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會?圖說2023丨充分發揮巡視巡察利劍作用
來源:福建紀檢監察 發布時間:2024-01-08 16:07

省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報告指出

健全上下聯動格局

把巡視巡察利劍磨得更光更亮

一年來

全省巡視巡察機構堅守政治定位

推動巡視巡察工作

向深拓展

向專發力

向下延伸

全面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提請省委修訂巡視工作五年規劃,堅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視,堅持原則、把握政策、注重效果,用好“知、督、促”工作機制,分地域分領域分層級分階段開展“打深井”式監督,十一屆省委第二輪、第三輪分別對40個縣(市、區)特別是老區蘇區縣、29個省直單位開展巡視,緊盯權力和責任,緊盯領導班子和“一把手”,查找和糾正政治偏差。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建立健全整改跟蹤督辦、聯合會審、成效評估等機制,貫通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日常監督作用,壓緊壓實整改主體責任;梳理巡視發現的鄉村振興、“一把手”履職、政績觀偏差等共性、深層次問題,形成專題報告報送省委,推動有關部門開展整改整治。

健全完善巡視巡察監督格局,加強對縣(市、區)、省直單位巡察工作的領導指導,推動全省各地按照省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部署,創新巡察工作方式方法,上下聯動,貫通協同,發現問題更加精準,整改落實更加有效,聯動貫通更加有力。

發現問題更精準


廈門市綜合運用常規巡察、專項巡察、延伸巡察等多種方式,打好“組合拳”,市區兩級同步開展國有資產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巡察,發現資產底數不清、制度建設不嚴、盤活去化不力等問題931個,移交問題線索39條,有效推動國有資產規范管理、提增效益。

漳州市聚焦鄉村振興領域,采用“常規+專項”方式,對市、縣、鎮、村等75個黨組織開展“四級聯動”巡察,用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時間進鎮走村入戶,突出邊巡邊查、立行立改,及時掌握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推動解決問題40個。

龍巖市把對村巡察納入新一屆市委巡察工作五年規劃,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一體落實,制定龍巖市對村巡察“共性監督清單”,科學指導全市對村巡察工作。2023年,市委以市縣聯動、“提級+交叉”巡察方式,對每個縣(市、區)各1個重點鄉鎮及所轄村開展“鄉村一體巡”,共巡察158個村,發現問題2525個,形成問題線索40條,推動立行立改事項12項。

整改落實更有效

福州市堅持政治巡察定位,修訂市委巡察工作規劃,制定巡察工作計劃圖,明確今后五年巡察時間表,綜合運用常規、提級、聯動等方式開展巡察,完善巡前、巡中、巡后調研會商機制,提升巡察工作質效。2023年市縣兩級巡察共移交問題線索193件,建立巡視巡察反饋問題追蹤提醒機制,避免老問題反復發生,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泉州市聚焦中央和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成果綜合運用,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組建5個巡視整改專項調度組、若干聯合督導組,采取會議調度、一線督導等方式,共開展調度17場次,發出交辦單5份,解決調度事項7個,深入推動巡視整改質效再鞏固再提升。

三明市組織開展十屆省委巡視三明市及所轄各縣(市、區)反饋問題整改“回頭看”,推動問題整改766個,建章立制230個,同時加強對巡視巡察整改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其中5篇巡視巡察整改典型案例入選《福建省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典型特色案例50例》。

平潭綜合實驗區發揮“紀檢+組織+巡察”三向促改模式,巡察結束后,及時跟進發現的問題清單,梳理整改臺賬并指定專人跟蹤督辦。聚焦重點單位開展整改督導,推動整改到位。巡察反饋問題726個,完成整改701個,推動建章立制296項。

聯動貫通更有力


莆田市整合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巡察機構力量,成立專項監督領導小組,梳理47項重點監督項目,健全“室組地+巡”聯動監督、“8+x”會商協調、“半月一通報、一季一分析、半年一總結”跟蹤督促落實等機制,采取聯合監督、定期會商、現場調研、約談通報等方式,紀巡聯動深化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專項監督。2023年,共召開10次會商協調會,發出通報11期,督促推動解決問題127個。

南平市深入開展“審巡紀”聯動監督試點工作,探索運用“二統六同三促”的“263”工作法,明確“誰來聯、聯什么、怎么聯”,創新對被監督單位“同步式”、對重點領域“嵌入式”、對重點項目“接力式”3種聯動監督模式,制定“任務同立項、人員同調配、信息同共享、全程同會商、成果同運用、整改同評估”6項操作規程,凝聚合力提升質效,持續釋放1+1+1>3的疊加效應。

寧德市2023年召開17場會商會,把脈巡察整改中的難點、堵點問題,針對巡察移交問題線索辦理不夠及時問題,推行案管部門與承辦部門每月對賬機制,以問題線索的快查快處放大巡察震懾效應,共推動問題整改 1350 個,辦結問題線索30條,建章立制 196項。

【責任編輯:莊秀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