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德化縣紀委監委著眼一體推進“三不”,以持續開展瓷都孝廉文化研學活動為抓手,將本土孝廉文化與紅色文化、陶瓷文化等有機結合,不斷創新廉潔教育形式,讓廉潔教育更有溫度,為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匯聚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盤點家底 深挖本土廉潔“好文化”
“‘敢道宦途將利達,猶憐家計本貧寒。幸今無負諸公望,尚冀教余作好官’,蘇履吉立志當好官,從政二十余載,牢記初心、勤政為民、廉潔無私......”日前,在春美鄉孝廉文化教育基地,講解員小許正在為村“兩委”講解蘇履吉生平事跡。
這堂現場廉政教育課,是縣紀委監委用孝廉文化引領廣大黨員、干部,推動基層黨風政風持續向上向好的一個縮影。為推動孝廉文化煥發生機活力,縣紀委監委深挖瓷都歷史文化中的優秀孝廉元素,對轄區內各類革命歷史、家風家訓展示場館進行提升,推動各鄉鎮將特色鄉規民約、家規家訓等文化資料與歷史文化名人事跡相結合。
德化縣湯頭鄉紀委監察組邀請老黨員在黃氏家風家訓館為干部群眾講解孝廉故事(吳朝燁 攝)
“好家風最能潤物無聲、成風化人,我們推動各鄉鎮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活孝廉家風好故事,以好家風引領好政風好民風?!钡禄h紀委監委組織和宣傳部負責人介紹。
同時,縣紀委監委協調各機關單位,從退休干部、老黨員、縣情講解員、城市黨建工作者中選取優秀的講解員組成孝廉文化講解團,加大孝廉文化宣講力度,打通基層廉潔教育“最后一公里”。
打造路線 實現廉潔教育“零距離”
“沒想到自己是全縣第一個將所有研學點‘通關’的?!笨h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鄭杜樓說,他時常利用節假日時間帶著孩子到孝廉文化研學點走走看看,讓孩子從小就能對德化的文化景點和家風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更直觀地體驗、感受孝廉文化,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從2020年開始,縣紀委監委以“一份詳細介紹、一個研學知識題庫、一則簡短人物事跡、一支志愿講解員隊伍、一套研學導覽標識系統、一個整潔的研學場所”的“六個一”為標準對孝廉文化場所進行選擇性、保護性修繕開發,建設以“親清潤瓷都,孝廉筑清風”為主題的瓷都孝廉文化研學路線。
德化縣黨員、干部參加“親清潤瓷都,孝廉筑清風”主題健走活動并參與研學答題。(吳朝燁 攝)
“以前我們對本地的孝廉文化了解得不多,可參觀的場所也比較少,現在建設了這么多研學點,還推出研學路線,大家接受廉潔教育和開展家風教育有了好去處?!睗≈墟偧o委書記、監察組組長陳方焜說。
該縣紀委監委還運用信息化手段建設“瓷都孝廉文化研學”平臺,通過隨機抽選孝廉文化、紅色文化特色的研學題目進行答題,以答促學,使“廉思想”深入黨員、干部和群眾心田。據了解,該平臺于2021年進行優化提升,全縣已有14萬人次參與研學。
寓教于樂 探索廉潔文化“新課堂”
如何讓廉潔教育更接地氣、直抵人心?縣紀委監委將廉潔文化與陶瓷文化、紅色文化相結合,推動打造一批具有瓷都特色的廉潔文化作品,讓干部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中品味廉潔清風,領略浩然正氣。
在縣紀委監委等部門聯合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人民之藝”聯展中,眾多陶瓷大師的作品不僅以瓷塑廉,展現孝廉歷史人物風采,更以瓷銘史,講述鮮活紅色故事,反映時代滄桑巨變,得到廣大參觀者的好評和點贊。
游客駐足參觀廉潔文化主題的陶瓷作品展覽(涂志斌 攝)
在持續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的基礎上,縣紀委監委選取符合條件的大師工作室、陶瓷工廠等場所,確定10個廉潔文化創作基地、4個廉潔文化示范點,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參與廉潔主題陶瓷DIY創作,寓教于樂。此外,還組織拍攝短視頻《泥火之歌至凈無瑕》,以瓷塑創作中取土、練泥、繪稿、泥塑、修胚、上釉等各個環節技藝展現“做人如制瓷”的深刻道理。
“弘揚廉潔文化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創’出來、‘展’出來,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廣開來。我們將堅持抓早抓小‘治未病’,發揮好廉潔文化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的重要作用,讓廉潔文化走入家庭、融入社會。”德化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吳朝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