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有我 | 寶媽“疫”線督查記
來源:泉州市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2-03-24 10:06

“下午還要出來嗎?”在結束早晨的督查工作返回辦公室的途中,公務車駕駛員問市紀委監委干部蘇燕萍,蘇燕萍聞言笑了笑說,“現在還不確定,這些天要隨時待命,隨時可能出發?!?  

面對突發疫情,泉州市紀委監委迅速行動,當天啟動突發疫情監督快速響應機制,連夜組建5個監督檢查組;14日,圍繞疫情防控重點任務,又派出13個監督檢查組分赴各縣(市、區)一線,展開“拉網式”監督,保障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和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蘇燕萍被分配到防疫形勢最嚴峻的豐澤組,實地督查、梳理問題、督促解決、核查問題、形成報告......還得兼顧日常工作,披星戴月、隨時奔赴抗疫一線。

顧得了“大家”,就顧不上小家,作為一位“二娃媽”,她晚上常常十一二點才回家,孩子們總是在等不到媽媽的遺憾中入睡。

日前,記者跟著蘇燕萍一起出發,記錄下他們一天的行程。

上午

一線走訪實地督查

3月17日,早晨上班前,蘇燕萍的兩個孩子,對她提出了“嚴正抗議”,從13號開始,已經連續4天都見不到媽媽了,上一年級的大寶提出“今天能不能換爸爸出去”的建議,剛上幼兒園的小寶則表示“要跟著媽媽去上班”。蘇燕萍無奈地求助家人,然后匆匆趕去上班。

早上一到辦公室,他們要先開個短短的碰頭會,分發“每日監督檢查重點”,每個小組決定當天實地督查的地點,9時許,各組就出發了。

蘇燕萍(左二)和同事一起走訪社區

記者跟著蘇燕萍和她的搭檔林華強,驅車來到東湖街道。他們先后走訪了東湖街道辦事處、仁風社區及鳳山社區居委會、街道內多個核酸檢測點。每到一處,他們都會現場查看秩序管理,并向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志愿者及市、區兩級單位下派的干部了解情況。

“檢測點秩序如何?設置是否合理?密接、次密接是否做到閉環管理,轉運和隔離是否調度順暢?問題背后防控主體責任鏈條是哪里掉鏈子,其中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他們邊走邊問邊記,不一會兒,備忘錄上就寫下密密麻麻的筆記。

對現場發現的一些問題,他們及時“亮劍”,督促現場工作人員立行立改。如3月14日他們通過暗訪發現,豐澤區一街道內還有多個餐飲店未按照豐澤區防控指揮部的通告要求落實不提供堂食只能打包的規定,蘇燕萍和同事找到該街道黨工委書記,嚴肅向其指出問題,要求其立刻組織整改,“這項工作必須盡快落實到位,如果是因為人手不足,該加強調配力量,可以請求支援,不能讓這個風險點繼續存在,你們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責任?!笔潞螅麄兗皶r跟進,確保及時整改到位。

“委領導強調我們要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各級各部門搶抓時間窗口,迅速全面準確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嚴肅糾治不作為、慢作為、畏戰怯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擾亂、阻礙、破壞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見效的問題。同時也吩咐我們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及時了解基層困難、反饋訴求,注重以‘有溫度’的監督執紀保護基層干部的積極性。”除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他們也將沿途發現的一些好做法認真記錄下來,將一線實踐中好的經驗和做法加以整理、匯總。

中午

還沒吃完飯就接到新任務

眼看馬上12點了,他們才結束上午的督查工作,返回辦公室。剛坐下來吃了幾口飯,蘇燕萍的電話響了,“下午的專項督查任務來了?!痹谧龊秘S澤區疫情防控督查檢查工作的同時,她也是市紀委監委疫情防控專項督查檢查組的一員。

匆匆吃完飯,來不及休息一會兒,便和專項督查檢查組的同事開碰頭會,商量下午的工作安排。這會一開,就開到上班時間。14點30分,他們再次出發,到問題所在的地區了解情況。

蘇燕萍(右)到核酸檢測點督查檢查

當天下午,他們要負責兩個重點涉疫問題的督查檢查工作。專項督查基本上是每天的中午或者下午接到任務,有時下午結束實地督查回到單位已臨近下班,又接到專項督查任務,他們馬上出發,邊了解情況邊抓緊時間邊形成報告。

路上她發微信給家人,簡單問了下孩子在家的情況,有空就跟孩子聊幾句,怕自己晚點忙起來顧不上,回去又要“挨批”。

下午

再次出發督查重點問題

專項督查檢查組主要就全市涉疫相關問題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如確診病例信息泄露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核酸檢測出報告慢、流調溯源工作不及時等問題,要求接到任務后,快速反應、立即行動,確保問題迅速了解清楚。

經過蘇燕萍和同事的前期督查和進一步核查,日前,泉州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一起典型問題,處理了相關責任人。

有些問題要繼續通過電話督導,促進事情解決。當天上午,有一位密接市民向他們反映,他接到了朋友被確診的通知,被告知要在家里等待專業人員上門做核酸,然后集中隔離,但是等了一個早上,還沒人來,是不是干部不作為或者遺漏了他,非常焦慮。

這個問題不是個例,幾天的督查工作中,有多位密接和次密接群眾都反映了這個問題。他們向社區及相關部門了解后發現,由于確診病例多,檢測呈陽、復檢、確診、流調、確定密接或次密接,環節多且工作量大,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不少群眾對以上流程了解不夠清楚,一定程度存在焦慮、恐慌,甚至上網發布信息表達不滿。

蘇燕萍和同事及時就繼續對該市民反映的問題進行跟進,下午6點,還在路上的他們便獲悉該市民已接受了核酸檢測,正在等待進一步的措施。

考慮到這一問題較為普遍,她決定將情況匯總到當天的報告中。除了反饋問題,還提出2個工作建議:一是建議在一定范圍內(如每個街道)成立一支流動的核酸檢測隊伍,為未能及時轉移的密切接觸者等特殊群體及時上門做核酸;二是對特殊人群社區人員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普及具體防控流程,減少市民恐慌。

晚上

撰寫報告 處理日常工作

18:30,他們回到單位,顧不上吃飯,為了及時向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督查檢查組反饋,她抓緊梳理起當天檢查發現的問題,開始著手撰寫報告。

與組員一番討論后,20點前他們順利提交了報告。報告交上去了,終于能下班了?“還不行,接下來還要領辦新一天的督查檢查任務,探討研究明天上午任務分工和工作安排。除了疫情督查檢查工作,日常工作也要兼顧,特別是一些緊急的工作,要抓緊處理完。”

指針指向23點30分,夜深了,這座城市的大多數人都進入了夢鄉,蘇燕萍終于忙完一天的工作,向仍在奮戰的同事們告別,準備回家?;丶仪?,她還有最后一項“工作”要做——把手洗干凈、用酒精把自己噴一噴、消個毒。連著幾天連軸轉,她卻坦言,自己并不算辛苦,“比起一線防控疫情的醫務人員、志愿者、黨員、干部,我們的付出不算什么?!?/p>

圖片

在泉州,像蘇燕萍一樣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紀檢監察干部,還有很多。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泉州市紀委監委也在不斷調整督查的方式、內容和重點,無論工作有什么變化,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抗擊疫情工作推進到哪里,監督保障執行就跟進到哪里。

【責任編輯:莊秀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