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滴”的一聲,安溪某藤鐵工藝品有限公司經辦人員就繳納了不動產登記費。
“以前來這邊辦事,要交錢只能用現金,比較麻煩?,F在方便多了,手機一掃就可以了?!苯?,在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面對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這名經辦人員感慨地說道:“雖然只是小事,但讓我們看到了政府的用心。”
“小事”的背后,離不開安溪縣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今年來,安溪縣紀委監委把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工作作為強化政治監督的一項重點工作,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策劃“我為企業解難題”主題實踐活動,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精準監督,推動關聯事項“打包辦”、高頻事項“提速辦”、所有事項“簡便辦”,切實解決項目落地、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黨風政風監督室和派駐紀檢監察組聯動監督(林偉彬攝)
“請問企業繳納社保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繳費渠道有哪些?可以通過網上自助繳費嗎?”近段時間來,安溪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組織部分紀檢監察干部“變身”辦事群眾,到縣行政服務中心一樓社保窗口咨詢辦理社保相關問題,體驗了解窗口單位工作作風。
“相比常規性的調研檢查、座談交流、個別談話,‘體驗式監督’更能精準的發現各種‘卡脖子’問題?!卑蚕h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劉木釵介紹,該縣紀委監委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向涉企服務難纏問題堅決亮劍,通過“體驗式辦事”“體驗式觀察”等方式,不定期深入到與營商環境密切相關的重點部門、行政審批部門和服務窗口辦理業務,以群眾和企業的視角,著力發現有礙優化營商環境的人和事。
據了解,通過“體驗式”監督,該縣發現了9大方面47條具體問題,向相關單位發出工作提示函12份,提出工作建議26條。
監督不止于發現問題,更在于切實推動問題的解決。針對發現的問題,安溪縣紀委監委依托“1+X”協同、“室組”聯動、專項巡察等監督機制,攥緊拳頭,精準用力,持續發力改善營商環境。
“涉及勘測定界、規劃、立項批復、環評等十多個環節、幾十項手續,如果沒有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全程代辦’,那至少要幾個月才能辦結,現在不到一個月就辦完了,為我們節約了時間和開支,少走了彎路。”談到不久前辦理的廠房建設項目手續報批的問題,安溪一家包裝企業負責人詹先生體會到了項目審批的“安溪速度”。
項目審批提速得益于安溪縣紀委監委與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探索建立的“企業吹哨、部門熄哨、紀委監哨”聯動監督機制。“紀委與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切實解決企業項目落地進程中存在的問題、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該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從今年2月份推行該聯動監督機制以來,已為8個招商項目、41家企業解決了60多項“急難愁盼”問題。
縣紀委監委與縣直有關部門開展聯動監督(林偉彬攝)
此外,在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還梳理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件事”集成套餐,目前已完成76項“一件事”集成套餐改革,位居全市首位;梳理企業、群眾迫切需求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打破居民辦事戶籍地或居住地,實現廈漳泉三地“社會保障卡停用”“公司申請準遷登記”等16個事項“異地代收”“省內通辦”。
“能線上辦的審批事項還有哪些還在線下辦?”“線上辦方便嗎?企業管理人員和群眾懂得操作嗎?”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每到一處,都會了解網上審批事項改革工作進展。
利用“互聯網+”、5G等現代技術,把符合條件的審批事項納入網上辦,讓企業和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行政審批事項,也是安溪縣紀委監委監督助力營商環境優化的重點方向之一。據了解,在監督推動下,該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正在牽頭籌建“一網通辦”平臺,推動數據多跑腿,企業和群眾少跑路。
“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體現了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風,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卑蚕h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緊扣職責定位,明確方向目標,找準問題,精準用力,開展全方位、全環節監督檢查,用鐵的紀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助推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
文:陳寶福、張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