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不純:立身不正外邪易侵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社 發布時間:2024-06-07 10:37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根不正則苗必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并明確指出,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黨性不純在作風上有哪些突出表現,黨性失守的主客觀原因有哪些,如何把加強黨性修養抓深抓實?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調研。

黨性失守則作風不正——內心空虛無信仰

信仰缺失是最大的缺失。“四風”問題歸根結底是理想信念出現動搖所致。許多案例警醒著我們:一旦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仰喪失,就必然走向腐化墮落。正如某違紀違法領導干部懺悔時所言,“真是精神上不能‘缺鈣’,如果一缺就很容易在這上面走下坡路”。

有的黨員干部認為信仰虛頭巴腦誰信誰傻,共產主義太遠不如躺平。有的是“兩面人”做派,臺上說得頭頭是道,心里壓根不信;有的信仰不牢、心力不足,稍遇不如意便灰心失望、放任自流;有的立場不穩,在大風大浪中經不起考驗,拋棄信仰,所以對犧牲奉獻“嗤之以鼻”,對為民辦事“提不起勁”,對履職擔當“不想面對”,對工作任務“得過且過”。

有的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滑坡,自甘墮落,追求低級趣味。有的深陷賭博難以自拔,甚至欠下巨額賭債;有的被“二兩黃湯”迷了心神,頻繁出入豪華酒店或私人會所,與商人老板吃吃喝喝、稱兄道弟,享受眾星捧月的愉悅快感;有的熱衷刷短視頻、打游戲、給主播打賞,如重慶某干部為獲主播“好大哥”“大老板”奉承,不惜成千上萬打賞以至入不敷出,在虛擬世界中迷失自我。

還有的黨員干部精神空虛,迷信鬼神、騙子。有的把官運亨通寄托于風水,唯大師馬首是瞻,在工作場所修靠山石、風水墻,云南某官員甚至騙取500多萬元扶貧資金用于修建寺廟;有的奉騙子為座上賓,花費巨資跑官買官、上搭“天線”;還有的將逃避紀法追究寄托于神靈保佑,企圖做法事來化災解難。信仰之燈熄滅,必會迷失方向;內心虛無,“歪門邪道”自然就會占據空出來的領地。

私利當頭無公心

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有些黨員干部背離了黨的性質宗旨,公私不分、先私后公,甚至完全置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于不顧。

有的黨員干部私利當頭,崇尚權力變現,認為真金白銀不換則虧。一類干部是處心積慮占公家便宜,有的違規謀求特殊待遇,侵占住房、車輛;有的大肆揮霍公款,編造理由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私人花費公款報銷;有的違規自定薪酬、套取費用濫發錢物,領取時自己“身先士卒”“獨占鰲頭”。另一類干部則處心積慮薅取管理服務對象和下屬“羊毛”,有的操辦婚喪嫁娶廣發“英雄帖”、借機大肆斂財;有的打著借用名義,長期霸占管理服務對象財物。種種做法,無一不是為把“公權”變“私利”。

有的黨員干部遇到好事跑得比誰都快,利益受損時跳得比誰都高,生怕自己吃虧;在承擔責任、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卻拼命往后躲,能跑多遠跑多遠。有的畏難怕擔當、懶散不干活,工作能不接的就不接,不得不接的就“甩”給下級;有的把責任大的往外推、事難辦的往后拖,容易出彩、有利可圖的工作往前沖,如曾通報的陜西某干部認為,扶貧難出成績,“愿意搞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于是對扶貧工作消極應付;有的面對成績搶著爭榮譽,出了問題卻急著甩鍋,讓其他部門和下級為他頂雷。這種人的腦筋,希望一切好的事情他都霸占,一切“倒霉”的事情都沒有他。

還有的黨員干部秉持本位主義,只顧自己一畝三分地,別人咋地我不管。有的奉行“我的地盤我做主”,對黨中央政策“合意者取之,不合意者棄之”,如有的地方為了所謂促進本地經濟發展,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敷衍應付、虛假整改。有的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不顧黨和國家大局,搞部門或地方保護主義,如有的地方各自為政,不關心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只一門心思搞地方小市場;有的地方出臺歧視外地企業、實行地區保護的優惠政策,設置隱蔽性的區域市場壁壘。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這種本位主義“表面上不是為個人,實際上包含了極狹隘的個人主義,同樣地具有很大的銷蝕作用和離心作用”。

唯我獨尊不唯實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現實中,那些因循守舊、刻舟求劍的人,那些不接地氣、不干實事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他們唯心不唯實,導致不良作風盛行,危害深重。

