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山中與敵人周旋,找不到突圍的方向,身體瀕臨極限的李剛堅定地告訴大家,只要心中有黨,就永遠不會迷失方向……”日前,南安市紀委監委將干部廉政教育課堂設在省革命老區基點村官橋鎮嶺兜村,李剛、張極生等革命先烈“為國家求生存,為民族求解放”的英雄事跡,令在場的紀檢監察干部深受觸動、肅然起敬。
參加現場教育的駐市政府辦紀檢監察組組長傅自強感慨,“革命先輩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追求,和他們知難而進、勇啃‘硬骨頭’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學習。”
近年來,南安市紀委監委聚焦紀檢監察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日常管理和靶向監督,引導紀檢監察干部在嚴管下成長、在磨礪中成才。
“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嚴守初心、堅定理想信念,旗幟鮮明講政治,修好政治品行,強化政治擔當。”此前,南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林添盛在與新入職紀檢監察干部座談交流時要求。
南安市紀委監委將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教育的“必修課”,充分挖掘身邊紅色資源作為生動教材,通過組織參觀紅色文物、聆聽革命故事、講授黨史黨課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學黨史、悟初心,作表率、擔使命。
南安市紀檢監察干部參觀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新進紀檢監察干部業務經驗少、實踐鍛煉不足等情況,南安市紀委監委通過“微學堂”交流、案件復盤互評、以老帶新結對等方式,助力干部快速成長。
選派干部充實疫情防控一線力量、抽調干部參與突發事故調查處置、建立干部輪崗交流制度、分批次全覆蓋參與巡察“熔爐”鍛煉……為讓紀檢監察干部在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南安市紀委監委堅持將實踐作為干部最好的“養分”,通過交任務、壓重擔、出難題,讓干部在復雜環境、艱苦崗位、關鍵時刻“強肌壯骨”。
掌握紀檢監察干部的思想動態和生活狀況,是管住“自己人”的重要基礎。南安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對紀檢監察干部精準“畫像”,南安市紀委監委對全市238名專職紀檢監察干部“三齡兩歷”、違規借貸、家屬經商、信訪線索等多項內容逐一登記,建立“一人一檔”的廉政檔案,讓紀檢監察干部自我“畫像”,曬出“家底”,及時、準確掌握干部隊伍“廉情”動向。
“請你結合自身和單位實際情況,談談在思想、作風、履職和‘八小時外’生活圈中遇到的困難和面臨的風險”“通過這次談話,我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今后的努力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謝謝你們”……
這是南安市紀委監委組織開展紀檢監察干部談心談話工作的一個場景。
南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林添盛到紀委監委干部家中開展廉政家訪
近期,南安市紀委監委分級分批全覆蓋組織開展談心談話和廉政家訪,“面對面”與干部及其家屬拉家常、談生活、說感受,既傳遞組織關懷溫暖,又全方面了解干部“八小時外”生活交往、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等情況,把嚴管厚愛植入“心”、送到“家”。
家庭是干部幸福生活的港灣,也是拒腐防變的一道重要防線。為幫助紀檢監察干部打好“預防針”,今年6月,南安市紀委監委開展家庭助廉“五個一”活動,通過發放一份倡議書、組織一場警示教育、贈送一本家風書籍、舉辦一場專題講座、進行一次廉政家訪等形式,引導干部家屬常念“廉字經”、當好“廉內助”,牢牢守住家庭“廉防線”。
南安市紀檢監察干部參觀警示教育基地
置身南安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某干部家屬表示,“那么多幸福的家庭都因貪腐毀滅,作為家屬,要警惕各類風險,用實際行動筑起‘八小時外’家庭廉潔防線。”
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既要不斷擰緊思想的“螺絲”,也要上緊行動的“發條”。南安市紀委監委建立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臺賬,完善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登記備案等制度,定期排查涉及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對執紀違紀、執法違法者“零容忍”,堅決防止“燈下黑”。
據南安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還通過加強對審查調查安全、案件質量提升、涉案款物管理的監督制約,依托案件監督管理、信訪舉報、黨風政風等“大數據”平臺,推進動態管理、全程留痕,確保行使權力慎之又慎、自我監督嚴之又嚴。
文、圖:黃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