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 紀委請您來評價 滿不滿意您說了算
來源:泉州市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2-03-08 09:05

2021年來,泉州市紀委監委按照“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總體思路,結合公開征集選題和走訪企業、訪談群眾等收集的問題,選取部分企業、群眾密切關注的問題開展“點題整治”,研究確定“整治惠企政策兌現‘難、慢、遲、繁’”“整治辦事窗口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便民措施不到位”等5項內容為整治選題,由13家市直單位牽頭推進,有效解決了一批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整治效果好不好,您的感受很重要。

即日起,截至3月11日對“點題整治”開展情況和實際效果是否滿意?

有什么意見建議?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泉州市紀委監委開展“點題整治”

營商環境熱點難點問題成果

01

整治惠企政策兌現“難、慢、遲、繁”等問題,推動惠企政策兌現精準高效、公開透明。(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整治成效:市財政局牽頭編印惠企政策申報指南,匯集16個部門共171項政策,多渠道公開宣傳解讀。梳理免申即享獎補項目33個、評估獎補政策116項,制定、優化綠色數字技改、抓創新促應用等契合產業創新轉型需求和更具激勵效用導向的政策28份。建成運行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具備政策發布推送、項目申報審核、獎補公示公開等功能,統一惠企政策宣傳申兌入口,已注冊企業1641家,訪問量超4萬人次,企業登錄平臺PC端和手機端(閩政通—泉惠企)即可申請線上和掌上申兌服務。2021年全年兌現8.91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0.79%。

制度成果:①牽頭制發《關于印發泉州市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快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建設及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的通知》《關于印發<泉州市惠企政策兌現問題整治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有序推進平臺建設。②制發《關于建立惠企專項資金直達機制的通知》《關于推進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相關聯審部門協同審核的通知》《關于建立惠企政策資金獎補結果公開制度的通知》,完善平臺工作制度。③制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市縣兩級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應用推廣和服務采購工作安排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明確和加快推進市縣兩級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上線運行的通知》等文件,推進市縣兩級同步推廣。

02

整治辦事窗口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便民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推行網上審批掌上辦,切實便利群眾、企業辦事。(牽頭單位: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

整治成效: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拓寬咨詢服務渠道,提供窗口、電話、網絡咨詢等;健全窗口服務機制,推行高頻事項節假日窗口不停休服務制、非高頻事項節假日預約服務制;推行窗口值班長負責制,實施窗口無否決權制度,進一步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實施第三方評議及辦件回訪分析,開設“辦不成事”投訴窗口,提升辦件質量;梳理“網上辦”“掌上辦”政務服務事項,21901項事項實現在線申報,占比99.26%;19866項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占比90.03%。上線“村(居)智助服務系統”,覆蓋全市13個縣(市、區)的所有村(居),全面推行村(居)證明全流程“掌上辦”,解決村(居)外出人員開具村(居)證明需回原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問題。

制度成果:①制發《關于進一步提升窗口服務的若干措施》,合理設置節假日辦事窗口、推行高頻事項節假日窗口不停休服務制、窗口值班長制、窗口無否決權制等措施,緩解大廳辦事窗口擁堵、排長隊等現象。②建立“綠色通道”機制,服務老、弱、病、殘、孕、軍人、消防救援人員及臺胞臺企等特殊群體。③提供“幫代辦”服務,設置幫代辦服務窗口,依托一體化平臺完善功能,群眾可通過線上或在導辦臺現場提出申請,工作人員將為特殊群體提供“幫代辦”服務。④實施第三方評議及辦件回訪分析,采取不定期明察暗訪、流程細查,對辦事窗口的服務效率、服務質量、服務水平進行全方位監督測評,并定期予以通報。

03

整治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等問題,打通數據共享渠道,提升政務、便民服務信息化水平。(牽頭單位:市數字辦)

整治成效:市數字辦持續推進政務數據匯聚與共享應用,打通并匯聚省直平臺、市直146套系統、縣級190套系統,共計數據總量超56億條,為全市各級各部門提供2000多項數據批量交換服務;發布200多個API接口,支持市縣兩級部門在線調用。梳理兩批公共數據資源目錄清單共145張數據表、4800多萬條數據,通過全省統一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平臺面向社會公開。改版上線“泉服務”3.0版本,整合上線市、縣兩級便民服務事項127項,實現全市617項審批服務事項掌上可辦,并接入全部區縣自建服務平臺,形成全市統一掌上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入口。截至目前累計注冊用戶93萬,累計訪問量超400萬。

制度成果:①牽頭制發《泉州市政務數據管理規定》,對數據采集管理、數據共享原則、數據服務審批、數據糾錯機制等進行明確,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和開放開發。②制發《泉州市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業務監管規定(試行)》,明確數據業務和公共平臺集約化建設業務行為、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公共平臺集約化建設、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受監管范圍、違規處理等內容,加強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業務的監管力度。

