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高效為民生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24-05-02 10:01

記者 李云舒

國內多個城市宣布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落地,廣州發布全國首個城中村改造條例……今年以來,多地城中村改造項目積極穩步推進。

在超大特大城市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何聚焦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面臨哪些重點難點,如何保障改造過程廉潔高效?

城中村人居環境、社會狀態和空間格局已不能滿足新時代共同富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近期,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鎮北部片區朱房二期城中村改造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市分行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55.5億元,首筆發放10億元,實現全國首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在北京成功落地。據了解,專項借款資金主要用于城中村改造的項目前期工作、征收補償安置、安置住房建設,以及安置住房小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

城中村,是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歷史產物。一方面,城中村是許多超大特大城市新市民的第一個落腳點,富有獨特的煙火氣;另一方面,建筑設施老舊、公共配套設施欠缺等問題,也困擾著城中村的居民。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葉裕民告訴記者,總體來看,城中村土地利用效率和產業技術水平較低,無證建設比例較高。從微觀來看,城中村呈現出公共衛生安全隱患大,房屋安全、消防安全隱患多,配套設施比較落后,人居環境比較差,“住房貧困”比例比較高,社會治理比較難等一系列問題,亟待改造。

202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按照劃分,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如青島、合肥、長沙等。《意見》同時提到,“具備條件的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可參照本意見執行。”

當前,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在各大城市加速落地。2023年至2025年,上海計劃安排新啟動3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每年新啟動10個改造項目;成都第一批62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獲得國家專項借款支持,總資金規模逾1200億元;至2035年,廣州擬推進272個城中村(行政村)改造,涉及289個項目,涉及改造范圍共計約15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118萬,常住人口約515萬,占廣州全市常住人口約28%。

3月29日,《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批準,成為全國首個專門針對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規條例。《條例》對城中村改造目標、改造方式、補償安置方案、土地征收、糾紛解決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以《條例》出臺為標志,廣州等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個根本性的變化就是,在城中村改造中,越來越鮮明的區域性、長期性、綜合性的公益性追求,將取代漸行漸遠的項目化、短期化、房地產化的投資開發模式。”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研究員馮奎說。

城中村改造不僅是利民之舉,也是發展之計、轉型之策

多名專家表示,城中村改造不僅是利民之舉,也是發展之計、轉型之策。

“民生短板與治理風險是城中村改造的直接原因,實現住有宜居,積累人力資本,為中國式現代化培育新動能是改造的底層邏輯。”葉裕民說,通過城中村改造,實現居民住有宜居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安居而后樂業。

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城中村改造對于促進投資、擴大內需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城中村改造,是修復內需和消費潛力的必然選擇,也是引導和釋放內需的必然選擇。”在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城中村是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最薄弱、短板弱項最突出的區域。通過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不僅能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能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內需。

從客觀實際看,推進城中村改造存在困難大、矛盾多、情況復雜的難點。由于各地城中村人口密度、產業情況等都有區別,必須綜合資金、土地條件等具體情況科學研判,因地制宜推進。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城中村改造分三類推進實施。一類是符合條件的實施拆除新建,另一類是開展經常性整治提升,還有一類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實施拆整結合。

在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付來看來,新時期城中村高質量更新改造,必須積極穩步推動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同步發展,增加區位合適、職住平衡的高品質有效住房供應,聯動促進城中村區域空間品質提升、新市民住有所居,產業結構升級等多領域系統優化。

同時,城中村改造必須經歷的長周期,也將帶來一定挑戰。據統計,城中村改造如果采取拆除新建模式,平均會經歷10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長。“這首先要求我們有定力,久久為功;其次,改造過程中需要對村民補償住房和公共服務先行建設,這大概需要4年至6年時間,如果順利的話,從第5年開始,村民租賃住房就可以大規模持續提供,一旦城市的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形成良性循環,將極大緩解我國超大特大城市住房難題。”葉裕民說。

強化全過程監督,推動主責部門因地制宜落細落實部署

城中村改造是關系到群眾居住環境改善和切身利益的大事。由于流程復雜、改造體量大、資金投入多,這一領域廉潔風險較高,必須加以重視。

“從房屋征遷過程中的征遷資格審核、面積丈量評估、補償方案核定,安置房屋建設過程中的招投標管理、施工質量監管、房屋安全驗收、項目資金撥付,到回遷安置階段的房屋后續質保、基礎設施配套,每個環節都涉及大量資金使用和行權用權節點。”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五紀檢監察組組長周紅告訴記者,以評估補償工作為例,少數黨員干部受利益驅動和人情干擾,或違規認定房屋面積,增加補償金額,或偽造證明證據材料,將違規建筑合法化。

“如果監管不到位,還可能導致工程質量不合格、安全事故、工期延誤等問題,甚至出現黨員干部與承包商勾結的腐敗行為。”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在杭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看來,城中村改造過程中,需要把握幾個監督重點。“要加強對鎮(街)、村(社)黨組織及一把手、建設單位和第三方機構工作人員的監督;強化對征遷評估、項目建設、回遷安置等關鍵環節的監督。在城中村改造前期,重點督查相關建設主體、責任單位、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作風效能,以及執行招投標、政府采購、資金使用等規定的情況;在中期,重點圍繞前期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部署開展集中督查行動;在后期,重點督查長效管理落實情況、群眾信訪情況等。”

為確保城中村改造工作環境清正,多地紀檢監察機關強化全過程監督,推動主責部門因地制宜落細落實部署。

當前,杭州市已確定19個項目符合專項借款申報條件。為確保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在陽光下運行,杭州市紀委監委派駐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紀檢監察組推動該市建委制定《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資金管理辦法》,明晰各部門職責分工,規范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規范使用、封閉運行。

今年初,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湖里社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隨著20.8億借款合同簽訂、首筆貸款投放落地,湖里社片區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改造工作啟動前,湖里區紀委監委通過走訪街道、職能部門,了解城中村改造相關政策落實、項目進展情況,找準監督切入點,研究制定監督工作清單。項目啟動后,聚焦項目立項、招投標、資金撥付等五大監督重點,聯動財政、審計、建設等職能部門干部,緊盯項目推進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開展專項監督,護航城中村改造項目高效廉潔推進。

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南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位于九龍新商圈核心位置,2021年10月,九龍坡區組建九龍城市更新公司,11月正式啟動該片區城市更新項目。

在九龍城市更新公司成立之初,九龍坡區紀委監委就指導成立公司紀委,充分發揮一線“探頭”“前哨”作用,保障城中村改造全流程監督貫通,同時督促九龍城市更新公司黨委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進“清廉國企”建設,對領導班子常態化開展廉政談話,組織開展“以案四說”,建立完善《“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實施細則》《財務管理制度》《工程管理辦法》等35項規章制度,切實扎緊制度籠子。

“我們利用全區‘室組地’片區協作機制,區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駐區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和九龍城市更新公司紀委三方聯動,對招投標環節開展全過程監督,就重點城市更新項目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建立《城市更新項目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合同管理等領域發現問題65個,均已全部完成整改。”九龍坡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