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的希望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3-09 10:06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聶新鑫

最近,有媒體報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馬可廣場上的花神咖啡館(Caffè Florian)處境艱難,瀕臨倒閉。很多人對這個消息不無遺憾,因為這家創辦于1720年、有著300年歷史的咖啡館,不僅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咖啡館,也是威尼斯的文化地標之一。

與中國的茶文化一樣,西方咖啡文化背后也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和內涵。隨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西征和威尼斯商人的引進,咖啡進入歐洲,令法國人、意大利人為之著迷。西諺有云:歐洲擋得住土耳其的弓刀,卻擋不住土耳其的咖啡。

花神咖啡館不僅僅是一家生意興隆的餐飲店鋪,更是威尼斯甚至意大利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17世紀中葉,威尼斯開始出現街頭咖啡館。幾十年間,咖啡館讓原來上層社會封閉的沙龍生活走上了街頭,成為最早的市民可以自由聚會的公共社交場所,最著名的就是花神咖啡館。18世紀,花神咖啡館是唯一允許女性光顧的咖啡館,也吸引了大批文化名人與社會名流,卡薩諾瓦、歌德、拜倫、狄更斯、瓦格納、尼采、莫奈、卓別林、安迪·沃霍爾,等等,都曾是這里的座上賓,他們也留下了許多與花神咖啡館有關的佳話與名作。在法國大革命、意大利統一運動時期,花神咖啡館還是眾多革命者、政治家的聚會之所,在歐洲歷史上留下了華麗的一筆。

在時光流淌中,連接夢想與現實的花神咖啡館,自身也演化成寶貴的藝術品。室內的壁畫、琉璃、陳設、名畫、藏品流光溢彩,室外鋼琴師、小提琴手演奏的古典樂聲與圣馬可廣場教堂的鐘聲交相輝映。300年過去了,人們依然可以在這里駐足停留,品味咖啡,談話聚會,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風情和文藝復興格調氣息,享受熱情洋溢、奔放自由、浪漫愜意的咖啡文化,一睹數百年威尼斯文化藝術的縮影。

花神咖啡館與羅馬神話中的花神同名,公元1世紀龐貝古城的壁畫上就有花神芙羅拉的形象。這幅壁畫曾經在2018年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展中與觀眾見面。壁畫中有著金色秀發的芙羅拉,步履輕盈,寬大柔軟的絲綢衣袍隨風飄舞,那采擷花朵的美麗背影,留給人們無限遐想。花神宣告春天到來,繁花盛開,代表著智慧、美、青春與愛情。現今,有著如此美妙寓意和厚重歷史的咖啡館即將黯然落幕,又怎能不令人神傷?

曾經的平靜美好滑向消逝的邊緣,這是否能觸動更多人的內心,引發對生命與自由,對科學與文明,對團結與互利,等等,更深入、理性的思考?長久以來,花神咖啡館不但被意大利本國人民喜愛,也被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欣賞贊美,這說明追求美好是人類共通的情感,融通互鑒也是人類不同文明的交流方式。疫情之下,一間咖啡館的命運,恰恰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回答了人類需要共創美好未來、共享美好生活的時代課題。2021年是威尼斯建城1600周年,而這一年對于威尼斯來說,也注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花神咖啡館乃至威尼斯能否走出困境、度過危機,很大程度上要看面對疫情,人們如何同舟共濟、團結合作。

盡管意大利的疫情形勢并不樂觀,但還是有許多人表達了對花神咖啡館的祝福與希望,期待“花神”早日重新綻放。這也正像中國人所堅信的:寒冬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人類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在同災難的斗爭中成長進步、浴火重生。“花神”的希望,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對生活的希望。

【責任編輯: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