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李彬
“作為一名黨員,‘為國護海’四個字,已深深刻在我心中。”這是“七一勛章”獲得者、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潭門海上民兵連副連長王書茂常掛在嘴邊的話。
先后參加多項國家重大涉海工作,參與南沙島礁建設,培養南海維權民間力量;在南海維權斗爭中沖鋒在前,不怕犧牲、寸步不讓,堅決捍衛我國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帶領群眾造大船、闖深海,發展休閑漁業、建起海洋民宿,實現共同致富……王書茂在南海這片藍色疆域默默耕耘,用汗水和熱血譜寫了初心不改、信念當先、許黨報國的壯歌。
受命之日忘其家,擊鼓之時忘其身。為捍衛祖國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王書茂始終踐行著“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2012年4月黃巖島事件期間,王書茂和他的船隊在黃巖島附近作業時,遭遇外國漁民船只侵擾。“當時,武裝漁船的槍口對著我,我沒有絲毫退縮,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決不能讓他們踏入祖國領海半步。”王書茂毅然下令船隊擋在外方漁船前進的方向,阻攔他們非法越過我國領海線。經過多天對峙和周旋,外方船只最終撤離。在國家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王書茂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用生命踐行使命,豁得出、頂得住,有力維護了國家利益。
踐行使命不僅需要勇氣和膽識,也需要本領和能力。正所謂,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有了硬本領和鐵肩膀,才能敢于擔當、不辱使命,才能不畏艱險、挑起重擔。王書茂十幾歲就跟著父輩出海,1985年南沙漁業生產恢復時,他便是最早一批到那里出海的漁民之一。長年的遠洋出海、海上作業,讓他練就了過硬的潛水和駕船技術,也讓他對南海的海況有了更加精準全面的掌握,哪里有暗礁,哪條線好走,哪邊的礁盤好避風,多大的礁盤能開進多大的漁船,他都了如指掌。
風雨擋不住,隨時聽召喚。王書茂帶領的海上民兵連擔負著南海島礁建設任務,只要上級一聲令下,王書茂就隨時組織民兵開船運送建筑材料,風雨無阻。一天,運送建設島礁物資的漁船突遇9級狂風,4米高的海浪擊打木船。危急之下,王書茂沉著指揮民兵連在船頭拋錨,船頭迎著浪頭,在海上漂了4天4夜。他說:“就是把命丟了,也要把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完成好。”建設島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鋼鐵般的意志和堅持。30多年來,王書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帶領海上民兵連累計出動漁船800多批次,運送各類建材400多萬噸,協助完成了多個島礁的建設任務。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王書茂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面對責任使命,逃避躲閃不行,拈輕怕重不行,唯有守大義、求大我,在其位、謀其政,方能不負時代、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