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題整治”營商環境熱點難點問題進展如何 請聽部門怎么說
來源:泉州市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1-10-28 09:45


泉州市紀委監委按照“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總體思路,結合公開征集營商環境“點題整治”選題和走訪企業、訪談群眾等收集的問題,選取部分企業、群眾密切關注的問題開展“點題整治”,研究確定“整治惠企政策兌現‘難慢遲繁’”“整治辦事窗口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便民措施不到位”等5項內容為整治選題,由13家市直單位牽頭推進。

“點題整治”營商環境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以來推進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成效?讓我們來聽聽牽頭單位有關負責人怎么說。

1.整治惠企政策兌現“難慢遲繁”等問題,推動惠企政策兌現精準高效、公開透明。

肖金樹泉州市財政局黨組成員、總會計師:

市財政局嚴格落實“點題整治”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印發整治工作方案,靶向提出加快線上兌現平臺建設、抓好惠企政策流程再造、優化惠企資金直達機制等10條措施,會同24個政策主管和聯審部門,以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改革為抓手,強力推進惠企政策兌現“難慢遲繁”等問題整治。

截至目前,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建成試運行,已注冊企業839家,訪問量達16042人次,企業登錄平臺PC端和手機端(閩政通—泉惠企)即可實現申兌服務;梳理免申即享獎補項目32個,直接兌現獎補資金2.11億元,即申即享獎補項目線上流程精簡為6個,壓縮50%以上;編印申報指南匯集16個部門、171項政策,多渠道公開宣傳解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綠色數字技改等政策21份,正在修訂扶持企業改制上市等政策6份;惠企資金限定6日內撥付至企業,強化動態跟蹤督促,已兌現市級惠企資金7.8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88.19%,比去年同期提高17.5個百分點;在線上平臺設置公告專欄,已公告獎補資金7.35億元。

下階段,將繼續推動惠企部門抓細抓實惠企政策績效評價,建立健全政策常態化調整優化機制,精準施策;強化動態跟蹤督促,推進惠企政策兌現再提速,確保市級惠企資金10月底前完成兌現;加快推進線上平臺功能優化和縣(市、區)平臺對接,確保12月底前市、縣兩級平臺全面融合,在全市推廣使用,提高惠企政策精準服務質效。

2.整治辦事窗口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便民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推行網上審批“掌上辦”,切實便利群眾、企業辦事。

許玉斌 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副主任:

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弘揚“馬上就辦”精神,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拓寬咨詢服務渠道,提供窗口、電話、網絡咨詢等;健全窗口服務機制,推行高頻事項節假日窗口不停休服務制、非高頻事項節假日預約服務制;推行窗口值班長負責制,實施窗口無否決權制度,進一步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全面梳理“網上辦”“掌上辦”政務服務事項,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2058項事項可進行在線申報,占比98.9%;19120項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占比85.72%。上線“村(居)智助服務系統”,覆蓋全市13個縣(市、區)的所有村(居),全面推行村(居)證明全流程“掌上辦”,解決村(居)外出人員開具村(居)證明需回原戶籍所在地問題。

下階段,將圍繞“機制活”,從“放管服”改革全維度發力,“放”要放出活力、“管”要管出規范、“服”要服務出水平,切實做到便利群眾、企業辦事。

3.整治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等問題,打通數據共享渠道,提升政務、便民服務信息化水平。

楊凱揚 泉州市數字泉州建設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市數字辦針對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等問題開展整治。一是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由單位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落實,牽頭科室定期、不定期召開專題工作會,加強與市直部門及縣(市、區)的溝通協調,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二是制定完善管理規定。制定出臺《泉州市政務數據管理規定》,加強政務數據資源匯聚采集和共享應用管理。三是開展營商數據攻堅行動。成立優化營商環境數據需求匯聚攻堅小組,聚焦破解當前“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數據共享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圍繞國家營商環境評價18個評估指標,廣泛收集數據需求,推動相關數據匯入市政務數據匯聚與共享應用平臺,共實現159項營商環境數據匯聚。

截至目前,市匯聚共享平臺共匯聚數據總量超50億條,為全市各級各部門提供2000多項數據批量交換服務,發布數據服務接口200多個,支持了市、縣兩級部門在線數據調用服務,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服務。

下階段,將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數據攻堅行動,以數據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政務數據匯聚,確保應登盡登、應匯盡匯、完整準確。同時,加強與省數字辦溝通銜接,按照先易后難,推進市級系統、省級系統、國家級系統逐步完成對接,配合相關部門共同推動數據匯聚。