04

整治行政執法中選擇性執法、自由裁量權行使不規范、監管執法不力等問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牽頭單位:市司法局)

整治成效:市司法局牽頭開展規范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成全市統一的行政執法公示平臺。組織2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共抽取案卷52卷,對評查結果予以通報。開展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工作,推動22個市直單位重新梳理公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組織系統執法資格考試、行政執法資格綜合法律知識考試,開展新《行政處罰法》專題學習培訓,不斷提升執法能力。探索包容審慎執法,推動試點單位梳理公布實施不予處罰事項清單224項,從輕處罰事項清單66項,減輕處罰事項清單17項,相關做法被國家發改委作為地方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典型向全國推廣。

制度成果:①牽頭制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的通知》,明確六大方面33項具體意見措施。②匯編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年修訂)施行通用指引》,涵蓋《行政處罰法》新舊條文對比、要點解讀及行政處罰流程圖、行政處罰文書示范文本、相關配套法律法規文件和司法解釋等內容。③制發《泉州市開展規范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執法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專項執法整治,提出9條主要整治措施。

05

整治中介機構服務耗時長、收費高、質量差等亂象,不斷優化市場環境。(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數字辦、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衛健委、市林業局、市水利局)

整治成效:市發改委開展工程咨詢單位專項整治行動,通過規范合同文本、引導優質單位入駐、實行服務質量評價、設置舉報專欄、出臺編制工作指導意見、嚴格中介選取、開展隨機抽查、落實獎懲措施等,提升工程咨詢中介單位整體水平。市數字辦推動從事信息化項目的中介服務機構網上自主申請入駐網上中介超市,對提交的備案材料采用“雙隨機一公開”方式進行檢查,及時清退不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市財政局組織對注冊會計和資產評估行業中介機構和各縣(市、區)財政局開展自查自糾以及整改落實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市資源規劃局對中介機構實行“一項目一評價”星級評價制度,“多測合一”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對43家中介機構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市生態環境局建立環評文件編制質量月考評與信用管理、網上中介超市管理評價相掛鉤等機制,對存在嚴重技術質量問題的69個次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啟動失信記分懲治措施。市住建局對全市1084家中介機構開展執法檢查,發現問題2246個,已整改2242個,二手房市場下架不符合規范的平臺房源2.2萬套,依法依規處罰16家中介機構、17名從業人員、處罰金額191.2萬元;對中介機構開展信用評價,通報批評119家、約談62家,并納入企業信用檔案。市交通局對公路工程勘察設計中介服務機構開展信用考核,對照相關規定排查存在的不良行為,維護公路建設市場秩序。市應急管理局對行政區域內從事安全評價工作中介機構實行備案管理,開展安全評價機構執業行為專項整治,共檢查21家次,查閱法定安全評價報告548份,發現隱患問題55項,行政處罰1家。市林業局每半年對全市林業中介服務質量進行評價評分,嚴格涉林中介機構進入中介超市的審核把關,督促審核審批人員與中介機構實現“不見面審批”。市水利局對入駐涉水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全面審核,清退47家不符合要求的機構,開展審批中介服務情況考核評價,通過壓縮審批文本修編時限倒逼中介服務機構提高送審文本質量和修編速度。

制度成果:①市發改委制發《關于印發<泉州市審批服務中介機構服務成果質量考評表>評分標準細則(試行)的通知》,按照“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方式對咨詢中介服務組織進行綜合評價。②市數字辦制發《關于修訂<泉州市級財政性投資信息化項目中介服務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規范中介機構服務管理。③市資源規劃局制發《中心市區房建類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批后監督管理“雙隨機”檢查實施方案》和《中心市區市政類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批后監督管理“雙隨機”檢查實施方案》,提升監管的有效性和規范性。④市生態環境局制發《關于印發泉州市環評文件編制服務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行為。⑤市住建局制發《泉州市住建系統行政執法檢查常態化工作制度》《泉州市住建局行政審批服務中介超市管理制度》,健全行業管理制度。⑥市交通局制發《泉州市公路工程勘察設計中介服務組織管理規定》,有效提升我市公路工程勘察設計中介機構的服務質量和設計效率。⑦市應急管理局制發《泉州市貫徹落實<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為特種作業人員享受培訓補貼提供便捷服務。⑧市林業局規范中介機構編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林地現狀調查表服務平均用時從5日減至3日,伐區調查設計平均用時從4日減至3日。⑨市水利局制發《關于完善更新涉水審批中介服務機構入駐信息的通知》《關于規范市級水行政審批文本修編時限的通知》《泉州市級水利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管理規定》,加強中介機構管理。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