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種好管好責任田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1-19 16:55

對黨員干部而言,組織安排的工作,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田”,要用一生的忠誠去守護、用創新的思維去種植、用嚴明的紀律去管理。怎樣才能守好、種好、管好自己的“責任田”,是黨員干部畢生的課題、永恒的考驗。

強化思想認識,守好“責任田”。在其位,就要謀其政。這個“位”,就是組織安排給黨員干部的“責任田”,就是黨員干部施展拳腳的“一畝三分地”。種好這份“責任田”,要把責任意識貫穿始終,擔起相應的責任,發揮應有的作用,體現應有的價值,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全部的身心撲在工作崗位上,耕耘出一片新天地,收獲一份好收成。

提升干事能力,種好“責任田”。想干事,還要會干事;會干事,才能干成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等8個方面的要求,涵蓋了黨員干部能力素質的各個方面,目的就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督促黨員干部在學中干、干中學,不斷提升與工作崗位相適應、相配套的能力,確保工作推動有聲有色、有質有量。

嚴明紀律規矩,管好“責任田”。黨員干部的能力大小、水平高低、成績幾何,“責任田”里見真章。“責任田”種得好不好,收成高不高,技術、手段、能力很重要,但前提和基礎是要守規矩、知敬畏,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時刻守住紀法紅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章黨規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是種好“責任田”的保障。要習慣于在黨紀國法的約束下、在監督的眼光中開展工作。(于治國 本文刊登于《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年12月24日理論周刊第7版)

【責任編輯:蔡奇凡】