4.整治行政執法中選擇性執法、自由裁量權行使不規范、監管執法不力等問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郭惠昆泉州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市司法局積極推動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一是規范執法行為。出臺《關于印發泉州市開展規范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開展執法專項整治,建立全市統一的行政執法公示平臺。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的通知》,明確六大方面33項具體意見措施。印發《關于開展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市行政執法機關開展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工作。開設“點題整治”營商環境熱點難點問題專題專欄,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和郵箱。二是提升執法能力。組織水利、司法、體育等系統500多人參加執法資格考試。為10103名行政執法人員換發新版行政執法證件。籌備全市行政執法資格考試工作,報名參加考試人數計4096人。組織開展新《行政處罰法》專題學習培訓,匯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21年修訂)施行通用指引》。三是探索包容審慎執法。印發《關于建立不予行政處罰、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試點工作的通知》,7支執法隊伍初步梳理擬公布實施的不予處罰事項清單有210項,從輕處罰事項清單18項,減輕處罰事項清單3項,被多家媒體刊載并被國家發改委作為地方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典型向全國推廣。

下階段,將持續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在全市行政執法部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制度,開展案卷評查,強化執法人員培訓,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

5.整治中介機構服務耗時長、收費高、質量差等亂象,不斷優化市場環境。

★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王宗鋒 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市發改委依托市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中介超市,積極引導有資質機構入駐中介超市,組織開展工程咨詢單位專項整治行動,對市場行為是否與備案信息相符、執業情況、合同執行情況、收費標準、服務過程等方面進行重點審查。通過規范合同文本、引導優質單位入駐、實行服務質量評價、設置舉報專欄、出臺編制工作指導意見、嚴格中介選取、開展隨機抽查、落實獎懲措施等舉措,進一步規范中介單位及執業人員執業行為,提升我市工程咨詢中介單位整體水平。

截至目前,共有近160家取得資信的工程咨詢機構入駐泉州市工程建設審批管理系統中介超市,其中甲級資信工程咨詢機構近110家。完善中介單位評價整治機制,共完成87個項目前期指導,并對23個項目服務質量進行評價。

下階段,將加強宣傳引導和監督檢查力度,主動靠前服務,積極會同縣級發改部門,建立項目審批全流程臺賬,定期共享中介機構服務質量評價信息,促進中介單位健康發展。

★泉州市數字泉州建設辦公室

楊凱揚 泉州市數字泉州建設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市數字辦推動中介機構服務整治取得實際成效。一是取消強制入駐。從事信息化項目的中介服務機構可自主選擇、自行承諾入駐網上中介超市,不再要求必須先入駐才能提供中介服務。二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采用“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在3-5個工作日內對入駐中介超市的中介服務機構進行檢查,不符合入駐條件的予以退出入駐。

截至2021年10月19日,有75家符合服務事項資質要求的中介機構入駐網上中介超市;有31家業主單位在泉州市審批服務網上中介超市進行項目委托,70項中介服務事項委托(其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暨初步設計方案46項,信息系統監理服務11項,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9項,第三方檢測、測評4項)。

下階段,將加強對中介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管,并鼓勵具備資質的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網上中介超市,提高服務監管水平。

★泉州市財政局

任秀斌 泉州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市財政局針對部分會計資產評估行業中介機構執業不夠規范、質量偏低問題,圍繞是否依法經營、是否按時履約、是否存在擅自提高收費、是否存在業務審計評估報告質量不高、執業質量低等問題開展“點題整治”,抓本級、帶系統,在全市會計資產評估行業中介機構中全面推進。

目前,本級26家會計師事務所、34家資產評估事務所、各縣(市、區)481家代理記賬機構全部按要求完成自查自糾,制定落實整改措施。市級和各縣(區、市)財政局在所屬會計資產行業中介機構自查自糾的基礎上,組織督查組深入行業調研和督導,掌握整改落實情況,為建章立制和總結提高打好基礎。

下階段,將繼續推進會計資產評估行業建章立制,引導行業增強服務意識,提升行業社會責任,依法執業,推動行業規范發展,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做貢獻。

