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9-21 08:49

一到農歷五月,布谷鳥就興奮起來,五更時開始不停地鳴叫。只等小南風一吹,麥梢見黃,田里的麥子就要熟了。其實在小南風馬不停蹄即將抵達平原的夜里,農民們就早早起身,隔著夜色傾聽麥子成熟的聲音。麥熟一晌,收麥子是等不得的。

爺爺把麥穗攤在手心,細數剝離出的麥子來判斷年成的好壞,一粒粒數過后,便不住地念叨:“好收成!好收成!”滿足的目光漫向田野,一副陶醉的模樣。這個時節,家家戶戶會把開水、燒餅、油條等一筐一筐地送到地頭,渴了就喝、餓了就吃,吃好喝好不少打糧食。夜晚,村頭的空地上依然燈火通明,人們毫無倦意地駕駛手扶拖拉機拉著石磙在土地上不停穿梭,直至把大片大片松散的土地碾壓成結結實實的打麥場,等著迎接收割的麥子。

這個時節,學校都放麥假,孩子們快樂而又忙碌。搶收麥子的體力活大人們來干,而拾麥子,則是很多孩子愿意做的事情。大人們在麥田里搶天奪時收麥、裝車,拉往打麥場,他們的勤勞感染著孩子們,大家很小就懂得“粒粒皆辛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太陽躺在天際線下遲遲不肯露頭,村里的孩子們便三五成群,提著竹籃,嘴里塞滿仍在咀嚼的饃饃,雀躍著朝村外的麥田里奔去。不久后,睡醒的太陽一躍而起,孩子們的身上灑滿了如同麥子一樣金色的光。

麥田里,大人們彎下腰,四溢的汗水濕透了衣裳,飛舞的鐮刀把一列列的麥子整齊放倒,喜悅而虔誠的表情使麥事變得神圣起來。裝滿麥穗和麥秧的架子車、手扶拖拉機匆忙地從麥田趕到打麥場。田間小道或大路上不斷有調皮的麥穗在顛簸中偷偷溜下來,散落在路邊。這些不聽話的麥穗就是孩子們尋找的目標,孩子們眼疾手快地撿拾起來,用剪刀剪下麥秧,只留下飽滿的麥穗扔進竹籃。隨著日頭升高,孩子們的竹籃也裝滿了麥穗。

那時,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男孩叫勇敢,他動作很慢,看著我們裝滿麥穗的竹籃,他“哇”的一聲就哭了。大伙兒走出幾步又回過身來,等邊哭邊走的勇敢跟上后,兩名身手敏捷的孩子,搶過他的竹籃,躡手躡腳跟在路上走過的架子車后面,似快樂的小倉鼠,從車后面飛快抽拽出麥穗,你一把、我一把,三兩下就在勇敢的小竹籃里塞滿了麥穗。破涕為笑的勇敢舉著重重的竹籃跟在大伙兒后面,走走歇歇,不時仰臉看看已攀上頭頂的太陽,擦著汗水和泥土涂成的花貓臉,跟著小伙伴們聚到村口。大家約定,誰也不能把今天幫勇敢的事情告訴大人。言畢,就蹦跳著各自回家了。

接下來,我們會把整個麥假拾來的麥穗,小心翼翼地裝進小筐里,跟著大人們送到打麥場,攆磙、揚場、打麥、曬麥,直到把一袋袋濃香的新麥子顆粒歸倉,全家人才安心。(馬震宇)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