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巡察機構持續創新優化對村巡察方式,根據區位特點、人口規模、經濟體量、基層組織建設等情況,科學劃分“沿海與山區、工業與農業、農村與社區、復雜村與穩定村、先進村與薄弱村”等多種類別,緊盯“巡什么”“怎么巡”“如何改”三個關鍵環節,聚力推進巡察工作向村一級黨組織神經末梢延伸,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安溪縣委巡察機構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納入對村巡察重點,切實把巡察工作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圖為該縣縣委巡察一組深入湖上鄉湖上村衛生所,了解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情況及衛生所藥品配備情況。(余雙輝攝)
堅持為民巡察,聚焦急難愁盼,明確“巡什么”
村級黨組織離百姓最近,對村巡察工作質效直接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為了更好地回應民生關切,泉州市各縣(市、區)因地制宜探索方式方法,提升群眾反映問題收集覆蓋率。
“巡察組就駐點在進城黨群城市家園,我們不出村就能把舉報信交到他們手中,問題解決得也很及時……”此前,德化縣龍門灘鎮霞碧村某村民通過遞交舉報信向縣委巡察組反映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彭某的問題。
“騙項目?弄虛作假?這個信件必須認真對待,大家馬上集中梳理和研判一下。”這封信件末尾有很多簽名,盡管字跡潦草,但每個名字都按上了鮮紅的手印,縣委巡察組高度重視,立即安排部署,很快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彭某便因違規套取林竹種植撫育項目資金的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項目資金也退回村集體賬戶。
“黨群城市家園是德化群眾常來辦業務的地方,縣委巡察組就選在這里‘扎營駐點’,方便群眾遞‘狀子’、訴‘苦水’”,泉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像這樣通過巡察駐點參與監督的村民還有很多,為最大限度地提升群眾參與度,泉州市各縣(市、區)委巡察組根據不同村(社區)的風土人情和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習慣在集市廣場“擺攤設點”,深入工廠車間、田間地頭等傾聽民心民意,廣泛收集問題訴求。
實踐中,市縣巡察組聚焦村級黨組織政治功能、組織功能、社會服務功能、經濟功能“四大功能”,緊盯“三個重點”(即緊盯村“兩委”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等“關鍵少數”;緊盯違規參股企業、搞利益輸送、損害村集體利益、利用掌握審核權的便利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緊盯群眾反映強烈、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共性監督清單、差異性監督清單、個性監督清單“三張清單”,真正找準巡察的重點問題。
泉州市縣巡察機構充分考慮村(社區)空心化的現狀,積極探索運用信息化手段拓展群眾信訪渠道,通過“問卷星”“碼上巡”小程序、“網上信箱”等方式,有效提高村民特別是外出人員反映問題的意愿及便捷度,破解“熟人社會”干擾,解決群眾“后顧之憂”,讓群眾“敢說”“方便說”。
洛江區委巡察機構運用鄉村一體巡模式,推動巡察向村級黨組織延伸,堅持科學分類,強化聯動配合,切實推動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圖為該區巡察干部到虹山鄉白鳳村開展實地走訪。(陳含樸攝)
堅持科學謀劃,突出因村施策,探索“怎么巡”
“以前很多地方‘三資’管理不規范,現在各縣(市、區)均出臺了指導性文件,重點加強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等方面的監管,其中,石獅市靈秀鎮在巡察整改期間制定了《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提升工作方案》等3份制度文件,推動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泉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說道。
這樣的變化源于一次巡察。此前,泉州市委巡察機構鼓勵各縣(市、區)探索對具有同類問題、面廣量大的村(社區),圍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惠民政策落實等相關領域開展“共性問題專項巡”。
