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添丁
歷史有溫度、會說話,歷史讓我們不寂寞。歷史慷慨為我們的書寫注入源頭活水,最終也豐富并成就了書寫的意義。
面對豐富多彩的歷史記憶,我們可以成為書寫者。當我們把關注目光投向廣闊的歷史背景,我們能夠接收到來自歷史深處的呼應和暗示。長篇傳記文學《大明醇儒:蔡清傳》可視為蔡飛躍先生與歷史人物蔡清一次深情款款的對視和對話,他用自己的文字書寫為我們架起一座靠近、熟悉蔡清的橋梁,我們從中感受到了書寫者身上深沉凝重的歷史情懷。
“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泉州自古以來人杰地靈,人文薈萃,賢人輩出,南宋理學家朱熹稱贊泉州為“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別號虛齋,明晉江人,他一生致力理學研究,繼承和發展朱熹學說,為明代朱子學者第一人,是著名的理學家、“清源學派”開創者、泉州歷史上第一位登上國家主要學術研究頂峰的學者以及泉州籍唯一從祀孔廟的先賢。蔡清在泉州歷史文化發展版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和地位。
書寫出立體飽滿的蔡清形象,為泉州歷史上這位歷史文化人物立傳,用文字的溫熱勾勒還原其生平經歷和精神風貌,這成為蔡飛躍先生的明晰書寫目標。正是基于這樣的創作考慮,《大明醇儒:蔡清傳》成功找到了傳記文學這一恰當生動表達形式。充分尊重并且符合人物的歷史發展軌跡,這是必須把握和恪守的基本書寫準則。全書以蔡清一生的成長脈絡、變化沉浮為主線,一方面客觀描述了蔡清的成長歷程,另一方面也集中筆墨書寫蔡清為學、為官和為人的事跡,讓今天的人們看到一個有血有肉、有聲有色的歷史人物形象。
蔡飛躍先生對于古城泉州多元歷史文化,不僅非常熟悉,而且滿腔熱愛,這對于一個書寫者來說至關重要。只有熟悉和熱愛兩者兼備,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地去掌握、駕馭和取舍相關史料。蔡飛躍先生花費三年時間,查閱蔡清相關著作60多部及文章20多篇,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甄別篩選。從《大明醇儒:蔡清傳》中,我們得以窺見書寫者蔡飛躍先生身上滿腔摯愛古城歷史文化情愫,這種寶貴的精神特質凸顯出一個極負責任、富有擔當的當代文化人對于主動連接起歷史、文化和未來所能傾注的心血努力,這一點特別讓人心生感動、欽佩不已。
泉州歷史上的蔡清,用他的言傳身教為后世留下歷史念想和文化饋贈。“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歷史人物給予我們的積極啟示,蔡飛躍先生用文字讓我們成功跨越漫長時空障礙,重新認識、熟悉并且親近蔡清這一歷史人物。當今天的我們仍身處動蕩不安的現實世界之中,我們其實更加需要穩步走好腳下的每一步,重新挖掘和準確定位歷史文化,以優秀歷史文化滋潤干涸的精神荒野,靜下心來與歷史文化坦誠對話,以優秀歷史文化養分鍛造出從容、自信、自強之心,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蔡飛躍先生書寫蔡清的社會意義所在。
用書寫留下別樣的歷史深情。記得歌德說過,歷史給我們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這份熱情必定能隨時激起我們親近歷史、熱愛文化、對話先人、熱衷書寫的自覺。《大明醇儒:蔡清傳》是對泉州優秀歷史文化的一次深度解讀、繼承和弘揚。“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蔡飛躍先生借助書寫告訴人們,讓我們一起熱愛泉州這一座城市,給這座城市的歷史一個重新蘇醒契機,給這座城市的文化一個溫熱回眸微笑,給這座城市的人物一個自由對話舞臺,因為他們都能為我們帶來種種溫暖和驚喜,這本身就涵蓋了太多太多豐富深邃的時代內容。
歷史很遠,文化很親,泉州很好,深藏在每一個泉州人心中,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書寫來表達、成就。我覺得任何一個鐘情于泉州優秀歷史文化的人,都有必要讀一讀《大明醇儒:蔡清傳》。一言以蔽之,書寫者奉獻了深情、努力和執著,閱讀者感受了歷史、文化和熱愛,后來者平添了自信、勇氣和力量。這應該可以直接理解為蔡飛躍先生以及《大明醇儒:蔡清傳》透露出來的關于歷史書寫的最終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