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都烈士
人物簡介
劉廷都(1922-1946年),化名劉國華,福建晉江東石人。抗日戰爭爆發后,他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3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后任中共沿海區委組織委員、中共沿海區特派員兼中共塔頭村黨支部書記、中共晉江縣工委宣傳委員。1946年5月,在泉州中心縣委組織的武裝籌款行動中,不幸被捕。在獄中,面對酷刑的折磨和名利的誘惑,始終堅貞不屈。同年6月18日,被敵人秘密活埋在泉州東門外,壯烈犧牲。
□記者 陳森森 通訊員 洪逢春/文 晉江市委史志室/供圖
晉江市東石鎮塔頭地下革命斗爭史館日前舉行開館儀式
日前,晉江市東石鎮塔頭地下革命斗爭史館開館儀式在東石鎮塔頭劉村舉行。80多年前,這里是懵懂孩童求學的中山小學,更是黨組織活動的秘密交通站。烈士劉廷都就是在這所學校,以校友的身份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在黨組織的親切關懷培養下,逐步成為有志的革命青年。
劉廷都,1922年9月2日出生于晉江東石鎮塔頭村一戶普通農民家庭。1936年,朱漢膺、何邦基等人先后來到塔頭村中山小學任教,和當時任中共晉南縣委書記的黃國英接上關系,把革命的種子播種在沿海地區。劉廷都這時正在中山小學讀書,他聰明好學,進步較快,和劉國良、劉長華等都成為學生中的骨干,得到了重點的培養。
1939年7月,經李剛、許運伙介紹,劉廷都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他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崢嶸歲月。當時,黨組織的同志經常到塔頭村中山小學聚會、研究工作。在學校領薪水的只有何邦基和朱漢膺,收入有限,要供應來往同志的生活開支,有一定的困難。劉廷都了解這一情況后,瞞著他的父親,把家里的日用品和磨坊里的小麥、面粉,拿到學校里,供應來往同志食用。
盡管家庭生活壓力大,劉廷都還是把革命事業放在第一位。他廣泛地和同村青年接觸,宣傳進步思想,培養發展進步青年加入黨組織。不久,經他介紹,劉維長、劉廷如等人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劉廷都為人坦率忠誠,善于聯系群眾,團結同志,在青年中享有威信,受到同伴的尊重。1941年春,中共泉州中心縣委書記許運伙主持成立中共沿海區委,劉廷都任組織委員。之后,他進一步在沿海發動群眾,布置塔頭支部的黨員分別通過親友等關系,在附近村莊中發展可靠的群眾以擴大革命隊伍。1943年,劉廷都被任命為中共沿海區特派員兼塔頭村支部書記,領導塔頭、呂宅、港塔、科任4個黨支部,他的工作更加繁重了。
彼時,劉廷都已被國民黨反動派列入黑名單,要求軍警偵察他的行蹤。1943年冬,劉廷都到內坑后山村開展隱蔽的革命斗爭。在后山村,他時常講革命故事對同志們進行啟發教育,贏得同志們的尊重。一年來,劉廷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和許遠目、陳相鏢等武工隊員一起,配合后山黨支部多次進行打擊反動派的武裝斗爭。
在這期間,劉廷都根據組織決定,秘密回塔頭村動員劉廷竹、劉廷慶、劉長來等脫離生產參加革命,還培養了劉基固、劉聲點等一批黨員骨干。1945年4月,中共泉州中心縣委在安海十九間召開干部會議,成立中共晉江縣工委,鄭家玄任書記,王經賢任組織委員、劉廷都任宣傳委員,參與晉江縣工委的領導工作。
1946年5月,劉廷都、劉長來被捕,押禁在泉州開元寺內的國民黨保安第九團團部。在刑庭上,劉廷都當眾義正詞嚴地痛斥敵人:“日寇才投降,你們就拿起屠刀,迫害自己的同胞,你們的良心何在?”在審房中,他還不忘囑咐難友劉長來:“我們要堅持下去,不能害人,你把一切都推到我身上,就說是我叫你來參加的?!豹z中的難友們互傳他的英雄事跡,無不被他堅貞不屈的意志所感動。
1946年6月18日,劉廷都和劉長來被敵人秘密押到泉州東門外。途中,他們一邊忍受敵人的毒打,一邊高呼:“打倒國民黨!”“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臨難時,劉廷都面不改色,從容就義,時年僅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