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做強基層監督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來源:福建省紀委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3-04-27 18:05

今年來,福建省安溪縣紀委監委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黃鳳偉格外忙。自今年該紀檢監察組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作為“一組一專項”監督重點事項后,黃鳳偉和同事們常常奔走于田間地頭,圍繞政策落實、資金管理等方面情況開展一線監督。

在此前的一次走訪中,黃鳳偉發現龍涓鄉珠塔村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由于施工單位沒有嚴格按照規定施工導致無法通過驗收的問題,眼看就要影響當地農民的春耕春種。發現問題后,督查組立即開出督辦函,并全程跟蹤督辦,推動立行立改,按時按質交付農民耕種。

“經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預計今年的夏糧每畝能增產150斤至200斤。”站在水泥筑成的田梗上,望著剛剛播種下去的一畦畦稻秧苗,村民老王信心十足。

鄉村要振興,監督須跟進。今年來,安溪縣紀委監委通過“室組”“組地”“室組地”等聯動監督機制,依托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一組一專項監督”等載體,聚焦鄉村振興項目、惠民政策落實等重點,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持續做強基層監督,保障推動鄉村振興。

走進尚卿鄉藤云工藝園,映入眼簾的是寬廣平坦的瀝青路、整齊雪亮的LED路燈、進進出出的物流集裝箱貨車……

“不久前縣委對我鄉開展政治巡察,指出藤云工藝園區綜合配套服務不足的問題后,我們馬上跟進,督促相關責任單位抓好問題整改,完成了園區公路‘白改黑’、美化亮化等工程,園區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尚卿鄉紀委書記吳煌煊介紹。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產業興則鄉村興。安溪是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名茶安溪鐵觀音之鄉,該縣紀委監委立足本地實際,堅持把推動產業振興作為監督重點,緊盯招商、生產、銷售等環節,聚焦責任、作風、腐敗等問題進行“清單式”監督,共涉及200多項,同時建立健全臺賬管理、動態跟蹤、限期辦結、督查問責等機制,形成監督工作閉環,持續推動基層一線矢志不渝“抓一業”。

“目前,安溪鐵觀音、尚卿藤鐵工藝、湖頭小吃、山格淮山、龍涓大餅等優勢特色產品聞名海內外,已經成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農民脫貧致富的‘香餑餑’。”安溪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如何發揮農民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安溪縣紀委監委聚焦鄉村領域群眾身邊“可視”“有感”腐敗和作風問題,應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建立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拓寬群眾監督渠道,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有了這個平臺,村里的錢怎么花、事怎么做,村民都看得一清二楚。”在城廂鎮經兜村黨支部書記孫開明看來,這個監督信息平臺不僅約束村干部“小微權力”運行,更是拉近干群關系、激發內生動力的重要實現載體。

近年來,經兜村干群一條心,大力發展生態觀光、紅色旅游、新能源裝備等特色產業,初步建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村民過上幸福小康生活。先后榮膺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莊、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書寫了鄉村振興的“春天故事”。

“通過監督信息平臺把小微權力行使的情況原原本本向村民公開之后,村民更加信任我們村干部了,對村里的工作也更加支持了。”孫開明介紹,這幾年來,該村在外鄉賢捐資用于村里的公益項目建設資金越來越多,累計達4000多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情況納入巡察、派駐監督、基層監督的重點,加強與財政、農業農村、審計等職能部門的溝通協作,點面結合、分類施策,強化跟進監督、穿透監督,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安溪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安溪縣紀委監委)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