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距離群眾最近的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鄉鎮紀委書記如何更好履職,將問題解決在一線,把矛盾化解在一線,打通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
帶著這樣的思考,擔任鄉鎮紀委書記6年以來,我在工作中逐漸領悟到,鄉鎮紀委書記要心懷“國之大者”,聚焦“民之所憂”,邁開步子、沉到一線,做實做細基層監督。
心懷“國之大者”
與黨心民意同頻共振
初夏的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石獅段),農人們在田里勞作,鳥兒悠然自得地覓食、嬉戲,其中不乏珍稀鳥類,吸引了不少觀鳥愛好者駐足拍攝。就在4年前,這里還曾被中央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點題整治。
整治后的石獅濕地公園(茅羅平 攝)
石獅市蚶江鎮水頭村海岸線長,村民們原本以種蟶為生,前些年為了提升產量而大規模圍堰養殖。圍堰占用河口濕地,對生態安全構成威脅。2018年底,中央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對泉州灣河口濕地南部違法圍堰作出“必須拆除圍堰,恢復濕地和海域原狀”的整治要求。
生態文明建設是“國之大者”。違法圍堰石獅區域卻是水頭村村民自發集資建設,村民們歷代以灘涂養殖為業,整治工作涉及6000多名群眾利益,該怎么處理群眾才會理解、配合?“既要壓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查整治拆除圍堰過程中存在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又要督促當地黨委政府充分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解決群眾后顧之憂。”針對這一矛盾,泉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反復強調。
面對這一棘手任務,我緊跟上級紀委和鎮黨委工作部署,在整治中深入一線監督鎮村干部依法履職、工作到位情況以及圍堰養殖區補償款的登記、發放等各環節,并開展入戶回訪,與群眾面對面,了解并解答村民關于補償款發放及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問題。
“你們補償款都沒發呢,讓我們怎么相信?”面對群眾的質疑,我拿出轉賬記錄復印件等材料一一耐心解釋,“您可以核對確認下。到時,政府還會給村里的老人辦理失地農民養老保障。以后如果有什么問題,您也可以直接找我。”面對面的耐心溝通,有理有據的佐證材料,有效消除了群眾的疑慮和不解。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各類補償款和轉產轉業補助足額發放到了村民手中,村民的阻力小了,水頭村違法圍堰按時完成整治。
拆除了圍堰,河口濕地生態環境得以修復,昔日蟶養殖區蛻變為兼顧河口濕地保護和休閑觀光旅游的石獅濕地公園。好生態帶動泉州環灣片區可持續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投資就業,觀鳥賞景、體驗農趣,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生態福利。
在跟進泉州灣河口濕地南部違法圍堰的督查整改中,我感受到了,鄉鎮紀檢監察干部雖身處一線,仍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用務實作風做好群眾工作,推動黨中央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造福于民。
全面加固“橋梁”
夯實共振之基
鄉鎮紀委所查辦的案件涉及人員大多是農村黨員,而這個群體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貫徹落實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群眾的橋梁。在日常監督執紀過程中,如何在依規依紀履行監督職責的同時,做好農村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錯誤、正確對待處分,是鄉鎮紀檢監察干部需要積極思考探索的問題。
2018年9月,我到蚶江村走訪了解造福工程石結構房屋改造補助資金發放情況時,發現有的村民領取的補助資金比上級下撥的少。經進一步了解,有5個村因符合補助條件的人員多于上級分配的名額,根據這些村民的意愿和要求,相關村委會對補助資金進行了二次平均分配。針對這個問題,蚶江鎮紀委監察組對14名時任村主干、分管村“兩委”進行了誡勉談話。
駱文杰(右二)到社區進行監督檢查
在此過程中,部分村干部提出“補助的條件要求太泛了”“這樣分配是根據村民意愿,錢也全部分到村民手中了”“這些資金不是我管的,是村主任管的,還有分管的村委”等問題。
“扶貧資金不是撒胡椒粉,要將有限的資金精準分配到最急需的群眾手中”……我和鎮紀委監察組同事通過針對性、教育式思想疏導,讓村干部們明白如何規范使用扶貧資金,什么是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等。
這次誡勉談話,在蚶江鎮村干部中起到了查處一例、教育一批、警醒一片的作用,形成了有效震懾。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了,敢監督也要善監督,治標更要治本,才能發揮監督治理效能,持續護好農村黨員這座“橋梁”。
下沉走訪一線
為群眾排憂解難
進村入戶對鄉鎮紀委監察組來說,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零距離”接觸和“面對面”交流,從家長里短中及時發現群眾“急難愁盼”和政策落實差距,確保及早“對癥下藥”。
“老林,除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你每月還有100元的生活補貼和200元的陽光護理費,都有收到嗎?”2020年11月,我到蓮西村一名身患殘疾的低保戶家中了解情況。該群眾疑惑地表示,不記得有領過這么一筆錢。我繼續走訪其他殘疾的低保戶,又發現2例同樣的問題。
駱文杰(右)進村入戶,從家長里短中及時發現群眾“急難愁盼”和政策落實情況。
“為什么群眾沒收到這兩筆錢,難道背后有問題?”我對這事很上心,迅速核實有關情況。經了解,低保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陽光護理費確實每月都按時發放到低保戶的銀行賬戶,但因未與最低生活保障金在同一個銀行賬戶,導致有幾名低保戶不知這些補貼的存在,開戶至今都沒領取過,個別人的賬戶金額已累積達2萬余元。
我立即督促鎮公共服務辦公室與各村委會落實告知工作,讓尚未領取補貼的低保戶盡快查收,避免因賬戶資金累積過多而被取消低保。不僅如此,我持續跟進監督,不久后通過電話一一回訪相關低保戶,聽到他們確認領取補貼后,才放下心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我一直很喜歡的詞,也是我一直秉持的工作態度。6年間,從一個鎮調動到另外一個鎮,不同的地方,同樣的崗位,同樣的堅守,我將繼續正身直行,履好職,盡好責。
文:駱文杰口述 黃寶陽整理
協助整理:余秋莎、黃云鶯、呂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