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前在這個平臺上查詢,生成了流程圖,很快就掌握了辦證的整個流程,需要什么材料一次性準備齊全,辦理又快又方便。”日前,福建省南安市黃女士來到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業務,取號、排隊等候、遞交材料……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相關業務。
黃女士口中的“平臺”,是在南安市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下,由該市行政服務中心推出的“工程建設項目智慧導辦平臺”。有了這個平臺,項目業主就可以享受個性化、全天候、全流程的行政審批服務,破解項目落地難、落地慢等問題。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南安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充分發揮紀檢監察的助推力、服務力、保障力,緊跟南安市實施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超越三年行動的部署要求,圍繞政策落實、項目落地、涉企服務、紀律作風等方面,多措并舉,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從更高站位推動南安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1年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向相關職能部門反饋7份52項任務清單,推動開展12項行政服務提質增效改革,幫助解決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堵點問題71個,打通企業發展的中梗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國家級資金已經發放到企業賬戶,泉州、南安兩級政府還有給予配套獎勵資金,讓我們很驚喜。”某能源公司相關負責人柯女士欣喜地說道。這是南安市惠企政策落地見效的生動實踐,更是南安市紀委監委聚焦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政策及時惠及各類企業的一個縮影。
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地尤為關鍵。南安市紀委監委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作用,督促市工信局主動與企業對接,針對不同規模企業,“頭部”企業、“腰部”企業以及成長型企業,分門別類提出不同政策。有了好政策,還需要讓企業看得懂、用得上。在南安市紀委監委駐市工信局紀檢監察組的推動下,市工信局在行政服務中心商事登記區設立政企直通車(優企惠企)窗口,讓企業只進“一扇門”,就能“一站式”享受政策紅利,打通惠企政策從部門直通企業的“綠色通道”。
“以前正常網簽到備案,快一點的話也要一個多星期,現在只要在網簽系統設備上操作,就可以很快完成網簽備案整個過程。”南安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營銷負責人陳先生感慨到。陳先生所說的“網簽系統”,是南安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2021年啟用的“互聯網+房屋交易一趟不用跑平臺”,也是泉州地區首個實現房產交易合同網簽備案全程網辦的平臺。
依托“互聯網+”賦能,是南安市紀委監委監督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特色做法。為及時回應、幫助解決企業關于營商環境方面的“第一手訴求”,南安市紀委監委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服務企業各業務環節的“全鏈條”監督體系,破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從“反復跑多趟”到“一趟不用跑”,實現辦事企業和群眾用“一網”,辦好“一件事”。
企業群眾辦事便利、滿意度是衡量營商環境的重要標準。為及時了解企業所需、困難所在,南安市紀委監委充分當好貼身服務“店小二”,組織“服務企業小分隊”,持續開展走訪服務企業活動。在全市精選39家企業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組織172名紀檢監察干部“敲門”監督,深入一線服務,摸排出企業難點堵點問題162個,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舉一反三,逐項解決,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松綁鼓勁、鋪路護航,不斷提升企業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同時,南安市紀委監委跟進開展“局長走流程 組長督整改”專項活動,發揮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跟進督促27個職能部門“局長走流程”41項,針對查擺出來的42個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形成閉環督辦管理,推動專項活動走深走實、落實落細,有效提升服務質效。
“有這個規定和承諾,對企業是一種激勵,企業會辦得更好。我有決心,通過抓好黨建、誠信經營、以人為本來發展我的企業。”為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親”“清”政商關系,南安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政商交往企業“八個不得”負面清單,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既守住底線、把好分寸,又積極作為、靠前服務,督促推動開展“親清營商我帶頭”活動,發動各鄉鎮(街道)商會、71個異地商會和935家規上企業、三大市屬國有集團公司簽訂“爭當五個表率、信守五個諾言”承諾書,引導政企合力助推優化營商環境。
“‘親’‘清’得宜,方能行穩致遠。我們將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把監督推動營商環境優化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以‘硬監督’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提振企業創新發展信心,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南安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安市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