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天,新一輪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泉州打響,泉州市紀委監委干部唐躍宏和他的妻子市委巡察辦干部陳秋瑜收拾行囊,告別年僅2歲的孩子,再次出征。
在兩年前,2020年2月,料峭春寒中,唐躍宏揮別即將臨盆的妻子,奔赴抗疫一線。一去就是兩個月,離家僅半小時車程,卻只能遺憾地錯過孩子的出生和滿月,看不到、抱不到心心念念的孩子。期間,陳秋瑜不僅在家照顧幼兒,還想方設法購買防疫物資送往前線支持丈夫。兩人互相支持、互相鼓勵,成就了一段抗疫佳話,他們的家庭因此被評為“福建省抗疫最美家庭”。
沒人生而勇敢,只是選擇無畏,一次又一次的出征,因為責任,因為使命。
告別臨產妻子奔赴“戰場”
2020年5月,福建省婦女聯合會、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評選的全省抗疫最美家庭榜單揭曉,泉州市紀委監委干部唐躍宏、市委巡察辦干部陳秋瑜家庭榜上有名。對這個小家庭來說,這個榮譽,記錄的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2020年的2月4日,農歷正月十一,再過半個月左右,陳秋瑜的預產期就到了,一家人翹首期盼小生命的到來。這一天,唐躍宏看到選派市直單位工作人員駐村參與協助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形勢急迫,他第一時間就想報名,但妻子馬上就要生了,正是最需要他的時候,一時間,他內心有些糾結。
思慮再三,他還是向妻子說出內心的想法。陳秋瑜既是他的愛人,也是他的同事,盡管第一次生產,心里有許多未知的恐懼,十分希望丈夫陪伴在側,但她對丈夫的決定表示支持。他們向雙方父母說明情況后,也得到了全力支持。
兩天后,唐躍宏同泉州市紀委監委選派的其他54名干部一同馳援晉江。臨行前,他感受到了妻子積攢多日的擔憂和不舍,她堅持托著足月的肚子,一層層將他送到樓下,叮嚀囑咐撒滿每層臺階,強忍著淚紅了眼,卻仍擠出笑臉讓他不要擔心。
2020年,唐躍宏(右一)與網格員入戶排查,隨訪隔離人員情況。
到達駐地陳埭鎮宮口村的唐躍宏,很快就把妻子的叮囑“拋到腦后”。陳埭鎮是晉江的經濟引擎,宮口村面積雖只有2.2平方公里,但企業多達185家,務工人員眾多,群防群控、外防輸入壓力不小,唐躍宏不敢有絲毫懈怠。
“村里要貼好警戒標志,人員抵村登記要保持安全距離,防止交叉感染。”唐躍宏立足實際,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做事認真的他,堅持無死角的摸排、一個不少的管控,共隨訪了居家隔離對象554人次、排查出租房1202間。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在宮口村的務工人員多,唐躍宏對來這里務工的居家隔離人員照顧周到,每天根據他們的需求,與網格員一起幫忙買菜和生活用品為他們送去,還自掏腰包為一些困難人員買米買油。
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唐躍宏逐一走訪轄區企業,宣講優惠政策和防控要求,幫助企業進行招工宣傳、對接法律咨詢和援助,還幫助轄區50多家企業升級使用智慧用電系統,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生產前還在為丈夫籌集物資
家是軟肋,亦是鎧甲。在家待產的陳秋瑜,不僅沒讓丈夫分心,反而挺著孕肚當起“前線”丈夫的后勤保障員。當時各地防疫物資急缺,宮口村也不例外,丈夫的急迫心情陳秋瑜看在眼里,她通過微信、電話、郵件等各種方式聯系海內外的親友,想方設法購買了一些消毒酒精、體溫槍寄到宮口村。
2020年,唐躍宏(右三)走訪轄區企業,幫助企業升級使用智慧用電系統。
“我好像快生了!”當年2月20日下午,正在與村“兩委”探討疫情防控工作重點的唐躍宏接到了妻子的電話。坐立難安的他很想“飛”到妻子身邊,只不過半個小時的車程,他卻深知自己不能離開崗位。
第二天清晨,陳秋瑜順利誕下一名女嬰。考慮到唐躍宏的情況,單位通知他可以先結束駐村工作,另外派員頂替他。但唐躍宏考慮到抗疫形勢緊張,臨時換人,頂替的人需要花時間熟悉工作,還得跟村“兩委”磨合,會影響工作延續性,便向組織要求繼續堅守一線。
抗疫工作結束時,已是一個多月后,看著手忙腳亂學著為孩子換尿布、泡奶粉的丈夫,堅強了很久的陳秋瑜,才覺得可以松口氣。
令夫妻倆有些愧疚的是,唐躍宏錯過的,不僅是孩子的出生,還有孩子寶貴的成長。平時,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唐躍宏一般要1周才能回家一次,疫情期間有時更是長達兩三周。每次在家待兩天,剛跟孩子培養點感情,又要走了,導致孩子不僅跟他不親,有時甚至忘了他是誰,“2021年秋疫情結束后我回到家,她好像看陌生人一樣看了我很久。直到我爸提醒她,這是給你買面包的爸爸呀,她才想起來。”
義無反顧攜手再出發
盡管常常對女兒心懷愧疚,再次面臨疫情,他們仍選擇義無反顧。3月13日,泉州疫情防控阻擊戰再次打響,唐躍宏收拾行囊住到了單位再未離開,不過,這次組織安排他在后方堅守。得知妻子陳秋瑜主動“舉手”上一線時,他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3月20日,陳秋瑜隨同市紀委監委其他19名同事,下沉到豐澤區清源街道。
陳秋瑜(右一)在核酸檢測采集點錄入采集信息
“您好!麻煩您出示下核酸采集碼或身份證。”每逢全員核酸檢測的日子,在清源街道西門社區核酸檢測采集點,凌晨5點開始,總能聽到陳秋瑜的“吆喝聲”。他們既督且戰,白天工作千頭萬緒,晚上還要總結得失和布置隔天的工作,常常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十多天來,因為睡眠不足,她和同事們都上火得厲害,只能喝中藥包降火。
盡管忙到“上火”,責任心十足的陳秋瑜,仍不怕“找事”。一次核酸檢測時,她注意到隊伍中有個尼姑裝扮的人,錄入信息時她了解到這位師傅來自清源山山腰上的賜恩巖。得知隔天是當地的朝拜日后,擔心群眾在廟里聚集,陳秋瑜第一時間和隊友上山查看寺廟是否按防疫規定暫時關閉。走訪中,她發現廟里有十幾位尼姑,其中有七八位年逾七旬,行動不便,無法走山路下山采集核酸。她第一時間聯系所在社區,協調醫護人員上山為她們采集核酸,后續又跟進,保障廟里的老人核酸采集不落下。
為確保轄區群眾生活平穩有序,近期,市紀委監委下沉清源街道工作隊多渠道多方式幫助居民群眾解決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問題。工作隊領隊、市紀委監委駐市住建局紀檢監察組常務副組長唐哲組織全體隊員捐款,為轄區封控區群眾及困難群眾購買了一批所需生活物資,這些天,陳秋瑜與同事們提著大包小包,奔走在為群眾送物資的路上……
陳秋瑜(中)為社區群眾送物資
“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呀?”“媽媽去工作,回來給你買你最喜歡的草莓。”十幾天來,陳秋瑜一直這樣哄剛滿2歲的女兒。而這次離開的時間比較長,唐躍宏每天都擠出時間跟女兒視頻,“怕她又忘了我”,他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