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永春:片區協作激發監督新活力
來源:永春縣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1-02-28 10:00

“你們調查得很仔細,我沒有什么意見……” 2020年12月27日,永春縣岵山鎮重復訪十余年的“狀王”李大伯決定不再上訪了。永春縣紀委監委第一片區針對李大伯反映的征地補償款去向問題,由片長掛件督辦,組建“專班”逐項查細查實,并詳細反饋、一一解答,終于解開李大伯多年的心結。

這樣的“片區督辦”是2020年以來,永春縣紀委監委推行片區一體化工作模式的一個縮影。

永春縣紀委監委第三片區紀檢監察干部走訪達埔鎮某企業了解有關情況(陳躍虹 攝)

該縣紀委監委將全縣劃分為六個監督執紀協作片區,各協作片區分別由縣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任片長,紀檢監察室主任任副片長,機關業務股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鄉鎮紀委監察組共同組成。通過將日常監督、巡察整改監督、信訪舉報、問題線索處置、審查調查等全部打包入片,形成由各片長統一指揮協調、統一調配力量、統一把關業務的集成作戰平臺。

各片區采取“一事一組建”“一事一授權”的辦法,對階段性重點工作組建專項督查組開展監督檢查,有效解決以往存在的發現問題能力不強、日常監督履職不夠的難題。第四片區圍繞民政資金的使用、撥付、管理等三個方面開展專項督查,共梳理民政資金17項5000多萬元,推動解決問題9個。第六片區緊盯脫貧攻堅飲水安全保障排查復核及整改落實工作開展監督,督促縣扶貧辦、水利局因戶施策落實整改,讓群眾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

各片區在開展執紀監督中,常態化邀請審計、財務、統計等專業人員參與監督,發揮專業優勢,合力攻堅破解難題。

“同一條道路,付了3次工程設計費用”“道路工程市場造價幾十萬元,實際支出達上百萬元”。第二片區和審計部門對東關鎮溪南村2016年災后安置區工程項目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進行聯合核查時,順藤摸瓜發現通往安置區的村道改造工程存在“貓膩”。經核實,一舉查處東關鎮溪南村黨支部原書記林某某、村委會原主任陳某某等四人共同貪污、受賄等違紀違法問題。

片區協作不局限于監督執紀和審查調查工作,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各片區分別成立協審小組,主要負責指導和協助審理本片區鄉鎮紀委監察組查辦的案件。該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還為片區協審小組開展審理指導,及時跟進證據收集、問題定性等重要環節。

各片區在分區治理的過程中,結合實際,協同配合,一體推進。第三片區、第五片區成立跨片區聯合工作組,僅用20多天就核實清楚達埔鎮某村干部冒領侵占項目征地補償款的相關違紀事實,給涉案人員形成強大震懾。目前,該村干部家屬已將征地補償款退回達埔鎮政府,縣紀委監委也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

該縣紀委監委還將趨于成熟的片區協作模式運用于巡察工作之中,為基層巡察注入“強心劑”。

2019年底,永春縣委巡察三組巡察仙夾鎮中,不少村民反映公交車停運,造成出行難。隨后,該縣啟動“4+X”巡察會審機制,對巡察反饋問題進行把脈。“4”指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監委相關協作片區、縣委巡察辦和相關巡察組、被巡察單位4個部門,“X”為巡察反饋問題的業務主管部門。

靶向施治,多頭發力,問題得到了快速解決。巡察后不久,承包該公交線路的運營公司對公交車輛進行安全檢修,購置新車輛,讓停運的公交路線重新開通,并增加班次和站點。

“新機制帶來新活力,也催生新效能。”永春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陳守林表示,“片區‘團戰’實現了基層監督信息互通、問題互商、力量互補,極大提高了監督質效。”據悉,2020年該縣六個片區通力協作,先后開展片區研討會商110次,啟動片區協作133件,開展片區督辦28件,協作審理48件,化解信訪積案24件。

【責任編輯:莊秀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