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泉州市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刺桐清風’,點擊‘四風舉報’欄目中‘點題整治’在線提交留言…”日前,泉州市紀委監委在當地主流黨媒和官網官微發出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優化營商環境選題。據悉,此次征集主要聚焦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等重點領域,收集亟需整治的影響營商環境突出問題,開展“點題整治”,切實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是泉州市各級監察機關以精準監督推動企業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新舉措之一。
泉州是民營企業大市。今年春節后,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李仰哲先后兩次到泉州調研,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作用,傳承好“晉江經驗”,推動行政審批高效辦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李仰哲到九牧集團調研(張九強 攝)
靶向發力 全方位為企業解難題
“目前已梳理2454項涉及行政審批證明清單,初步清理了1795項,對擬保留的659項證明事項,將努力溝通和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力爭再壓縮再刪減,最大程度減輕辦事企業、群眾負擔……”連日來,泉州市司法局正緊鑼密鼓地開展證明事項動態清理工作。
此前,泉州市紀委監委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對營商環境突出問題開展調研摸排,圍繞行政審批、惠企便民等領域查擺出第一批問題32個。其中,“證明材料精簡不夠到位”被選為全市首批9個重點整改項目之一。“我們發現各類行政審批事項中許多要求提供‘證明’類申報材料,但有的沒有明確‘證明’材料名稱,有的則以‘相關證明’籠統代替,企業和群眾多頭重復跑,反映頗為激烈。”專項工作組成員表示。
為此,專項工作組召開閉門座談會,與市本級和3個縣域行政服務中心、市營商辦等有關負責同志反復會商,系統梳理存在問題,并加強跟蹤指導、督促市司法局等職能部門加快推進證明事項動態清理工作。
聚焦提升營商環境,必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切入點,下大力氣督促解決各類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市紀委監委提出“營商環境提升年 紀檢監察在行動”專項舉措,通過統籌運用調研座談、實地走訪、信訪舉報等方式,對全市影響營商環境的各類問題進行全覆蓋式大起底,既查擺政務服務存在的顯性問題,也摸排民主、法治等領域影響營商環境的隱性問題。同時,要求13個縣(市、區)紀委監委同步成立專項工作組,由主要領導掛帥,聯動開展調研摸排,形成全市“一盤棋”、上下齊發力的工作格局。
泉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理主任傅藏榮(中)在一線辦事大廳調研優化營商環境情況。(張九強 攝)
針對市、縣兩級一線摸排發現的386個營商環境問題,市紀委監委匯總形成整改清單,并選取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存在的營商環境突出問題進行“定點”整治、靶向施策,確定責任部門、督促制定整治方案,并將監督貫穿整治全過程,及時向社會公布整治成果,接受群眾和企業評判。
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強力監督下,一系列優質服務措施推行開來,審批監管實現提速提效。
走進晉江市信泰集團飛織生產車間里,200多臺智能化制造設備正有條不紊地運轉著……針對今年以來企業反映強烈的惠企政策兌現難問題,該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常態化察訪,督促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落地,這家從事鞋服紡織新材料研發生產的企業因此受益。
“晉江市紀委監委召開獎補政策落實情況督導會后,獎補申領的審核程序大幅簡化,給政策兌現按下了‘加速鍵’。”信泰集團總裁辦副主任許劍飛說,“算下來一年能享受各種政策優惠、補助和獎勵300多萬元,負擔輕了,我們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發中,努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泉州開發區紀工委監察組工作人員走訪了解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主動服務企業。(張九強 攝)
“服務更好、辦事更快是企業對營商環境改善的最直觀感受。”泉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段時間在強監督的推動下,全市政務服務提檔升級,不斷釋放制度紅利,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明顯提升。
“兩個清單” 讓政企關系“親”而又“清”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2月16日,省長王寧在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動員會上要求,要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深入基層、沉到一線,幫助民營企業紓困解難、降本減負。
