節,考核這一“助推器”就會失靈。淮安市切實用好考核“指揮棒”,突出實干導向,在全市縣處級領導干部中開展“干了什么事、干成什么事”的“兩事”信息采集,跟蹤了解干部承擔的考核指標進退位情況,讓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強的選得上。近兩年提拔重用的干部中,來自經濟一線和基層一線占比近70%,進一步拓寬了基層干部成長空間,激發了干事創業動力。
干部有奔頭,事業才能有突破。貴州遵義市鳳岡縣土溪鎮大連村,之前是一個村容村貌差、村民收入低、村集體經濟弱的山村。如今,該村集體經濟連續實現增長。變化何來?嚴考促嚴管,激勵促擔當。這源于鳳岡縣面向基層干部出臺政策,針對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探索實行“基本報酬+考核績效+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黨內關懷”管理機制,讓基層干部深刻感覺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因村集體經濟連續實現增長,大連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健獲得表彰,按程序提升了待遇。
既要“能者上、優者獎”,也要樹立“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蘭州新區建立正向和反向“兩個清單”,實行“末位退出”,對績效考核成績排名靠后、不適宜擔任現職的2名干部進行調整,7個領導班子、9名領導干部“取消評優”。同時,多地還對考核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提醒幫助、限期整改,讓存在混日子心態的干部被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精簡力度不小基層期盼更大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積弊非一日之寒,減輕基層負擔也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針對減輕考核中的基層負擔,各地采取了許多有力措施,對基層呼聲作出有力回應,基層干部對此歡欣鼓舞,同時也寄予了更多期待。
從問卷調查和調研采訪的情況來看,基層干部主要有這樣幾類期盼:在考核流程上更加優化,既減少考核過程中的繁瑣環節,如冗長的表格填寫、多層級的審批流程等,以提高考核效率;還要更加明確考核的流程步驟,減少因流程不清晰導致的無用功。在考核標準上希望進一步改進,避免考核的主觀性和模糊性,還要適時調整某些考核指標的權重設置。在結果反饋上希望進一步加強溝通,在反饋考核結果時,不僅給出分數或等級,還提供具體的評價和改進建議,幫助被考核者清楚知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以及下一步如何提升。
“希望上級部門建立更加科學的考評體系,幫助基層干部從‘蹲在屋子里攢材料’變成到一線去摸實情、搞實務。”“眼下,正值工作年終收尾、年初起步的關鍵時刻,希望能夠把基層干部從繁忙的迎檢考評工作中解脫出來,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為百姓干實事上,不斷堅定干部扎根基層、奉獻基層的信心和決心……”基層干部的寄言既是實打實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責任。奔著擠出形式主義“水分”、減輕基層“包袱”去,相信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在一年接著一年干的堅守下,“干好有用的事,少做無用功”的導向將進一步樹立。
作者: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