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偉:落實落細監督基層微權力
來源:福建紀檢監察 發布時間:2021-03-17 15:36

林育偉

惠安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如何推動落實對農村集體“三資”的有效監管,加強對基層小微權力的監督,一直是惠安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和大力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去年,惠安縣紀委監委督促東橋鎮針對縣委巡察發現的“三資”監管問題,在全縣率先開發村集體“三資”監管DCMA系統。2020年12月7日下午一上班,惠安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林育偉來到東橋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詳細了解制度實施和系統運行有關情況。

林育偉(左二)查看東橋鎮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運行情況

打開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主頁面設有資產管理、資金管理、資源管理、工程管理、預警信息等12個版塊。林育偉邊查看村資產管理登記表邊問:“平臺怎么發揮監管作用?”“這個信息系統對每項村集體資源資產的具體位置、占地面積、使用情況實行‘一處一登記’。”鎮黨委書記張國忠介紹,通過查看平臺,村里的集體資產租給了誰,土地承包給了誰,資金用到了哪,都能一目了然。

“這兩個月,我們聯合鎮經管站對所有村開展了全覆蓋式的‘三資’清查工作。”鎮紀委書記曾玉瑄說道。林育偉邊聽介紹邊認真查看監督清單,并表示一定要對各村錄入信息平臺的數據實地核對,確保數據準確。“建立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平臺,是制度加科技的實踐,也是村級小微權力監督手段的創新。”林育偉對同行的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蔡芳應說道,要認真總結東橋鎮發揮“互聯網+”監督優勢的經驗做法,引導各鎮紀委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監督實效。得知東橋鎮首創村級工程項目立項招投標備案網上申報工作,2020年以來已備案招投標工程項目16個,林育偉一行人隨即來到東橋鎮東橋村舊灌溉潭改建工程項目現場進行抽查。只見潭水清澈,灌溉潭兩側已砌起擋土墻,并建了護欄,工人們正忙著鋪設步行道,栽種綠植,環境清幽。

林育偉(左一)在灌溉潭改建工程項目現場了解情況

“舊灌溉潭因潭底積了很多淤泥,長期未清理,未能蓄水灌溉,加上個別村民在周邊亂搭建雞鴨舍,這里成為了衛生死角,很多人對此意見很大。”回憶起改造前的舊貌,村黨支部書記感慨道。利用新農村建設契機,村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集體商議,決定清理這塊“牛皮”,讓灌溉潭重新蓄水灌溉。林育偉對旁邊的鎮村干部說,村里要把好事辦實,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鎮黨委、紀委除了做好村級工程項目招投標統一審核、統一辦理外,還需加強對項目建設的各環節、全過程監管,不能流于形式,杜絕出現違規行為。離開東橋鎮,下午4時半,林育偉來到縣農業農村局,與相關負責人座談,要求該局對村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排查梳理,進一步完善“三資”監管制度。

林育偉(右)在鄉鎮查閱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宣傳折頁

隨后,林育偉回到委機關,召集黨風政風監督室、紀檢監察室負責人商議,要求各紀檢監察室對掛鉤鄉鎮的“小微權力”運行情況強化監督,切實推動村兩委干部依規履職、對章辦事。

“村集體‘三資’管理、村級工程項目建設均是村級小微權力監督重點,如果監管不到位,就會損害村集體和群眾的利益,影響的更是基層的安定穩定。”林育偉要求,縣鄉兩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聚焦監督村級小微權力,緊盯重點精準監督,優化基層治理,促進農村和諧穩定。

供稿 | 惠安縣紀委監委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