紀檢監察機關如何把握政商關系的內在規律性,推動形成“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政企互動好傳統?早在2020年6月,泉州市紀委監委便已協助市委出臺《泉州市公職人員政商交往負面清單》,制定了8項政商交往禁止行為,為全市公職人員明確權力邊界,劃出行為底線。目前,正探索實施出臺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引導黨員干部積極作為、靠前服務,主動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
南安市紀委監委駐市工信局紀檢監察組干部走訪霞美鎮企業了解惠企政策落實情況(黃文彪攝)
黨員干部涉企違紀違法行為,是破壞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也是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攔路虎”,該市紀委監委緊盯權力行使,進一步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對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直查快辦掛牌督辦,同時推動職能部門舉一反三,邊治理、邊總結、邊規范,及時完善制度和管理的漏洞。結合近年來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規范黨員干部謹慎用權,秉公辦事,一體推進“三不”,釋放警示震懾效應。
惠安縣螺城鎮紀委監察組干部在鎮便民服務中心張貼“優化營商環境 請您參與”海報,公布監督電話和調查問卷二維碼。(張錦宣攝)
“早上來換營業執照,不僅一趟就辦好,這里還為我們免費刻了公章,實在貼心!”日前,在德化縣行政服務中心工商服務審批大廳,經營陶瓷茶具的商家賴先生從暖心服務中感受到滿滿誠意。
為推動行政服務提質增效,該縣紀委監委于今年2月成立專班,聚焦行政審批難等堵點問題,堅持監督與服務并重,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跨部門協同監管等方式全流程跟蹤推進,督促縣行政服務中心實現企業開辦一窗通辦、項目建設一區通辦、鄉鎮便民一縣通辦、政務服務網上通辦,并推出免費代辦、免費圖審、免費刻章、免費復印、免費送達等一系列優惠服務。泉州臺商投資區紀工委監工委從革新辦事模式、創新監督手段入手,創造性打造“數字賦能、掌上政務、監督植入”于一體的“親清家園”智慧監督服務平臺。首期上線的是春節期間“留泉過節”新春紅包發放,大年初一上線當天即成功受理545人次,412人順利到賬,從申請到入賬最快8分鐘,這樣的服務速度成為該區紀工委監工委依靠智能化手段實現惠企便民服務“掌上辦、不見面”的又一標志牌。
保障落地 推動“引得鳳凰來”
水好才能多養魚。今年來,泉州市紀委監委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特點,緊盯市委市政府圍繞民營企業發展所必需的資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出的“1+N+N”組合拳,積極創新監督方式,督促政策落地見效,讓企業真正收益、更加有感,推動政治生態“更清正”、營商環境“再優化”。
安溪縣紀委監委派出工作小組走訪臺資企業,主動為企業紓困解難。(林偉彬 攝)
為保障本地電子商務和網紅經濟發展環境更優,石獅市紀委監委密切關注新業態,及時更新監督思維方法,于日前派出專班前往石獅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等地開展“再調研”,了解跨境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問題。
據了解,石獅市紀委監委構建“1+X+N”問題摸排機制,監督下沉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10條,有力推動完善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機制。通過以點帶面、綜合糾治,石獅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吸引不少僑胞回國創新創業。“這里既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又有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的補貼和優厚政策,對我來說是最好的創業選擇。”來自印尼的石獅華僑小蔡最近表示,在家鄉投資很放心,對未來發展有信心。
駐市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深入企業了解一站式外貿服務平臺建設和運營情況、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及惠企政策落實情況等。(劉秀香 攝)
在“筑巢引鳳”后,又要如何做實項目招引的監督“后半篇文章”?惠安縣紀委監委在政治監督實踐中探索答案。今年春節期間,該縣創新舉辦招商投資“惠客廳”“云簽約”活動,對接項目67個、簽約項目47個,總投資296.6億元,大、好、優項目居多。“在前期對招商引資關鍵環節精準監督的基礎上,我們將持續深化‘五個一批’項目跟蹤機制,重點關注項目轉化工作,以強監督壓實各級主體責任,助力企業紓困解難、降本減負,切實保障‘梧桐枝茂葉長青’。”惠安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說。
“‘機制活’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福建擘畫的宏偉藍圖。”泉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泉州作為“機制活”的主要代表城市之一,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晉江經驗”,主動作為,靠前監督,為形成高效順暢的營商環境提供紀法保障,為加快打造企業向往、群眾滿意的營商環境“泉州樣板”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文:余秋莎、尤姝婷 、何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