石獅市選取了靈秀、寶蓋、蚶江3個小城鎮的6個重點村開展村級“三資”管理專項巡察。在石獅市靈秀鎮鈔坑村,市委巡察組通過翻閱賬本、實地走訪、談話了解等,發現了該村村財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相關負責人顏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對資源富集、惠農資金多、社會關注度高的村,采取‘三資’管理專項巡方式,破解“三資”管理不規范、監督不到位等難題,促進村(社區)集體‘三資’管理規范運行。”石獅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專項巡”抽調專業領域的干部,聚焦專項問題,有利于查找重點領域的漏洞和風險點,建立長效機制,并大范圍推廣運用。
如果說專項巡是各個領域的“專業軍”,針對特定領域開展連續、深入的巡察,那么機動巡察就猶如“輕騎兵”,直奔專業問題,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挖深搞透突出矛盾,效率大大提高。
南安市途經霞美鎮仙河村的江濱南路 (南安段)一期工程項目嚴重超工期,建設長達8年之久,在群眾中反映強烈,南安市立即組建巡察小組開展機動巡察,發現制約項目建設進展的瓶頸問題16個、問題線索2件,并推動該項目路段在半年內實現全線通車。
“機動巡察不搞面面俱到,精準聚焦中心工作,精準發力突破重點難點,形成巡察監督隨時在身邊,巡察利劍時刻高懸的震懾新常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泉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同村(社區)人口規模、地理位置、經濟體量、信訪問題反映集中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運用‘六巡’模式,因村施策、分類巡察是我們這幾年逐步探索的有效辦法。”泉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上面提到的共性問題專項巡和突出問題點穴巡,泉州市委巡察機構還積極創新巡察方法,總結提煉出“普通村社一體巡、重點村社直接巡、復雜村社提級巡、中心任務機動巡”等其他四種巡察模式。
惠安縣委巡察機構針對村級巡察反饋鄉村振興領域問題開展下沉督導,聚焦“土特產”潛力挖掘,以有力整改落實推動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圖為該縣巡察機構工作人員深入凈峰鎮前爐村了解土地集中流轉、發展特色農業有關情況。(林毅明 攝)
堅持以巡促改,注重成果轉化,深化“如何改”
泉州市委巡察機構堅持把做好巡后整改作為對村(社區)巡察工作的落腳點。
“對村(社區)巡察發現的問題中,大部分都是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按照常規巡察流程,從發現問題到問題整改需要一套完整流程,等待的時間較長。”泉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委巡察機構針對群眾反映強烈、明顯違反規定且能馬上解決的問題,堅持邊巡邊改、立行立改,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邊巡邊改”能快速增強群眾對巡察工作的認同感,充分體現為民巡察的價值取向。
“終于可以用醫保結算了,真心感謝咱們巡察組的同志!”近日,永春縣委聯動巡察一組在蓬壺鎮孔里村開展醫保“一站式”結算系統使用情況現場回訪時,接連收到前來村衛生所就診的群眾致謝。
“推動醫保聯網結算,看似簡單,卻是守好人民群眾救命錢的實在事。”泉州市委巡察四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巡察組通過召開群眾代表座談會、聯動下沉走訪等方式了解到蓬壺鎮至少有9個村存在村民就醫無法通過醫保報銷結算的情況,立即將問題反饋給蓬壺鎮黨委,督促立行立改。
除了“邊巡邊改”,實踐中,泉州市委巡察機構還探索“未巡先改”“巡后立改”“系統整改”“評估問責”等其他四種巡察整改模式。
“對于共性問題我們采用‘未巡先改’,實現‘已病’先治、‘未病’早防;對容易整改的問題我們督促鎮村兩級聯合‘巡后立改’;對鎮村本級難以整改的問題,我們采用‘系統整改’方式,向職能部門發出督辦函、巡察建議書等,督促開展集中治理。下一步,我們還將探索通過‘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對巡察整改滿意度進行測評,接受群眾監督,‘評估問責’,對敷衍應付、虛假整改、拒不整改等,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責任。”泉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壓實縣、鎮、村三級巡察整改責任,形成主體責任落實、整改治理提升和監督檢查跟進的整改閉環機制,切實將整改成果轉化為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泉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泉港區委巡察機構把加強整改和成果運用作為對村巡察的落腳點,推動構建“鎮村同責”整改機制,健全整改責任體系,強化整改監督針對性和實效性,做優做實對村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圖為該區巡察組干部走訪峰尾鎮誠峰村一級漁港碼頭了解相關情況。(連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