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八閩一方濕地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4年第03期 發布時間:2024-02-06 17:40

濕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考察中強調濕地的重要性,指出“濕地貴在原生態”。牢記總書記囑托,福建省泉州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一以貫之加強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泉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濕地保護納入政治監督重點,貫通融合各類監督力量,與相關職能部門協同發力,嚴肅整治濕地生態保護背后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以有力監督擦亮清新泉州、生態泉州底色,持續筑牢濕地保護屏障。

守護“地球之腎”

濕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泉州作為依山傍海的城市,濕地星羅棋布,河流、湖泊、灘涂、森林,一起構成復雜多樣的濕地景觀類型。

機制保障 協同聚力足

面對濕地保護監管職責交叉、問題整改點多面廣、監督力量有限等難題,泉州市縣兩級紀委監委深化運用“室組地”聯動監督、“紀巡審”接力監督機制,實現信息互通、工作協同、力量統籌、成果共享。

跟蹤問效 巡察成果實

針對濕地保護專項巡察反饋問題,泉州市以“一地一檔”形式建立整改臺賬,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通過查閱資料、談話了解、考核督查等方式,逐一跟蹤監督、對賬“銷號”。

下沉一線 監督點位準

“身入”才能“深入”,讓問題在一線發現。聚焦紅樹林濕地保護等工作,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日常監督,深入多個點位實地走訪,發現問題并督促職能部門及時整改,持續傳導責任壓力。

聯席會商排障解難快

“工作推進過程遇到了什么問題?”“整改任務能否按期完成?”泉州市紀委監委與相關職能部門建立濕地保護聯席會商制度,會商前分領域選題立項、會商中分層級壓實責任、會商后分階段對單促改,著力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難點。

監督助力 生態經濟活

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享的綠意畫卷徐徐展開……泉州市在推進“退養還濕”“退養還種”的同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在保護區外優化海水養殖結構和產業布局,著力建設綠色、健康、高效和可持續的海上“藍色糧倉”。

【責任編輯:周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