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喝起來“甜甜的”
劉長樂
這幾天經常下起綿綿細雨,村民喝的水還會渾濁嗎?帶著一絲疑慮,我再次來到離鄉政府15公里開外的棠棣村。
一到村口,我敲開了張老伯的大門,急切地問了起來,“老張,這陣子的雨水天氣,山上引來的水有影響嗎?”
“一丁點也沒影響,同晴天一樣,水很清澈,也沒有異味……”張老伯順手擰開邊上的水龍頭,只見嘩啦啦的水一下子涌噴了出來。
圖為劉長樂(中)到張老伯家回訪,了解飲水安全等情況。
說著說著,老張用手捧起一縷水,直接喝了起來?!斑@水喝起來甜甜的,我剛才還用這水泡了一壺茶呢。”看到老張慈祥的目光,我似乎感覺到這水不僅“甜”入他的口中,也“甜”入他的心里。
告別了張老伯,我又隨機走訪幾戶村民。同張老伯一樣,他們都喝到了清澈甘甜的山泉水。
而在此前,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去年底,我跟同事進村入戶訪查,聽到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吃水難的問題:
“干旱的時候水量很小,做飯洗菜還勉為其難,但熱水器根本啟動不了。”
“一到下雨天,水都是發黃發黃的,聞起來還有一股泥土味,這種水能喝嗎?”
……
不是每個村都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嗎?為什么還有這樣的問題?
“這事慢不得,必須督促抓緊解決。”面對村民的訴求,我當面向村民表了態,并立即找來村干部帶路,沿著之前鋪設的管道路線,實地探個究竟。
原來,由于年久失修,早期做的飲水池、蓄水池、管道都不同程度的損壞,加上飲水池上游的林地里出現一處塌方,導致晴天水量小,雨天水渾濁。
訪查不僅在于發現問題,更在于推動解決問題。更何況是群眾的“急難愁盼”之事,絲毫怠慢不得。
于是,我專門擬了個情況反映,向鄉黨委、政府報告。在鄉主要領導的牽頭協調下,我立即督促分管領導組織施工人員實地勘察,對該村的人飲工程進行修復。
隨后,在招投標、施工建設、工程結算等環節,我跟我的同事全程介入、實時把關,既監進度,也督質量。
臨近春節,棠棣村的村民重新喝上了干凈、安全的山泉水。
春節后,縣紀委監委組織開展“半月談”活動,當我在交流發言中談到如何監督解決棠棣村吃水難的問題后,引起了領導的關注。在交流現場,縣紀委監委領導要求各鄉鎮紀委對人飲工程的使用管理情況開展一次專項督查。
最近,我得知在縣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水利主管部門全面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著力解決類似棠棣村那樣的飲水問題。
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發生在老百姓身邊,老百姓最有發言權。鄉鎮紀檢監察干部處在最基層、離群眾最近,只有腳下多沾泥,多聽群眾的牢騷話、怨言聲,用好監督利器,真刀真槍推動解決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老百姓的利益才能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
正是基于此,在當前的黨史學習教育中,我給自己和另外2名紀檢監察干部定下一條規矩:每周至少進村入戶一次,直面群眾關切,推動解決問題。
作者系安溪縣桃舟鄉紀委書記、監察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