有的黨員干部只憑主觀喜好來,拍腦決策瞎指揮。有的將權力作為滿足個人喜好、彰顯個人權威的工具,毫不在乎實際情況,如甘肅某干部根據自己喜好,竟然將防災減災指揮中心按照賓館標準改建在風景區附近。有的是坐在辦公室里想一出是一出,不去實際調研、不經科學論證,僅憑主觀臆想就強行拍板推進,如福建某落馬官員“拍腦袋”作決策,不顧當地群眾更喜歡看閩南戲的實際,斥巨資將戲院改建歌劇院,最后成了半拉子工程,造成國有資金巨額損失。

有的黨員干部因循守舊靠經驗,一招好使吃遍天。有的是自認為水平高、能力強、資格老,將個人經驗、局部經驗當作普遍真理,視為權威不容冒犯。有的是惰性思想作祟,認為學習更新知識太苦太累,老辦法還能用就沒必要學習新知識,不想走出“舒適區”。還有的是怕創新擔風險,認為老辦法前任已用沒風險、有退路、好推責,搞創新前途未卜易出事、要擔責、難收場,不如走舊路穩妥安全。

有的黨員干部被投其所好忽悠,難以聽到真情況。一種是因為自己聽不進意見,對說真話的心懷不滿、強勢打壓,對溜須拍馬的重視提拔,久而久之,附和迎合便成了常態,真情實況都被掩藏起來。另一種是裝作禮賢下士、愛聽取意見,實際是做做姿態,聽完則完、沒有下文,長此以往,大家也懶得再提。還有的是將下級主動上報的問題,認定為下級工作落實不力的證據,采訪中,有干部談到,自查自糾查擺的問題卻成為考核中的扣分項,報得越多扣得越多,令人心寒。

功利投機假忠誠

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而唯上是從則不同,究其本質是披著忠誠外衣,為的是個人利益、撈的是政治資本,有嘩眾取寵之心、無踏實肯干之意,這種“偽忠誠”的背后,往往是功利主義、投機主義作祟,值得警惕。

有的黨員干部認為表態該說就說,但誰真做誰真傻。一種是口頭表態調門高,實際工作“等拖靠”,如黑龍江某干部抓落實不力,未按規定及時分解下達中央財政撥付資金,嚴重影響中央補貼資金使用質效。另一種是紙面表態來整改,落實全靠文件湊。如某地黨委曾向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提供多份編造的常委會會議紀要,顯示落實有力,實則弄虛作假。

有的黨員干部認為層層加碼該加就加,不然怎顯重視。一類是標準層層拔高,不計成本水漲船高,看似站位準、措施硬,實則同群眾需求背道而馳。如河南某縣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擅自加壓,對領導干部調研檢查經常走的公路兩側反復割草、對沿線村莊房屋“加青瓦”,整治工作變形走樣。另一類則是時限層層壓縮,急于求成步步緊逼,無視“五個指頭有長短”的現實,層層提速,導致上級原本的“五年計劃”到地方變成了“三年規劃”,上級部署的“攻堅年活動”到地方上變成了“百日行動”,令人苦不堪言。

有的黨員干部認為面子該充就充,否則能力咋顯。有的是不顧里子顧面子,懷揣急功近利的“小九九”,熱衷輿論造勢、作秀表演。如貴州省某官員搞“打卡式”調研,一天調研十多個點,與基層干部握握手、說兩句話、拍幾張照后即離開。有的是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抓工作浮在面上,把看得見的地方“鑲金邊”,看不見的地方任其臟亂差,與群眾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還有的是包裝政績顯能力,往往只追求“短平快”的顯績,對事關當地百姓福祉的長遠潛績漠不關心,如江西某落馬官員盲目追求政績,大干快上項目,工程質量問題頻發,干部群眾反映強烈。

黨性蛻變原因何在——缺大而小奪

古人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意思就是,人只要在心中把大方向、大原則找準了、守住了,小誘惑、小干擾就動搖不了人的意志。出現種種黨性不純、黨性蛻變的問題,歸根結底在于自身根基不穩、免疫力不強,被風邪病毒纏上了身。

社會利益多元化、價值觀念多樣化沖擊黨員干部思想觀念,是調研中受訪者提到最多的原因。正如四川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所分析的,我們黨的價值體系,是不以職業性質和身份地位來評定成功,而是以在某領域所作出的貢獻來評價。如掏糞工人時傳祥、百貨大樓售貨員張秉貴,都因為各自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就,而成為社會各界學習的榜樣。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西方價值觀念的侵襲,社會逐漸涌現出以個人財富多少、身份地位高低作為衡量成功標準的思想。在這些思想的強烈沖擊下,不少人經常笑稱,“你能被別人利用證明你有利用價值”。一些辦案人員也告訴記者,認為“當官不撈點錢、不能幫人擺平事,說明自己混得差”是落馬干部中較為普遍的心態。

