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服務解難題就得刨根問底
來源:泉州市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1-04-14 15:25

為民服務解難題就得刨根問底

陳晨(德化縣龍門灘鎮紀檢監察干部)

“自從上次向你們反映了問題,村里的補助款都準時發放了。”2021年1月,我再次到磻坑村村民老劉家回訪,老劉顯得十分高興,他拿出手機給我們看補助款到賬記錄。

“這是應該的,以后您還有什么問題盡管跟我們說,我們一定認真核查,在規定時間內給您反饋。”聽到我的話,老劉點了點頭。

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2020年4月,剛轉崗不到3個月的我按照進村入戶“五個必”工作法到村民家中走訪,在與老劉交談中,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陳啊,咱村公益林生態林補助的錢,去年這個時候早就發了,怎么今年還沒發呢?”老劉向我說出了心里的疑惑,“說實在話,鄉里鄉親的我真不好意思開口,可是大家心里都犯嘀咕呢!”

這是老劉的片面之詞,還是說確有其事呢?離開他家,我又拜訪了另外幾戶村民。

“你一說我才想起來,生態林補助還真沒發呢!比去年晚了兩個多月了,什么情況也不告訴我們一聲。”其他村民紛紛反映并未收到這筆錢款。

是錢款還沒到賬,還是有人從中截留了?我趕忙向鎮財政所咨詢。經查,該筆補助資金此前已由鎮政府下撥至村賬戶。

到了村里的錢,卻到不了群眾手里?難道真的是村干部截留了?越想越不是滋味,這幾戶走訪的群眾情況我十分了解,有的不久前才剛脫貧,有的發展特色產業正需要資金,對他們來說,這筆錢是不小的數目。

帶著復雜的心情,我找到磻坑村負責此事的村委老彭。

“老彭,這是怎么回事?村民們都反映年初生態公益林補助款到現在還沒發?”我開門見山問道。

老彭沉默了下,隨后開口:“小陳,你這城里娃才來多久?村里很多東西你不了解,這件事村里會處理的。我們做事,你們盡管放心。”

“話可不能這么說。”我搖搖頭,以前在其他崗位上我也曾遇過類似的問題,因為不熟悉就插手,鬧出過笑話。但越是不熟悉就越要了解清楚,只要涉及到群眾利益,就沒有小事。

“老彭,我還是不放心,請你告訴我已經下撥的生態林補助款為什么延遲發放?”

看到我對這件事刨根問底的決心,老彭只得說出了原因。“哎,今年村里戶籍遷移的較多,包括婚喪嫁娶等情況的不在少數,導致戶籍遷入遷出人員暫時無法詳細統計,生態公益林的補助需要精確到每家每戶每人身上,所以村里的公益林補助范圍和人數還沒核算清楚,我擔心提按照去年標準會導致分配不均,鄉親們意見更大,所以才……”

“那你們應該提前和群眾解釋清楚。”我告訴他因為延遲發放且未作說明,群眾們都在議論補助款的事。“要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你說的對,我這就和村主干匯報一下,盡快召開村民大會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老彭紅著臉,點點頭。

問題全部查清后,我向鎮紀委監察組進行匯報,沒過幾天,磻坑村召開村“兩委”會和村民大會,統計目前全村人員遷移情況,研究補助款分配方案,會上我就監督情況做了專門反饋,得到了群眾的理解支持。

發現問題只是途徑,推動問題解決、讓群眾滿意才是我們工作的初衷。針對此次發現的村務未及時公開等問題,我們加強村級紀檢委員培訓,讓各村紀檢委員使用縣紀委監委建設的數字監督平臺,通過實地走訪、定期監督等形式常態化了解村務公開情況,只要出現問題,都能通過隨手拍將實時監督情況反饋到鎮紀委監察組,堅決防止和糾正不公開、假公開、未及時公開等問題。

錢從哪里來、花到哪里去、辦成了什么事……“陽光村務”讓村民心里亮堂堂。

 

【責任編輯:周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