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在全市首推“反向提示”機制,助力審批服務正向提速
來源:泉州通客戶端 發布時間:2021-11-18 11:04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習慣把錯題整理成“錯題本”,以便今后能及時查缺補漏、提高效率。在洛江,就有這樣一本營商環境“錯題本”,針對企業、群眾在辦理審批、準備材料時容易忽視、填錯的內容作出專門的“反向提示”,幫助企業、群眾提高報送材料的“正確率”和一次辦成率。日前,記者前往洛江,探訪營商環境“錯題本”的秘訣。

有了“錯題本”

2天不到辦結審批事項

位于洛江區雙陽華僑經濟開發區的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二期擴建1號廠房建設現場,2個多月前還是一片荒地,如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據該項目現場負責人王杰峰介紹,項目已完成樁基施工,正在進行承臺鋼筋綁扎。

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二期擴建1號廠房建設現場,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談起項目的快速推進,王杰峰提到了一本“錯題本”。“今年5月,我們在申請辦理園區廠房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因對容積率的調整等事項不夠熟悉,多次修改、補充材料,導致原本可以3天辦結的事項,用了10天才完成。”王杰峰說,洛江區紀委監委推動區行政服務中心在全市率先推行審批服務“反向提示”工作機制后,今年9月,公司向區住建局申請辦理園區廠房施工許可證和人防易地建設審批,區住建局窗口人員上門服務并講解該窗口審批事項的“錯題本”,“講解后,我們按照要求一次性遞交所需材料,審批窗口僅用了不到2天時間就完成審批事項,拖了許久的項目終于可以開工了!”

審批服務“反向提示”工作機制的推行得益于洛江區紀委監委走訪過程中發現問題以及“風險防控提示手冊”所帶來的啟示。據洛江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林速輝介紹,區紀委監委干部通過前期走訪座談式、辦事體驗式、蹲點暗訪式調研企業辦事流程發現,企業在辦理業務時,經常容易忽略某些材料、填錯某些信息或多準備某些已簡化的材料,增加了跑動次數,降低了一次辦成率。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了解到區法院在辦事窗口向企業贈送風險防控提示手冊,幫助企業從源頭防范法律風險的做法,我們立即召集有關審批部門商討提出創新審批服務‘反向提示’工作思路,得到大家的贊同和肯定。”林速輝說,會后,區紀委監委便督促各審批窗口對辦理審批服務事項過程中發現的企業比較容易疏忽遺漏、理解偏差、材料提交錯誤等具體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挑選出最頻繁出現、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形成各窗口審批服務的“反向提示”清單初稿。

隨后,區紀委監委推動區行政服務中心召開會商會審,驗證“錯題本”的防錯、糾錯針對性和準確度。很快,這本“錯題本”不僅通過各窗口投放、推送中心微信公眾號等舉措推廣,還依托“涉企審批上門服務日”、項目1+N會商會審、涉企審批黨群服務站等多種服務機制,利用開展上門服務、黨群服務的機會,直接向企業講解推薦。

推行“反向提示”

“一次辦成率”提高15%

梳理“錯題本”的過程也是各個審批窗口的一次“自我體檢”。正如洛江區自然資源局審核審批股股長黃開明所說:“我們梳理企業申請建設工程規劃、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審核中容易出現的錯題清單,并在這樣的‘自我體檢’中促進審批流程更加規范、更加便捷,服務也更加到位。如申請人在辦理業務時,我們主動詳細告知某些材料屬于可調用的證照(批文)或部門可流轉取得的某些已簡化的材料。涉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有關中介設計服務的,提醒企業讓委托中介提前對周邊規劃做詳細調查,注意避免因方案文本文字、指標核算、結構和立面設計等原因反復修改文本影響辦事效率。”

洛江區行政服務中心業務審批窗口擺放著“反向提示清單”。

據了解,自2021年9月推行審批服務“反向提示”工作機制以來,洛江區行政服務中心已通過窗口主動向企業、群眾送出100多份“反向提示清單”,通過“錯題示例”為樣表填寫“背書”補強,窗口審批服務事項一次辦成率提高了15%,減少了企業、群眾跑動次數,增強了辦事企業、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同時,通過不斷優化審批服務事項的流程、環節,動態調整省網上辦事大廳的“一趟不用跑”和“全流程網辦”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截至2021年10月,區直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533項,其中實現“一趟不用跑”1386項,占比90%,“全流程網辦”事項1015項,占比66%。

洛江區紀委常委、監委委員顏衛東表示,通過推行涉企服務“反向提示”機制,著力破除服務效能、政策落實、紀律作風等關鍵環節的“中梗阻”問題,下一步,將繼續推動落實涉企服務“四個機制”,力爭自由裁量權規范化、政務服務標準化、企業辦事便利化、市場秩序法治化,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強有力的紀法保障。

記者:許雅玲

通訊員:陳靜雯

圖:許雅玲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