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如 蘇杰偉
“故居庭院里雜草要及時清除,不然很容易引起火災。”
“勘探考察的話,要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峰陳碧峰故居,豐澤區遺產保護檢查組的干部向管理人員反饋需關注薄弱環節。
近日,豐澤區紀委監委組織區文體旅游局等職能部門,成立聯合監督檢查組,聚焦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違規違紀違法行為,深入真武廟、江口碼頭等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技防建設、安全責任落實、應急預案制定和應急救援設備配備及維護、文物維修工程項目的安全執行、文物保護“拆違”及文物保護社區網格化建設、文物安全巡查等有關工作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聯合監督檢查組采用“三看二問一反饋”的方式,將發現的4個問題及整改意見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
據悉,豐澤區有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6處、文物點58處,今年來,豐澤區把各類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區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區委巡察、年度績效考評、日常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督促推動各責任單位落實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責任、屬地責任和監督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保護歷史文物資源最好的方式是傳承、弘揚和發展。
“‘急公尚義’四字系康熙皇帝玄燁親筆,1715年大學士李光地為旌表其八世祖李森,建立此坊。李森樂義好施,終身不懈,生前即譽滿全省……”
在豐澤區孝廉文化研學教學點——省文物保護單位急公尚義坊,東湖街道鳳山社區紀檢委員蔡友才正在給前來參加現場教學的黨員干部講解該坊的孝廉歷史故事。
這是豐澤區紀委監委以轄區歷史文物為依托,挖掘轄區東湖亭、二公亭、蘇氏家廟、南少林寺、急公尚義坊、七里庵等歷史文物資源背后的故事,提煉出“忠義文武孝廉”的精神內涵,整合形成的孝廉文化研學路線。
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文化遺產,在履行好監督職責的同時,豐澤區紀委監委將文化遺產保護融入“一鎮一孝廉”創建活動中,并通過拍攝微視頻、制作孝廉書簽及宣傳折頁等,組織黨員干部、中小學生等開展現場教學活動,讓歷史文物背后的優良傳統風尚進行創造性轉化和教育性傳承,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
“通過講述歷史文物背后的故事,讓原本躺著‘睡覺’的文物走近黨員干部、人民群眾,變得‘活起來’‘動起來’‘會說話’,既起到傳承保護作用,又富有教育意義。”豐澤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下階段,豐澤區紀委監委將進一步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以問題促整改,以查處促落實,著力把文物管細管實管好,以強監督嚴執紀重問責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保駕護航。同時,加強對文化遺產承載的精神內涵的挖掘整理和傳承發揚,講好文物背后的孝廉故事。(豐澤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