★泉州市資源規劃局

黃三多泉州市資源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市資源規劃局持續加強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機構的管理、監管和服務。一是對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多測合一”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壓縮中介服務時長,減輕企業負擔。二是明確要求使用財政或國有資金的項目,必須通過中介超市選擇中介機構,鼓勵社會投資項目通過中介超市選取中介機構。三是對中介機構實行“一項目一評價”星級評價制度,采取星級評價與投訴舉報相結合的方式,對在報名、選取、履約、評價等環節中存在違規行為的中介機構,按照情節輕重,進行相應的處理。四是在門戶網站建立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機構服務專欄,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和郵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截至10月15日,共有129家中介機構經審核入駐泉州市審批服務網上中介超市,每類中介機構入駐均在2家以上,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下一步,將推進完成主管的7類中介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把違規行為嚴重的中介機構列入黑名單,并及時推送給泉州市審批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公開接受監督。

★泉州市生態環境局

林榕加 泉州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   

市生態環境局認真組織開展“點題整治——中介機構服務耗時長、收費高、質量差等亂象”專項整治,制定實施《泉州市環評技術中介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建立“環評文件編制質量月考評”與“信用管理”“網上中介超市入駐管理”相掛鉤的機制,公開公布監督舉報方式和懲戒結果,形成覆蓋全市范圍的環評中介技術機構考評結果、考評信息、失信記分結果全公開,實現對環評中介技術機構的指導、督促、震懾、懲戒效用,有效促進中介機構恪守職業操守、提升環評文件編制質量,保證環評文件的科學性、權威性。

截至目前,已完成2021年1月-9月全市審批的855份環評文件編制質量考評,對考評結果予以公開。同時,對月考評及日常考核過程中發現的環評文件編制過程中存在嚴重技術質量問題的17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啟動失信記分懲治措施。

下階段,將持續開展中介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按時保質開展環評文件編制質量月考評,適時組織對已審批的環評文件開展技術復核復查,進一步提升環評技術中介機構服務水平。

★泉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王惠萍 泉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市住建局采取“1+N”的方式部署落實住建行業中介機構整治工作,制定出臺一份總方案以及施工圖審查、工程造價咨詢、招標代理、工程質量檢測、房屋安全鑒定、房地產經紀、房地產估價、房屋征收等八類中介機構專項整治方案,確保有的放矢、靶向施策,同時設立舉報電話、郵箱,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通過組織企業開展自查自糾、“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投訴舉報問題核查、跨部門聯合整治等方式,對八類住建行業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全面展開問題整治,發現一批、曝光一批、整治一批、規范一批中介機構突出問題。

截至目前,已組織全市833家中介機構開展自查自糾;出動執法人員542人次、專家373人次,檢查中介機構735家、項目432個、成果文件526份;收到投訴36件,辦結35件,正在辦理1件;發現問題1008個,已整改836個,其余正在督促整改中;二手房市場下架不符合規范的平臺房源22062套;通報批評中介機構68家、約談53家,有效凈化了中介市場秩序。

下階段,將制定出臺《全面建立住建行業信用承諾機制實施方案》《泉州市住建局行政審批服務中介超市管理制度》等文件,修訂完善《泉州市住建局關于加強住建行業市場主體和中介機構監管的規定》,建立健全住建行業監管長效機制,鞏固提升中介機構“點題整治”成效。

★泉州市交通運輸局

傅遠輝泉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三級調研員:

市交通運輸局全面梳理排查交通運輸行政審批中介機構,突出交通建設項目中介服務機構為重點,落實行業監管職責,做好動態評價工作,完善懲戒機制。先后對全市列入2021年度信用考核的普通國省干線項目中介服務、工程造價、工程設計變更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積極做好動態評價工作,引導我市公路工程勘察設計中介服務機構進駐“網上中介超市”,并指定專人對中介機構動態管理,按“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思路,實行“一事一評”和年度總評相結合的評價辦法,對中介組織服務質量進行評價。

目前,經市交通運輸局審核通過納入“網上中介超市”管理的審批服務中介機構共有32個,均未發現存在服務質量問題或違法違規行為,未發現存在相關的不良行為。

下階段,將進一步履行行業監管職責,對現有的招標文件范本進行更新修訂后予以公布,將“點題整治”與優化營商環境、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更緊密結合起來,確保管理到位、服務高效。 

★泉州市應急管理局

劉海明 泉州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

市應急管理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領域中介機構執業行為排查治理。一是開展專項整治。組織開展安全評價機構執業行為執法檢查,規范機構執業行為,全面凈化市場環境。行動期間,檢查安全評價機構17家、安全評價報告548份,下達執法文書10份。二是規范技能培訓考試。利用泉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現有場地設施設備和師資力量,建設全市安全生產資格集中考試點,集中開展資格考核考試,切實加強考試過程管理,實現安全培訓考試“教考分離”,推進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同時,對全市11家安全生產培訓機構進行全覆蓋執法檢查,進一步規范培訓市場。三是依法核發培訓補貼。依托“福建省補貼性職業培訓管理平臺”,組織對申報安全技能提升行動培訓補貼的對象進行嚴格審核比對,對12955名高危行業領域《特種作業操作證》取證人員實施每人800元的見證補貼,累計依法核發補貼1036.4萬元,規范引導特種作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

