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把這病看好,真是太方便了!” 日前,南安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陳守涼對接受巡診醫師救治的患者進行回訪時,來自碼頭鎮的陳女士高興地說。
今年8月,54歲的陳女士體檢發現體內有肌瘤,到家附近的詩山南僑醫院就診,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巡診幫扶醫生李魯宏指導下,南僑醫院治療團隊成功實施腹腔鏡手術,陳女士術后恢復得很好。
“若陳女士前往市級醫院就診,不僅路程遠,經濟負擔也大。”南安市衛健局醫政科科長洪振東介紹,鄉鎮級醫院的報銷比例高于市級醫院,陳女士在南僑醫院的住院總費用9253.94元,醫保報銷后自付1384元,醫保報銷比例約85%,而在泉州市級三級醫院報銷比例在55%以下。
病有所醫,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群眾期盼“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尤其是邊遠地區和特殊人群對于解決“看病難”問題十分關注。今年6月,福建省紀委監委再次將“整治邊遠地區和特殊人群‘看病難’問題,建立巡診機制服務群眾”列為“點題整治”項目之一。
為推動督促衛生健康部門扛起“答題”責任,讓群眾“病有所醫”,南安市紀委監委及時跟進,進一步明確整治重點和監督方式,逐一量化、壓實責任,推動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
為防止責任“掛空擋”、整治走過場、落實打折扣,南安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定位,運用看態度、看措施、看落實、看效果、看舉一反三的“五看”工作法,組織紀檢監察干部通過查看診療記錄、處方記錄、電話回訪等措施,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加強對口支援醫師的幫扶指導,結合受援醫院特色在解決特殊人群看病就醫問題上提出工作目標和任務,做到網格化服務特殊人群,確保不遺漏、有成效。
“發現受援醫院填報的支援醫師工作量為零或未達標時,我們會及時與支援醫師和受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溝通了解情況。”陳守涼表示,除了及時了解情況,還要督促指導支援醫師做好下基層服務的其他工作,包括入戶走訪、業務培訓、全面了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等。
最終效果好不好,還要讓群眾說了算。為加強對醫師下基層效果調查,駐市衛健局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回訪部分就診群眾,查看診療情況是否真實,詢問其就醫體驗和感受,“看病難”情況是否得到解決等問題,以及支援醫師是否有拒診、收紅包等現象。據了解,自2022年該項目“點題”監督以來,南安市已有527人次中高級職稱醫師下基層,服務覆蓋所有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累計診療2751人次。
南安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鞏固提升“點題整治”階段性成果,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確保工作落實落細,提升基層群眾就醫體驗感、獲得感。(南安市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