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藥去疴凈化網絡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8-31 15:46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麗

針對網上不良粉絲文化等問題,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部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圍繞明星榜單、熱門話題、粉絲社群、互動評論等環節,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清理涉粉絲群體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督促網站平臺規范和引導粉絲理性追星。

整治不良粉絲文化十分必要。“粉絲”,特指對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產生非比尋常的認同甚至欽慕之情的人。“飯圈”,指代因喜歡同一明星或事物而自發形成的粉絲群體。事實上,近年來“粉絲”“飯圈”與“非理性”頻頻關聯,一次次引發社會議題。最新的例子,自警方近日通報藝人吳某凡涉嫌強奸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后,在一些“粉絲”群和網絡話題下,有人竟然商討組團“探監”“救人”。這些初聽讓人目瞪口呆、細想讓人不可思議的極端荒唐言論,值得警惕。近年來,一些流量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因打架斗毆、嫖娼、吸毒、代孕、強奸等,一次次成為輿論焦點,暴露出國內娛樂圈存在的畸形病態問題。

那些所謂的“流量明星”究竟是靠什么本事把“粉絲”弄得五迷三道,“飯圈文化”何以如此畸形?實際上,在“飯圈文化”中,“粉頭”等操盤手神通廣大,可操縱“粉絲”堵路堵機場通道、重復購買專輯等,制造話題,讓“流量明星”始終保持熱度。更有甚者,一些平臺與“飯圈”操縱者或明或暗聯動,信奉“偶像經濟”、流量為王,只要藝人能吸金,只要能給平臺帶來人氣,完全不顧其演技和德行,誰人氣高就拼命捧誰,甚至攛掇不同明星“粉絲”互相攻訐。當然,更“隱秘”的則是資本,唯利是圖,對藝人劣跡視而不見,甚至幫忙遮掩,成為畸形“飯圈文化”的金主。可以說,“飯圈文化”之怪,在于幕后操盤手、平臺和資本的逐利“合謀”,唯金錢至上,哪里還管什么公序良俗。

值得關注的是,“飯圈”正在成為互聯網空間異常活躍的群體。據報道,截至2020年3月,微博娛樂明星粉絲量累計總人次達192億。當“飯圈”群體為了他們的明星集聚表達時,往往缺乏理性,隨之帶來的傷害與負能量甚至完全背離“粉絲”的初衷。更為嚴重的是,變異的“飯圈”文化愈發頻繁地進入大眾視線、滲進大眾文化領域,甚至直接敗壞社會風氣、拉低道德和良知底線,嚴重影響和破壞年輕人價值觀的形成。

整治“飯圈”亂象,需要弘揚新風正氣,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扶正祛邪。未成年人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正向引導無比迫切。學校、家庭和社會要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偶像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年輕人去追積極陽光、富有內涵的“愛豆”,如被人敬仰的鐘南山、張桂梅等。藝人、平臺和企業,要發揮好各自的作用,遵紀守法、嚴以自律,以好的作品、經得起檢驗的優秀內容來打動人,讓自己真正配得上“粉絲”的喜愛。相關部門更需要加強監管、協同發力,打出組合拳,猛藥去疴、刮骨療毒,在治標的同時,拿出治本之策加強對娛樂、演藝、經紀等行業的治理,用法律武器對涉嫌違法犯罪者依法嚴懲,營造清新有序的行業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