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工作實際完善工作機制 著力提升基層案件審理質效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24-06-23 10:00

針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審理工作經驗不足,在事實證據、定性處理和程序手續等方面把握不準等問題,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工作實際完善工作機制,探索創新形式,不斷提升基層案件審理質效。

閱卷筆錄是案件審理環節理順案件事實的重要載體和審核證據程序的重要記錄,是提升案件質量的重要抓手。重慶市紀委監委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案件審理室關于“優化閱卷筆錄”試點工作的部署要求,選取15個區縣紀委監委、5家派駐機構開展試點工作,著力解決閱卷筆錄制作中繁簡案件無差別、內容摘要較繁瑣、分析論證不充分、工作質效待提升等問題。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作為試點區縣之一,探索優化文書內容,根據案件的不同類型和復雜程度,選取相適應的形式進行筆錄制作。“比如司法判決或行政執法移送的違法犯罪類案件,證據收集相對固定,審核證據相對單一,我們采用清單呈現,讓證據內容清晰易見的同時確保不漏項。”秀山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田石興介紹,“又比如一般違紀違法類案件,就用‘清單+摘錄’形式制作閱卷筆錄,既確認證據完整情況,簡化閱卷筆錄摘要工序,同時對案件疑難點和爭議點采取摘錄方式進行分析,提出補證意見,達到案件事實清楚、定性準確和處理恰當。”

為破解基層案件辦理中存在的調取書證不齊全、履行手續不規范等問題,今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紀委監委逐一梳理違紀違法案件、職務犯罪案件辦理程序和文書要求,分類列明“問題線索原始來源”“工程項目招投標文件”等核對內容,形成5張核對清單,要求審查調查部門在案件移送審理前,先對標清單自查打卡,無誤后再將5張清單連同案卷材料移送審理。

“在審查調查部門自查打卡的基礎上,我們再逐一對自查清單上的證據進行審核,提出補證意見建議,提升辦案效率和質量。”洛江區監委委員、案件審理室主任付玉鳳介紹。

江蘇省溧陽市紀委監委落實與司法機關配合制約機制,會同市法院、市檢察院建立起職務犯罪案件辦理“1+9”協作配合機制。通過常態化溝通聯絡、案件線索移送反饋、工作咨詢、聯合研判分析、促進市域社會治理、聯合培訓、聯合調研、廉潔文化宣傳協作等9項機制,保障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中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強化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

“在雙方先借后還且沒有明確約定是投資的情況下,認定為借款更加合適,與后續收受賄賂無關。”“但是趙波早期借錢給企業老板明某很有可能是出于投資的目的,之后收受的錢款可以相當于分紅,我們還是要排除這個可能性。”

在一次案件會商聯席會議上,溧陽市紀委監委、溧陽市法院、溧陽市檢察院對溧陽市委統戰部原副部長趙波職務犯罪一案中,趙波前期借給企業老板明某的100萬元,應認定為借款、違規投資,還是權錢交易的紐帶這一問題進行研討會商。“后續我們進行了進一步查證,老板明某有還錢行為,且利息屬于正常范圍,與后續明某行賄的380萬元也無關聯,最終這100萬元被認定為借款。”溧陽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胡斌向記者介紹。據了解,協作配合機制建立以來,該市監委會同市法院、市檢察院開展同堂培訓5次,召開聯席會議12次,組織庭審觀摩、警示教育8次,成功辦理職務犯罪案件22件。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紀委監委按照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案件質量評查標準及評分細則的要求,切實發揮案件審理室審核把關職能,堅持“一案一評查、一案一打分”,對案件問題要求承辦部門限期整改,推動進一步提高案件質量。(本報記者 劉遠航 )

【責任編輯:周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