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泉州市泉港區已連續8天未發現新增病例。
在泉港中醫院“黃碼”人員專用核酸檢測采樣通道,現場秩序井然,一名群眾微笑比出“V”字手勢,仿佛在告訴人們,抗疫必勝。
其實,一周前這里也曾發生“不和諧的畫面”:由于疫情防控升級,該區“黃碼”人員驟增,焦急的人們大清早趕來排隊,“隊伍從社區內排到社區外,街上都是車,差點把路都堵了。”
得知這一情況后,泉港區紀委監委疫情防控第三督導組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督促相關部門增設核酸檢測采樣窗口、強化交通疏導、秩序引導,穩住現場秩序。同時,將當天情況呈報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推動各鎮(街道)衛生服務機構在特定時間段開辟“黃碼”人員專用采樣窗口,實現就地分流,快速解決了“黃碼”人員檢測過程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隱患。
泉港區紀委監委第三督導組干部在“黃碼”人員采集區了解情況(鄭鑒強 攝)
泉州疫情殲滅戰打響以來,泉港區紀委監委聞令而動,成立4個職能組、6個督導組和2個監督專班,采取“室組”聯合、“室組地”聯動模式,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壓緊壓實屬地、行業、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做到監督不缺位、助力不添亂,用心用情用力為打贏疫情防控硬仗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各督導組緊盯封控管控區域管理、交通卡口管控、全員核酸檢測、重點人員居家隔離、職能部門和干部履職盡責等情況,采取“3+1+1+1”方式開展監督,即3個督導組開展常規檢查;1個交通專項督導組派員常駐全區各主要交通卡口,督促筑牢疫情“防火墻”;1個大數據摸排督導組,重點督促區衛健部門、各鎮(街道)根據省平臺推送的大數據進行人工摸排,確保問題隱患每日動態清零;1個機動督導組由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帶隊,針對檢查發現的重點問題直奔現場、靶向督查,推動立行立改、改出成效。
泉港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鄭永璘(中)帶隊機動督導居民小區“補網”工作(連微 攝)
“生活物資是否點對點無接觸配送到戶?”“群眾情緒是否穩定?”該區紀委監委派出2個監督專班分別進駐中心封控區和曾發生疫情輸入的重點防范區,采取直通式、扁平化的監督方式,督促各方落實責任、理順銜接配合機制。對于現場檢查發現、能馬上解決的問題,責令即知即改;對于需配合解決的問題,直通聯系屬地、部門主管領導限時整改落實;對于更復雜的問題,形成督導專報報請區領導協調解決。
“紀檢監察力量下沉一線,監督措施靠前一步,推動問題解決便能更快一分。”據泉港區紀委監委疫情防控綜合協調組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段時間來,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各類監督檢查15輪,已督促整改問題135個。
與此同時,4個職能組各司其職,不斷為一線監督注入溫度和力度。如,信息宣傳組積極開展正面引導,通過各級融媒體報道紀檢監察抗疫典型經驗、做法和人物事跡,向社會傳遞抗疫正能量;又如,調查處置組快查快處涉疫問題線索,及時查糾干部作風不實、履職不力典型問題9起10人,確保疫情防控紀律帶電生威。
泉港區紀委監委派駐山腰街道監督專班查看封控區環境消殺、垃圾轉運記錄(林達龍 攝)
盡管當前泉港疫情趨穩,但該區防控態勢絲毫沒有減弱。3月24日,泉港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還專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嚴肅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紀律的通知》,圍繞大數據排查、管控區內車輛管理、村居落實管控措施、企業封閉式管理等4個方面,列出14項負面清單,進一步劃出疫情防控紀律紅線,壓緊壓實各方責任。
自疫情發生以來,不論早晚,泉港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鄭永璘每天都會抽時間到一線察訪情況,“我們將緊緊圍繞上級決策部署,督促全區各級各單位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松勁心態,用扎扎實實的監督舉措推動各項防控措施持續落到實處,為打贏疫情防控硬仗提供堅強紀法保障。”
來源:泉港區紀委監委
文:施涼涼、鄭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