除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有的單位黨組織軟弱渙散導致教育管理寬松軟,也是一些黨員干部黨性逐漸蛻變的重要外部原因。有的是這個單位本身風氣就不好,有的年輕干部進來后往往無力改變,要么選擇離開,要么只能眼睛一閉,慢慢習以為常甚至開始同流合污。有的單位是黨組織忙于事務性工作,黨內政治生活長期流于形式。有的黨組織負責人自己不干凈,或者存在好人主義、畏難情緒,對某些不正之風苗頭睜只眼閉只眼,遇到問題一推二躲三拖四交,甚至還給違紀干部說情。記者采訪的幾個曾發生窩案串案的單位,無一不有黨組織形同虛設、長期缺乏上級黨組織監督管理等問題。

缺乏斗爭磨礪致使意志消沉、黨性淡化,權力監督制約乏力私欲膨脹腐蝕黨性,則是黨員干部黨性不純的內在原因。在采訪調研中,不少干部提到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重大緊急事件面前,一些黨員干部敢于置生死于不顧,沖鋒在前,展現出很強的黨性,而一旦回歸平淡生活,往往經不起考驗,甚至倒在了糖衣炮彈的侵襲之下。這是因為對黨性的考驗,不是一時的,而是長期的,有的干部逐漸習慣安逸的環境而不思進取,讓換個工作單位、甚至到重要崗位都不愿意,怕變化、怕擔當;有的干部習慣職位激勵,一旦提拔速度跟不上自己所想,便灰心失望,沒有從事業發展、為民辦事中尋找價值感;還有的干部長期掌握重要權力而又缺乏有效監督,于是自我開始膨脹,特權思想開始抬頭,產生一種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對的錯覺,把黨員意識、組織要求拋之一邊。

純潔黨性奔著問題去——挖根去病灶

純潔的黨性就像陽光、水和空氣,對不斷鏟除不正之風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而言須臾不可缺少。拿出真功實招整飭作風,必須從黨性修養這個本源上抓,靶向攻堅、務求實效。

在黨性教育中淬煉政治品格。干部的黨性修養不會隨著黨齡增長、職務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持續加強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突出領導干部帶頭這個關鍵,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推動各級修政德、敢擔當,以嚴實作風抓好黨性教育。抓好宗旨教育和身份教育,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不忘“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引導黨員干部持續對標黨的初心使命、光榮傳統、優良作風。

在黨內政治生活“大熔爐”中鍛造先鋒本色。黨內政治生活是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黨內政治生活要有鋒芒,民主生活會得脫去“隱身衣”、捅破“窗戶紙”,開門見山講問題,直截了當說措施。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有“辛辣味”,見人見事見思想、揭短亮丑不留面,戳到麻骨、點準穴位,同時要講求實事求是、出于公心。黨組織日常監督要有力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苗頭性問題及時提醒、傾向性問題加強研判、隱蔽性問題深挖根源。黨內政治生活的成效,最終都落在一個“改”字上,要拿出“擔擔子”的勇氣,在盯著問題改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在嚴肅黨規黨紀中增強紀律規矩意識。紀律規矩意識的強弱,體現的是黨員干部黨性強不強,對黨忠誠不忠誠。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加大對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宣傳教育力度,營造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濃厚氛圍,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融入日常、化為習慣,同時抓好《條例》的貫徹執行,對違反黨規黨紀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切實維護紀律的剛性、嚴肅性。對典型案例及時通報曝光,釋放紀律震懾作用,警醒黨員干部始終恪守黨性原則,不碰紅線。

在實踐錘煉摔打中磨礪意志清洗雜質。實踐證明,大是大非面前、功名利祿面前、艱難任務面前,最能體現黨性覺悟。要把黨員干部放到急難險重崗位上鍛煉,引導黨員干部主動走出“舒適區”,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拼搏,在經風雨、見世面中砥礪堅強黨性。引導黨員干部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在服務群眾中增強群眾感情,強化宗旨意識。對于領導干部而言,還要學會經受權力的考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慎獨慎初慎微慎欲,注意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堅決守住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生活關、親情關,不斷去除思想雜質、永葆黨員本色。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激勵億萬人民共同奮斗,呼喚千千萬萬開路先鋒。新征程上,讓我們不斷提高黨性覺悟、錘煉優良作風、激蕩朗朗正氣,去拼搏、去擔當、去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輝煌業績。

作者:黃月、陳楊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