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強化監督治理效能。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充分發揮黨全面領導反腐敗工作格局作用,把一體推進“三不腐”、貫通各類監督做深做實,增強正風肅紀反腐各項工作的協同性,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推進“三不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不斷增強標本兼治綜合效應
“三不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要積極探索“三不腐”貫通融合的路徑載體,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動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
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不敢”是“不能”“不想”的前提,失去了高壓震懾,紀法規定、思想教育就是空中樓閣。要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決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肅清流毒,促進風腐一體解決,保持懲惡揚善、糾治并舉的良性循環。緊盯“關鍵少數”,深入整治國企、金融、政法、糧食購銷等重點領域腐敗問題,持續鞏固嚴的氛圍。
注重從源頭防范和治理腐敗問題。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要重視從源頭著手,完善管權治吏的體制機制,更加常態化、長效化防范和治理腐敗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要立足職能職責,督促有關單位和部門嚴格職責權限,規范工作程序,強化權力制約,著力減少腐敗機會,減少權力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會同各級黨組織加強日常管理監督,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有效防止腐敗滋長。開展有針對性的黨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潔文化滋養身心,注重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引導,督促扣好“第一粒扣子”。建立腐敗預警懲治聯動機制,加強對腐敗手段隱形變異、翻新升級等新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及時發現、有效處理腐敗問題的能力。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深入發掘紅巖精神等紅色資源中的廉潔元素,著力營造崇廉拒腐風尚。
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作用。辦案、整改、治理是一體的,辦案、監督、警示是貫通的。要把治本寓于治標之中,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實現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要從查辦案件一開始就同步謀劃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問題推動查補漏洞,以案件促進整改整治,以典型的人和事開展警示教育,使“三不腐”有機融合、一體貫通。
健全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增強監督的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
黨和國家監督是一個系統、完整的體系。要把監督體系和治理體系對接起來,推動深化黨和國家監督體制改革,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提升監督整體效能。
持續推進“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四項監督”相互聯系,本質上都是政治監督。必須準確把握“四項監督”發展階段性特征,突出監督重點、規范監督舉措、深化實踐探索、加強制度建設,推動“四項監督”在決策部署、力量整合、措施運用、成果共享上更加協同高效,構建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內外聯動的“一盤棋”監督格局。重慶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的意見》,從強化統籌協調、優化銜接配合、深化成果運用等方面,著力推進監督職責再強化、監督力量再融合、監督效果再提升,進一步明晰了統籌銜接的具體路徑。
持續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格局。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根本目的是加強黨中央對巡視巡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層層落實責任,整合監督力量,提高監督質效。要發揮組織優勢、系統力量,既完善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成果運用、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聯動途徑和方式,又推進巡視巡察與其他監督制度有機銜接、貫通融合。重慶立足直轄市特點,深化以巡視帶巡察、區縣交叉巡察、重點領域同步巡視巡察,建立起以市委巡視為主體,區縣巡察、市級部門(單位)巡察為依托的“一體兩翼”工作格局。
持續推動各類監督貫通融合。促進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形成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聯合有關單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發揮改革效能有力推進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高效的指導意見》,加強工作統籌,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提高審計移送問題線索辦理質效。
把發現問題、推動整改、促進改革、完善制度貫通起來,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堅持系統觀念推進紀檢監察工作,既要堅持問題導向,運用系統的思路和方法、改革的舉措和行動解決問題,又要堅持結果導向,看綜合效應、整體效果,要看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是否全面、充分發揮,看是否把防范風險、推動整改、促進改革、優化治理有機結合起來。
推動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任務,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心懷“國之大者”,圍繞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強化政治監督,加強對“三新一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級各部門以實際行動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制定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實施辦法,圍繞“誰研判”“研判什么”“怎么研判”“報告怎么寫”“結果怎么用”等予以規范,常態化開展政治體檢,以政治生態持續凈化促進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積極作為。把正風肅紀反腐放在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去謀劃推進,把握好監督執紀執法的時度效,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以紀檢監察工作的高質量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把落腳點放在推動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等方面問題上,促進制度機制不斷完善,切實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把激勵干部干事創業作為監督工作的重要目的,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精準運用“四種形態”,保護干部擔當作為、改革創新的積極性。
提升綜合治理效能。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要從系統上、整體上謀劃推動治理,堅持靶向施策、多管齊下,督促有關方面和責任主體補齊治理短板、優化治理體系,把監督有效融入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促進完善治理格局、切實提高治理效能。重慶市紀委監委將治理理念融入案件查辦全過程,例如,針對案件反映出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違規決策、靠企吃企等問題,督促全市國資系統舉一反三,深入查找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制度、強化監管,防范風險、優化治理,進一步推動市屬國企高質量發展。(重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代理主任宋依佳,本文刊登于《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7月28日理論周刊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