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機關食堂餐飲浪費說“不”
陳姍姍(石獅市紀委監委駐政府綜合系統紀檢監察組干部)
中午,我們如往常一樣來到了機關食堂,準備享用今日的午餐。自從食堂開展“踐行文明餐桌制止餐飲浪費”專項宣傳活動以來,堂食對我而言成為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進門便是兩塊寫著“倡導文明餐桌、樹立節約美德”的立牌,墻面、窗口和餐桌上,有序地貼著“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珍惜糧食”“光盤行動”等為主題的公益廣告和提示語。飯畢,在收盤子的工作人員處,還可憑“光盤”領取免費隨機水果等餐后獎勵。
“食堂打飯的師傅一直給得很慷慨,”工作了多年的同事笑著說,“但也有一個問題,吃不完就浪費了。”
這兩年,石獅市紀委監委緊盯餐飲浪費問題,把制止餐飲浪費作為糾“四風”樹新風的重要內容納入監督檢查,強化日常監督。機關食堂是我們組的“四風”查訪點,我們多次到機關食堂管理處同負責人座談,建議開展如簽署倡議書、簽名板等調動積極性的活動,均得到了采納。
前幾天,我們組又會同市府辦在公務大廈食堂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光盤行動”承諾簽名活動,鼓勵用餐干部職工踴躍簽名,主動加入光盤行動行列,從自身做起,“光盤離席”,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今天來吃飯的同志,成功‘光盤’后便可以在簽名板上簽名。”
“水果獎勵也是光盤之后才能領取。”
簽名活動起到了激勵效果,那如何長期堅持下去?
“從源頭解決是工作的重點。要調整供餐量,嚴控窗口工作人員打菜打飯量,按照‘少量多次、按需取餐’原則,引導用餐人員適量取餐、節儉用餐。”
“可以增設文明用餐督導員,負責日常監督和引導提醒,及時制止浪費行為,讓用餐人員自覺樹立節儉意識和危機意識。”
“餐前、餐中、餐后相應的監管制度機制要建立起來。”
……
大家商討著食堂餐飲各環節的節約管理。與此同時,我們組定期或不定期對有關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促進責任落實、問題整改到位。
現如今一到飯點,食堂內人聲鼎沸,隨處可見的宣傳標語顯然格外引人關注,大家也在潛意識中慢慢養成節約的好習慣。飯后,一個個“干凈”的盤子被送往餐具回收處,近千人就餐的食堂,有時候剩菜剩飯還裝不滿一個回收桶。“泔水桶平時都是滿的,現在改善了特別多。”負責清掃的食堂師傅笑著說。
諸葛亮的《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即使在現今社會,樸素持家、勤儉興業依然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如今我工作半年,制止餐飲浪費成為一項長期堅持且作為常態化監督重點的任務。同時,我們自身也應當率先垂范,切實以黨員干部的模范行為帶動好風氣,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全民日常自覺行動。
厲行節約一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回想紅軍長征過雪山草地吃著野菜、草根、樹皮充饑,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帶領全國人民共渡大饑荒的艱苦年代,改革開放以來解決了13億人口溫飽問題的艱辛歷程……我們更應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機關食堂樹杜絕餐飲浪費標桿,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常行節儉事、爭作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