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職故事丨念好紀檢監察新兵的“三字訣”
來源:德化縣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2-08-31 08:55

去年5月,我從縣直機關調到鄉鎮,從財稅系統轉入紀檢監察系統,從一名普通干部成長為鄉鎮紀委書記。任職地、崗位、身份的突然轉變,讓我這個此前沒有任何紀檢監察工作經驗的“女新兵”一度感覺到迷茫和不適應。這時我了解到市紀委監委提出的“5533”工作機制,里面總結的經驗做法,給了我一把解開困惑的“金鑰匙”。這一年里,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感悟,在我眼中,紀檢監察新兵應當念好“三字訣”。

第一是“敢”,要敢于挑戰

國寶鄉位于閩中屋脊戴云山麓,是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這幾年,隨著國家利好政策和項目紛紛落地,不少風險和挑戰也接踵而來。任職之初,就聽到身邊有人勸我,你一個外地人,還是女同志,不如圓滑一點,誰也不得罪。對于這種聲音,我并不認同,作為鄉鎮紀委書記,監督不僅要“敢”,還要“細”,更要“準”,決不能給組織、給人民打“白條”。有了這個信念,我的心一下子寬了,也開始慢慢地進入了角色,找到了工作方法,也收獲了不一樣的經歷。 

鐘玉桂交流基層紀檢監察工作經驗

就像去年9月,當我發現內坂村道路工程驗收手續不完整等問題線索背后,可能牽扯到鄉村干部職務違法時,想到畢竟是朝夕相處的鄉村干部,是高高舉起還是輕輕地放下呢?疑惑中,我想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最終,我還是下定決心扛起紀委書記的責任,一查到底,絕不讓違紀違法問題從我手中溜過,絕不讓人民群眾對我們失望。在審查調查后,我們嚴肅查處了相關涉案人員。

第二是“暖”,要暖人心懷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須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所以,我注重將紀檢監察工作融入為民情懷,做到“走實”又“走心”。

有一個印象很深的經歷,在對重點對象“一戶一訪查”中,我發現脫貧戶老童的孫子被大學錄取后,卻選擇棄學。得知情況后,焦急又疑惑的我,趕緊坐下來和老童拉家常,了解到他家因為經濟困難無法供學,我便把國家教育惠民政策告訴他,讓他寬心的同時,立馬聯系鄉教育辦、振興辦分管領導,幫他們協調辦理助學無息貸款,申請相關補助資金,解決了他們無法入學的困難。當年9月,小童順利入學。

今年春節老童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他激動地說,自己手寫了一封感謝信,迫不及待想念給我聽。信中,他提到感謝國家惠民政策,感謝紀委的幫助。我既有高興也有反思,高興的是能幫助老童家解決小孩讀書問題,反思的是紀檢監察干部的一次平凡履職,卻被他們鳴謝至此。我深感,在今后工作中,更要做一個有溫度的紀檢人。 

鐘玉桂(中)監督檢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

最后是“實”,要腳踏實地

隨著工作的深入,我發現單靠鄉鎮紀委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如何發揮好村級紀檢委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推動監督“前哨”由“虛”轉“實”,是我長期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做了兩方面探索,一方面采取專題培訓班、列明監督清單、制作信訪聯系卡等方式,讓他們明白“我是誰”“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干”;另一方面,實行片區協作,將全鄉8個村劃分3個片區,有效整合鄉村兩級的監督力量。慢慢地,效果顯現出來。去年來,村級“兩員”共走訪群眾80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5條,發現并參與協調解決問題近20個。 

鐘玉桂(右)到內坂村走訪老黨員,了解群眾訴求。

如今用村民的話說,村里大事小事都由村級“兩員”盯著,大家很放心。我也從中感受到了群眾的信任,他們會主動給我打電話、加微信,找我反映問題,這些都得益于村級“兩員”的幫助?;鶎蛹o檢監察工作情況復雜,只有充分發揮鄉鎮紀委、村級紀檢員、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三方的力量,才能真正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



“敢于挑戰、暖人心懷、腳踏實地”,這簡簡單單的十二個字,并不足以總結紀檢監察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未來我們還會遇到未知的挑戰和困難,讓我們一起并肩作戰,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奮力譜寫新篇章。

作者:德化縣國寶鄉紀委書記、監察組組長 鐘玉桂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