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紀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報告指出,要深化重點領域治理,提高治理腐敗效能。2024年以來,石獅市紀委監委堅決貫徹泉州市紀委全會部署要求,圍繞此前市委“國企改革”常規巡察反饋“國企國有資本數據不透明、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不規范、常態化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開展“國企監督治理提質年”活動,以用好用活國資國企綜合監管平臺為抓手,持續擦亮監督“探頭”,推動監督下沉落地。
“近期,平臺發出預警,顯示有多處國有資產的租金未及時收繳入庫,這引發了我們的關注。”石獅市紀委監委駐財政系統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平臺預警后,該紀檢監察組迅速行動,與相關國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提醒,要求其立即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全面梳理未收繳的租金情況,督促其加大對拖欠租金的追繳力度,切實保障國有資產安全,2024年以來,共追繳拖欠的租金1175.76萬元。
石獅市紀委監委駐財政系統紀檢監察組干部根據國資國企綜合監管平臺預警信息,現場核實檢查石獅某國企公司資產租賃材料。
“國資國企綜合監管平臺的建成,有助于我們實現國有企業全鏈條、全周期、全覆蓋監督,也幫助國企理清‘家底’、清理‘壞賬’,有效減少了此前因國有資產管理混亂導致的閑置、租金未及時收繳納的問題。”石獅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此前,資產底數不清、私下招租轉租、租金收繳不及時等問題,一直是困擾石獅國企的難點痛點。石獅市紀委監委堅持以系統觀念整體謀劃推進全市智慧國企監督治理體系建設,形成全市國企“一張網”。在紀委監委統籌謀劃下,該市國資國企綜合監管平臺建設以做實政治監督為統領,將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及其他各類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監督的智能化、可視化、鏈條化。平臺運用“全周期管理”的思路,針對資金集中管控難、采購行為不規范等14個治理難點,建成了監督、資產、采購、工程、財務、融資、資金、辦公八個監督模塊,破解了國有資本數據不透明、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常態化監督以及監督閉環等難題,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下,實現了防風險、促治理、強監督,有效解決了石獅三大國企的公開招標問題,2024年以來推動三大國企使用平臺公開采購項目131個,實現節約資金2706萬余元,資產招租競價成交項目320個,成交金額5542萬余元。
石獅市紀委監委干部前往福建石獅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即石獅市國資國企監管中心)了解平臺運行及使用情況。
“平臺上這一筆提示異常的招標項目信息,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石獅市紀委監委駐財政系統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隨著平臺的推廣使用,紀檢監察干部對資金管理的監督能力也日益增強。在一次例行的數據分析中,系統報告石獅市某工程項目招標時的價格明顯低于過去,引起了紀檢監察干部的注意。通過對招標項目的詳細比對,紀檢監察干部發現了過去某國有企業下屬某公司行管科職員陳某違規指定采購對象,從中收受感謝費的情況。2024年3月,該紀檢監察組對陳某給予嚴重警告處分,并沒收了其違紀所得。
根據國資國企綜合監管平臺特點,石獅市紀委監委制定了“平臺預警—企業處置—監管單位抽查—紀委再監督”工作機制,通過系統嵌入的數十個監督預警點,實現預警信息同步推送。接到預警后,紀檢監察干部對平臺運行的預警進行分析,接收報價信息預警、廢標預警、流標預警。據此開展采購領域突出問題專項監督,共篩查出6個項目采購存在問題,從事后監督變為覆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的監督,推動國企監督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石獅市紀委監委駐財政系統紀檢監察組干部前往鳳里街道某工地施工現場實地核查預警信息,了解項目建設情況。
此外,石獅市紀委監委還注重從“監督模塊”精準切入 ,構建國企治理“全鏈條”。針對閑置時間超過90天的資產,該市紀委監委推動平臺監督模塊設置預警提醒,迅速掌握國有企業資產閑置情況,并就經營性閑置率高的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推動市屬三大國企盤活閑置資產。此外,針對此前石獅國企資產閑置率高的問題,該市紀委監委及時約談國企“一把手”,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壓實主體責任,督促生成與績效掛鉤的資產盤活方案,加大重點資產盤活力度,推動開展盤活閑置資產、拖欠租金、“二房東”現象等專項治理。2024年以來,共盤活42宗閑置90天以上的資產,涉及面積237297.5㎡,成交金額1953.6萬元。
“通過數智賦能,構建數字化國資國企‘綜合監管’新模式,把日常監督通過平臺進行嵌入和滲透,為監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實現各類監督的全方位疊加,實現從監督到治理的全鏈條帶動,從而助推國企清廉發展,讓越清廉越發展成為國企新風尚。”石獅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文字:莊君斌、洪佳祿
圖片:林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