下一步將以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施行為契機,加強宣傳引導,嚴格執法檢查,對專項整治中發現安全評價機構、生產經營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嚴處重罰,加強中介機構監管,規范中介服務行為,促進中介市場健康發展,確保“點題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泉州市衛健委

曾奕民泉州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市衛健委積極推動“點題整治”取得實際成效。一是重新修訂管理規定,明確衛健中介服務組織的主體范圍、適用事項、承諾時限、收費要求、責任義務、評價登記、獎勵處罰、法律責任等。二是加強中介機構監管。6月17日召開進駐中介超市的5家檢測機構工作交流座談會,深入了解服務事項,收費標準和服務質量等內容。這些檢測機構是由原省技術監督局發證,收費情況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由市場自主定價。1—8月份進駐中介超市的5家檢測機構(福州長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中科匯聚(福建)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匯順檢測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科瑞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廈門市廈環環境監測服務有限公司 )與17家公司簽訂《委托檢測合同》,共為企業及醫療機構提供衛生檢測、產品檢驗報告26份。

下階段,將積極引導中介服務機構守法經營、優質服務,增強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自覺執行收費的有關規定,主動優化服務流程,細化服務措施。同時,對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信用等進行知情評價,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

★泉州市林業局

劉必成 泉州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市林業局專題研究部署林業中介機構服務質量調研專項活動,制定工作方案,在業主、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和中介機構三方深入開展調研走訪,公開舉報渠道,全過程、全方位在本市推進涉林服務中介機構的監管。

經梳理排查,目前進駐行政服務中心中介超市的涉林中介共30家,2021年以來在我市從事編制伐區設計的中介機構18家,編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中介機構27家。我局每半年對全市林業中介服務質量進行評價評分,并把評價評分在局門戶網站和行政服務中心網站公布;2021年上半年,進入“紅榜”的編制伐區設計類的為15家、編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為21家,無進入“黑榜”中介機構。嚴格涉林中介機構進入中介超市的審核把關,對納入“黑榜”或存在其他問題的中介機構一律不予核準。嚴格落實政府投資類涉林項目中介必須在中介超市中進行線上選擇的相關要求,進一步提高政府投資類項目中介服務質量。督促審核審批人員自覺與中介機構實現“物理隔絕”,督促中介服務機構提升服務水平,提升涉林項目報批效率,促進審核審批環節廉潔運行。

下階段,將持續抓好中介監管各項制度落實,進一步完善中介機構評價評分“紅黑榜”制度,更好地發揮“紅黑榜”制度在督促涉林中介提升服務質量上的作用。

★泉州市水利局

林方亮泉州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市水利局積極推動“點題整治”取得實際成效。一是制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機構“點題整治”工作方案》,圍繞中介服務機構存在的服務耗間長、質量差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并在市水利局網站設置“點題整治”專欄,公布有關舉報電話、郵箱,接受群眾舉報。二是對今年上半年承接市水利局行政審批事項的7家中介服務機構服務情況開展評價,形成評分結果予以對外通報。同時,通過泉州市審批服務網上中介超市對2件審批件的中介服務情況在線評分、實時公開。三是清理整治入駐平臺中介服務機構,截至目前,已完成入駐的83家涉水審批中介服務機構資料再審核,清退33家不符合要求的中介服務機構。四是壓縮水保方案修編時限,對超過30日不能完成修編的將視為評審不通過,一年出現兩次評審不通過的情況,將根據《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實施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信用監管“兩單”制度的通知》等規定納入“重點關注名單”予以懲戒。

下階段,將繼續做好入駐平臺中介服務機構的清理整治,持續開展中介服務情況評分,并對部分中介服務機構開展檢查抽查,通過持續整治形成合力,督促中介服務機構規范執業行為,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營商環境優化。

下階段,泉州市紀委監委將繼續統籌推進,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落實整治任務,形成整治合力,把整治階段性成果與建章立制結合起來,切實推動解決問題背后的體制機制問題。堅持開門整治,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點題整治”工作成效的首要標準,對群眾反映問題和利益訴求及時回應、妥善處理,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適時開展成果評價和群眾滿意度測評,確保“點題整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