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來襲后,泉州市委迅速組建派駐晉江市池店鎮疫情防控工作隊,由市委巡察機構、政府辦、住建局、計生協會、海洋漁業局、生態環境局、文旅局、資源規劃局8個工作組141人組成,工作隊迅速奔赴一線,理清工作思路、理順工作機制、理明工作重點。
專人+專業+專注
線上開會,線下會商。工作隊建立每天線上會、每兩天線下會商會工作制度,實時梳理當前工作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困難問題,明晰下階段工作重點,專人專崗定期編發《泉州市委派駐晉江市池店鎮疫情防控隊工作動態》,做到信息共享、經驗互鑒,確保8個工作組協同協作、同向發力。
手中有圖,心里不慌。“既然是戰‘疫’,那得有作戰地圖啊!”3月27日,資源規劃局工作組進駐后,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連夜制作《池店鎮赤塘村衛星遙感影像工作底圖》,將負責的赤塘村劃分成若干個網格,為精準防控、精細管理奠定基礎。
嚴督實導,查缺補漏。市委巡察機構工作組發揮敢于發現問題,又善于推動解決問題的優勢,分成3個小分隊,發現落實全員核酸檢測要求不夠到位、卡口管控措施不夠嚴格、醫廢垃圾轉運不夠及時等問題,能協調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督促限時解決,并向鎮村和有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做到既“問診”也“開方”,既“監督”也“服務”。
送菜+送藥+送診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8日上午,“餓了么”贈送給華府小區的數千斤蔬菜卸在小區門口,政府辦工作組的同志們冒雨與物業一起將紅蘿卜、包菜、萵筍分送至各棟樓,解決了群眾“買菜難”的困擾,用“熱火朝天”的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寒雨中的“溫暖”。
同時,政府辦工作組及時協調“慧買買”開發了專門針對小區居民購買生活物資的微信小程序,居民可通過小程序購買生活必需品。
跨區接力,愛心傳遞。“謝謝你們幫我買到藥,真的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了。”28日中午,中駿四季花城一位患有慢阻肺疾病的患者急需買藥,這種藥只有在泉州市區才能買到,而且因為跨區封控,市區的藥品只能幫忙送到刺桐大橋南岸橋頭檢查口。住建局工作組莊貽紅得知情況后,馬上前往刺桐大橋南橋頭檢查口,雨中等候半小時之后,終于接到了藥。顧不上吃午飯,莊貽紅立即將藥送到了小區物業及時轉送給患者。
此外,住建局工作組派出3名工作人員協助池店衛生院醫生“云上問診”,協調志愿者派送藥物,解決群眾迫在眉睫的需求。
及時送診,當即協調。“王組長,我村有2名患者急需透析治療,可是群眾找不到醫院救治!請工作隊幫幫忙!”3月25日晚上9時許,新店村村干部匆匆忙忙跑進會議室,焦急地向工作隊反映情況。市委巡察組組長王團結當即進行協調,很快就聯系到醫療機構進行就近診療。
“就醫困難是封控區存在的共性問題,也是痛點,必須予以重視,加以保障。”工作隊領隊黃克松當即向市鎮有關部門積極反映,晉江市根據各方意見及時出臺《晉江市陳埭鎮、池店鎮封控區域及全市隔離場所隔離對象就醫指引》,轄區內建立應急醫療服務保障體系,優化救治轉診流程,全力保障封控區域及晉江市隔離場所隔離對象看病就醫需求。同時,協調新增4輛救護車、8輛非專門車輛保證封控區用車。
用心+用力+用情
愛心捐贈,真心幫扶。在了解到社區抗疫物資緊缺的情況后,計生協會工作組主動向省計生協會請求支援,25日下午,收到省計生協會送來的醫用防護口罩5000個、防護服500套、戶外帳篷10個。此外,市委巡察機構工作組協調愛心企業、商會捐贈防護服160件、小蛋糕、流沙包、鮮肉包等300余箱;文旅局工作組協調聯系抗疫愛心物資牛奶、面包等40箱、N95口罩700個;生態環境局工作組從局里調集抗疫物資防護服70套。
關注弱勢,責無旁貸。資源規劃局工作組幫助滯留赤塘村的外地販售水果夫妻,協調兩家本地超市收購全部水果,并就地安置納入人員管理范圍,減少人員流動控制疫情防控風險。同樣,住建局工作組重點關注特殊群體,共梳理匯總中駿四季花城一二期、金福小區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名單159人,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
真情流露,有感而發。抗疫一線的動人故事和感人事跡無時不刻地在上演,來自市生態環境局的工作隊員黃梅玲在深夜寫下一首抗疫戰歌!
下一步,市委派駐晉江市池店鎮疫情防控工作隊將進一步探索更多“硬核”“惠民”“暖心”措施,延伸防疫觸角、提升服務水平,精準防控、高效服務,持續助力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