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紀檢監察干部微故事】力度溫度實效一個不能少
來源:泉州市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1-05-08 10:15

洪國聯

(駐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紀檢監察組四級調研員)

到紀檢監察機關工作已快四年了。在這段時間里,從監督執紀、駐村抗疫到志愿服務,我經歷的故事有很多,但2017年12月的一次扶貧領域精準監督情景印象尤為深刻,感觸良多。

“32.18萬元基本農田管護資金已經撥到我們村里賬戶了,村里正著手用這筆資金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和機耕道路建設。這筆錢對我們村里的農業生產太及時、太重要了!謝謝你們!”

2018年4月28日,我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對某縣貧困村基本農田管護資金下達到村里的情況進行了抽查,跟對方剛講明去電意思后,電話那頭村委會主任激動地回答。

這事還得從之前一次監督工作說起。

“都到年底了,為什么貧困村基本農田管護資金還沒有下達?”2017年12月6日,時任市紀委駐市國土資源局紀檢組副處級紀檢監察員的我,帶隊赴某縣開展國土部門扶貧領域精準監督檢查工作。在聽完該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工作情況介紹后,我直奔主題問道。

“縣財政資金有些緊張……”局長大倒苦水,講了一堆實際困難。

洪國聯(右)到貧困戶家中,核實扶貧資金到位情況,向貧困戶發放扶貧問題舉報《聯系卡》。

“我想主要原因是你們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向貧困村下達基本農田管護資金,是國土資源部門出臺的精準扶貧政策措施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決策部署。不落實扶貧政策措施,就是不講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經查嚴重的話,甚至可能違反了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相關責任人是要受到紀律處分的。”我嚴肅批評道,會場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剛才我們督查組議了下情況,也向領導請示了,充分考慮你們落實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困難,解決這個問題,有三種方式讓你們選擇:一是立即整改,在這次督查工作情況通報印發前下達資金;二是在這次督查工作情況通報印發前仍未下達資金的,將通報你們存在的問題,并限期于12月30日前整改完成;三是至12月30日仍未下達資金的,駐市國土局紀檢組將呈報并建議市紀委追究縣政府及縣直有關部門的責任。”會議結束前,我明確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會議室沉寂了1分多鐘。

“我們馬上整改,爭取在督查組離開前將資金下達文件送到你們手里。”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鄭重表態。

上午9時30分,會議結束,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快步走出會議室。

當天下午,在地災戶安居工程檢查現場,該局長急匆匆向我們走來,帶來了資金下達文件,握著我的手說“想想真是后怕,幸虧你們督查組及時發現問題并嚴肅批評,不然我們將鑄成大錯。”我看了看文件,一臉鄂然:這么快?

原來,在上午會后,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立馬找上了縣財政局局長,向他轉達了督查組的意見。縣財政局局長旋即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隨后,兩位局長請示了縣長同意后,以最快的速度按照程序下達了資金。

回來的路上,我陷入了深思:700多萬元基本農田管護資金,之前近一年時間沒有下達,今天用6個小時就解決了,訣竅在哪里?

我想,一是要拿出監督力度,面對監督對象時,敢于亮出紀律紅線,嚴明紀律,精準點穴,發揮紀律的震懾作用;二是要注意監督溫度,按照寬嚴相濟的原則,準確把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明確不同的整改態度、時效將產生不同的紀律責任,做到對認錯態度好、整改速度快者從寬,對認錯態度差、整改速度慢者從嚴,激發監督對象的整改主動性、積極性;三是要力求實效,力度、溫度做到位了,監督效果自然不會差。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