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通過手機留言,就把問題徹底解決了,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接到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小林的回訪電話,山腰街道聚福社區居民連某連連點贊泉州市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
日前,小林在平臺接群眾跨域反映稱:聚福社區某處有許多石條雜亂堆放,不僅堵塞交通,還存在安全隱患,希望盡快處理。經審核后,他第一時間將該條訴求轉給山腰街道紀工委辦理。當天,街道、社區紀檢監察干部迅速開展實地走訪、核驗,督促責任單位立行立改,不到一個下午時間,這些石條被全部整理歸邊、有序放置。“路不堵了,也安全多了!”群眾交口稱贊。
據悉,泉州市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集監督村級黨務村務財務公開、督促辦理群眾訴求、組織紀檢監察干部進鄰里訪民情等功能為一體,拓展形成“平臺+微信群”總體架構,以信息化助力監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層治理,贏得群眾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泉港區紀委監委積極抓好平臺在本區的推廣應用,并按照“村村建群、一戶至少一人、戶戶入群”原則建立村級微信監督群,扎實開展村級小微權力云監督工作。截至目前,全區102個村(社區)共建立村級微信監督群337個,入群96513人,覆蓋率達89.78%。
在事務公開方面,該區依托平臺推動村級對黨務、村務、財務內容及時進行公示,并借助村級微信監督群即時傳播功能,讓村民對涉及切身利益和普遍關心的事項進行監督,實現村級“三務”公開工作由傳統的“墻上貼”轉換成“手中推”,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與此同時,讓數據多跑腿,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效率也大大提升了。“過去,核查村級‘三務’公開情況,往往需要往鎮村跑好多趟,現在只需鼠標輕點,全區所有村居每月公開情況都一覽無余。”小林介紹,今年11月底,泉港區紀委監委聯合區民政、農水等職能部門在線上巡查村級“三務”公開情況時發現,界山鎮某村疑似違規發放村干部津補貼,馬上將問題線索轉給界山鎮紀委辦理。界山鎮紀委核查發現情況部分屬實,主要系財務報支口徑把關不準造成的,于是責令該村收回違規發放的津補貼2700元,并當面對該村班子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批評教育。
在訴求辦理方面,針對群眾通過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村級微信監督群反映的問題,村(社區)能處理的直接辦理,村級無法處理的提交鎮(街道)辦理,涉及區直有關部門的轉區紀委監委辦理,通過生成交辦單給對應部門處理,形成“紀檢監察+部門”“線上+線下”聯動處置機制,快速回應群眾關切。辦理單位于規定時限內辦結后,在平臺回復辦理情況,由鎮(街道)紀(工)委、區紀委監委黨風室分級審核,審核通過反饋至群眾端,未通過的退回責任單位重新辦理。
在走訪民情方面,該區結合紀檢監察進鄰里工作,以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村(社區)紀檢委員、村(社區)廉情監督員為主體,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及時了解并回應群眾關切,推動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據統計,自平臺上線運行以來,該區共發布村級“三務”公開事項1515條,閱讀量達7.2萬多次,評論3500多條;接收群眾各類訴求401件,已辦結381件,辦結率95%;發動紀檢監察干部進鄰里訪民情1091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76個,幫助解決問題110個。
推進鄉村善治永遠在路上。泉港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村級小微權力平臺基層監督作用,促進部門履責聯動,倒逼干部主動轉變作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泉港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