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人”迎新風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發布時間:2023-09-02 17:40

陽光、海浪、沙灘、婚紗……在福建省石獅市黃金海岸,伴隨著浪漫的《婚禮進行曲》,一對對新人喜結連理。近年來在石獅市舉辦了多場集體文明婚禮,不少新人以這樣一種方式展現出簡辦婚禮的社會新風尚,傳遞了倡導節儉、反對浪費的婚俗新觀念。

石獅市是福建省泉州市轄的一個縣級市,位于閩南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當地過去舉辦婚禮講排場、搞攀比等現象較為普遍。隨著泉州市逐步推進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從黨員干部抓起,發揮示范引領、群體帶動作用,“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等新觀念被群眾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積極響應,簡約而不失熱鬧、傳統且富于時尚的新婚俗蔚然成風。

據了解,泉州市把深化移風易俗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由泉州市紀委監委進一步修訂完善《泉州市關于規范黨員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規定》,鼓勵黨員和公職人員帶頭節儉操辦,樹立文明風尚,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向上向善。

既倡導也要有硬約束。“各縣(市、區)紀檢監察機關全面貫通‘縣鎮村’三級監督機制,整合監督力量組成督查組,對各級移風易俗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抓住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對落實移風易俗不力的及時教育提醒、督促整改,對頂風違紀的堅決嚴肅處理。”泉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石獅市紀委監委進一步將違規操辦婚喪喜慶問題納入巡察整改監督重要內容,對巡察發現問題及時跟進、推動整改,督促壓實相關部門主體責任,充分發揮村級紀檢委員“哨站”作用,對黨員干部違規大操大辦問題開展“全天候”“近距離”監督,確保取得實效。鯉城區嚴格落實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操辦婚喪事宜,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歸口管理單位實施報告制度,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

與此同時,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惠安縣東橋鎮大吳村原黨支部書記吳某燦、永春縣岵山鎮南石村原黨支部委員林某清就因為大操大辦兒子婚宴,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隨著一系列違規大操大辦案例被曝光,黨員干部受到警醒。

在糾樹并舉、綿綿用力中,黨員干部思想觀念逐步轉變,文明新風在當地悄然生長。晉江市新塘街道后庫社區黨員陳明聰通過簡辦長子結婚慶典,將節省下來的30萬元捐給了社區和小學,用于支持家鄉公益事業發展。沿海的“新風”也吹到了山區縣里。“舍小愛,為大愛。”德化縣上涌鎮桂格村黨員鄭金挺帶頭不操辦婚禮,并把節省下來的5000元捐給村里愛心食堂。“村里孤寡老人生活困難,與其大擺宴席鋪張浪費,倒不如省下錢為老人們辦點實事。”鄭金挺坦言。

移“歪風”、易“低俗”是對婚姻美好的祝福,也是對社會文明的守護。在泉州市紀委監委的監督治理下,黨員干部紛紛帶頭踐行移風易俗、簡辦喜事;泉州各地也抓好落實,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崇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如石獅市、豐澤區探索推行鄉風文明積分制,通過“表現換積分,積分兌禮遇”方式,使用積分兌換商品,實現了以“文明積分”推動“文明新風”;泉州臺商投資區掀起移風易俗文藝作品創作高潮,并將作品編排成為文藝節目進行展演,贏得群眾紛紛點贊……倡導簡辦婚禮、支持公益事業,正在成為一種新風氣,吹拂在刺桐大地。

“與其大辦酒席,不如把愛傳遞。”泉州市泉港區鄉賢企業家陳慶堂在籌備其兒子婚禮時,與妻子協商縮小婚禮宴請規模,并捐資1000萬元給區慈善總會,助力當地教育等公益事業發展。簡辦喜事、多辦實事,不管是沿海的洛江區、南安市,還是山區的安溪縣、永春縣,村民們紛紛自發簡辦婚禮,并把節省下的錢存入村公益基金,用于支持修繕村間道路、建籃球場等公共設施建設,有力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佘子藝 莊君斌 黃云鶯)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