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哨又名鴿鈴,是裝在鴿子身上的玩物,也是一種屬于民間的風物,有上千年的歷史。鴿子飛動時,鴿哨會發出悅耳的聲響。朋友這樣稱贊:有一種聲音,是從云端傳來的天籟之音。有一種聲音,聽到它就有一種想回家的感覺。這種聲音,就是鴿哨的聲音。
我喜歡鴿子,亦喜歡鴿哨。鴿子體態優美,兩只眼睛炯炯有神,站立時姿勢挺拔,飛起來呼呼作響,讓人頓生憐愛。飛翔在藍天里的鴿子,像天邊的朵朵白云,秀美漂亮。每當鴿子抖動著白色或銀灰色的雙翼劃過我的視線,我的心也會隨著鴿哨聲飄然而動,上下起舞,留下抹不去的回響。
第一次養鴿子,我十歲,它們是一位遠房親戚送給我的生日禮物。當我看到小紙箱里四只可愛的小灰鴿,轉著圓溜溜的黑眼睛怯怯地望著我時,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該用什么方式歡迎它們。我趕緊找來木棍、木板、鐵絲還有紙盒,做了一個簡易鳥箱。從此,照顧鴿子成了我課余生活的一件大事,喂食、喂水、洗毛、清理鴿籠……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鴿子慢慢長大,身體一天天結實起來,體態修長豐滿,羽毛油光發亮。這時候,可以給鴿子戴上鴿哨了。我便提著籠子去找二爺爺。二爺爺是做鴿哨的高手,能做出好幾種形狀的哨子。二爺爺二話沒說,便讓我進屋了。他一邊做,一邊給我講鴿哨的知識,什么四筒哨、五聯哨、梅花哨、九星哨之類的。沒多大工夫,一個精美的梅花哨就做好了。
鴿哨做好了,系鴿哨亦有講究。二爺爺讓我按住鴿子的翅膀,他小心翼翼地把鴿哨穿在中間四根尾翎的根部,然后把一根細鐵絲穿過哨鼻,兩端一搭一扣,鴿哨就牢牢地系好了,無論鴿子怎樣翻飛回旋,都不會掉。從此,每天早上,放鴿子、聽鴿哨就成了最幸福的事。鄰里的孩子,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那天上飛過的精靈。
每天,鴿子從窩里飛出,在我家上空翻飛,盤旋,給沉寂的院落增添了不少生機。哨音時而高,時而低,風大時則激越短促,風小時則悠遠綿長。在天高氣爽的時節,萬里無云,唯見鴿子在藍天飛舞,那情形十分美好。
印象里,鴿哨是北京最美的符號,有人說它是最能代表北京的聲音。那年到北京,我專門去胡同里尋覓鴿哨,可惜那次并沒有找到。難道那些曾經發出了靈動聲響的鴿哨,為時光的風塵所覆蓋?幸運的是制作鴿哨的技藝被傳承了下來,一本圖文俱佳的《北京鴿哨》,讓人可以一睹鴿哨的風采。
我的心靈深處永遠都保留著鴿子的身影。在一個又一個早晨或黃昏,當我陷入對故鄉的思念,我便將存放在抽屜里的鴿哨拿出來,吹一吹,那些美麗的鴿子似乎就會從心底飛出。(呂峰 于飛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